公元1759年,清乾隆二十四年,圆明园的海晏堂正式落成,海晏取意“河清海晏 国泰民安”,旨在祈愿天下太平。海晏堂的正中间有一座圆形的喷水塔,喷水塔东面是由层层海浪托举起的石雕大贝壳,在石雕贝壳的两边呈八字形分别排列着12个“以水报时”的兽首人身铜坐像。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万园之园”毁于一旦,无数珍贵国宝都因为这场浩劫而散落四方,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也就此背井离乡,成为文物流失海外的缩影。
这段历史,在纪录片《国宝回家》第一集《圆梦圆明园》中展现。
《国宝回家》是在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推动中法两国文化遗产保护合作而特别制作的纪录片,主要讲述了中法两国通力合作下国宝回家背后的动人故事。依托“国宝回家”这一中心思想,纪录片讲述了“鼠首、兔首、皿方罍器身、鸷鸟形金饰片”的流散及回归过程。开云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弗朗索瓦—亨利·皮诺说:“企业家扮演的不仅仅是经济角色,我们还需要承担起业务所在地的社会责任。”这几件文物回归祖国的过程中,不难看到法国皮诺家族在其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他们对艺术和文物的尊敬。
纪录片的片头,利用展馆玻璃的反光效果构建了双重展示空间,不仅凸显了国宝本身,更将国人对国宝的特殊情感重新建构。“家”在中国语境下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而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家在中国人心目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生活的基地,更是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撑。就在这样一个被赋予独特意义的语境下,“回家”更成了每个中国人心底最强烈的情感表达。
第二集《携手共筑归乡路》讲述湖南博物院藏品“皿方罍”的回归过程。皿方罍于1919年在湖南省桃源县被发现,1924年被一位古玩老板收走器身,至此,器身流失海外近百年。1992年,时任湖南省博物馆馆长的熊传薪获知皿方罍器身在日本收藏家新田栋一家中。但几经谈判不下,皿方罍器身最终也没能回到祖国。此后半个多世纪没有皿方罍器身的下落。
转机出现在2013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编号为“1888”的藏品受到了全球华人的关注,它就是商朝重器皿方罍的器身。此后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赴纽约与佳士得洽谈希望能私下购买皿方罍器身,过程十分复杂和艰难。幸运的是,这个回家的故事再一次打动了法国皮诺家族,就在谈判陷入僵局时,皮诺家族从中协助,最终促成洽购,皿方罍由湖南省博物馆永久保存。
皿方罍回归的故事,又是一段中法友谊的美好见证。此后一年里,皮诺家族又将4件流失海外,有着2000年历史的鸷鸟形金饰片归还中国。秦文化的发源地主要包括甘肃天水地区、陇县以及礼县。20世纪90年代初期,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早期墓葬遗址的无数国宝级文物被疯狂盗掘后流失海外,其中就包括“鸷鸟形金饰片”。它是中国早期的金饰代表,不仅揭开了秦人发祥地的千古谜团,也是研究秦文化的重要物证。
除了片中记录,开云集团还携手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京联合举办“回‘首’启明,继往‘开’来——中法建交六十周年暨圆明园鼠首兔首回归特别纪念活动”。活动旨在回溯遗珍归途,持续提升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以历史的火炬照亮前行的道路,助力文化传承,传递和平发展之光。如果说纪录片是为这段中法友谊佳话做影像留存,那么线下活动则是中法两国对“艺术的乐趣应当是艺术与人的相遇”这句话做最好的诠释。
纪录片中有一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一名小女孩独自坐在海晏堂废墟处写生。这个画面既没有历史实景重现的震撼,也没有文物特写镜头的细腻,只有一个小女孩静静地坐在那绘着她心中的海晏堂。只这一个画面,便将中国人期盼国宝回家这一情感展现出来。
《国宝回家》这部纪录片向观众展示了数件中国的珍贵文物,也记录了法国友人在“国宝回家”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此外,观众更是看到了广大文物、考古工作人员以及文物收藏家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从中,我们还可以读到一段历史:此前由于国家积贫积弱,我们的很多国宝、文物流落到异国他乡;随着祖国的不断强大和日益繁盛,它们逐渐回到祖国的怀抱。
每一件流失的文物,都藏着中国文化的一个密码。它们的回归,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流失文物回归的可能性。“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从流失海外到重回祖国,“文化自信”照亮着中国文物的回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