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必然途径。职业教育理应承担更大责任,作出更大贡献。我国的职业教育从层次教育走向类型教育,从政府主体走向多元参与,从规模发展走向内涵发展,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在新征程上,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教学团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并落实落细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提升队伍的师德水平、教学能力、创新能力,打造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奋力谱写职业教育新篇章。
牢记嘱托,勇于承担职业教育责任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担着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好人才之基的重任,必须不负嘱托,勇于承担这一重任,深刻理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重要论断,牢牢把握“立德树人德技兼修”根本任务;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办好职业教育的强大动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从事职业教育的行动纲领。具体到系级层面,要以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构建服务济南三大国家战略和产业转型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新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四有”好老师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四有标准,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进一步修订完善师德考评体系,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教师宣誓活动,增强教师职业使命感、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开展新招聘教师培训,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大师德宣传力度,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定期表彰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教学团队。同时,以仁爱之心把温暖和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用宽容和理解去发掘学生成才的潜力、发现他们学习上的进步、发现他们品德上的闪光点,点亮学生希望的明灯,做有温度的教育,用诲人不倦的态度影响、塑造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
立足“立德树人”,实施“思政育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各级各类学校共同的根本任务,更是高职院校广大教师的重要责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具有思政育人基本素质的教师团队,激励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挖掘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悌、诚信、感恩等思想教育资源,编印立德树人读本,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积极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探索创作、编排、引进形式新颖、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文艺作品,推动“立德树人”教育“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开展各种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艺术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感染学生、号召学生;评选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营造感恩、赶超的学习氛围,树立优良的教风和学风;以职业能力和学生职场发展为目标,通过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通识必修课程,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科学设计、充实通识必修课教学内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热点,学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班会、感恩宣传月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学生的个人生活习惯、文明言行举止、知校爱校情感认同等教育活动;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做好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深入挖掘专业课蕴含的德育内容,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德育中的有机融合;建立科学多元的以价值判断和思辨能力为目标、课堂考核与日常行为考核相结合的德育评价体系;建设能够反映学生价值取向和思辨能力的开放式试题库。通过以上“思政育人”有效途径,达到既要育才更要育人的目的。
提升自身“职业教育能力”素质
首先要培养“教练型”教学名师和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提升职业教育理念、专业建设和课程设计能力;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提高把握专业发展的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第二,要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依托省级、校级“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青年技能名师工作室”,重点对青年教师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指导教师到合作企业顶岗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和职业教育教学水平;依托校企合作项目,共同编写教材,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师协同创新能力;将国内外最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融入到教材中;鼓励教师参加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提升教师的教学资源开发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能力。第三,要建设稳定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的管理办法,聘请企业专家、专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传授生产一线的新技术,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专业课教学、技能培训、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中的作用。第四,要加强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完善“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方式,明确培养目标,老教师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青年教师在一定周期内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促进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依托技术服务项目,提高教师协同创新能力。专业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工作,承担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在完成研发工作中提升创新能力;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围绕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以上措施,全面提高教学团队的职业教育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造就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作者系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