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钢城区傅宅科村成功迈过“三道坎”

2020-04-26 07:02:43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李玉亮 赵健 通讯员 孟广水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济南市钢城区傅宅科村成功迈过“三道坎”

  美丽的傅宅科村 (赵健 摄)

济南市钢城区傅宅科村成功迈过“三道坎”

  傅宅科村的文艺宣传队

济南市钢城区傅宅科村成功迈过“三道坎”

  傅宅科村党支部书记付怀栋(右)悉心查看新种下的酥梨树苗长势情况

  核心提示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客观上存在三大难题:人从哪里来?地往何处“流”?钱该怎么投?这是绕不过去的“三道坎”。可喜的是,钢城区辛庄镇傅宅科村成功迈过了这些坎,进而激发了振兴新动能,拓宽出发展新前景。

  站在国有寄母山林场高处往东北方向俯望,便觉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跃然而出:排排别墅、蜿蜒河流、高大牌坊、宽敞广场、干干净净的街道、进进出出的车辆、断断续续的鸡鸣、各类经济作物依地势而起伏远去……

  这就是地处深山的钢城区辛庄镇的名村傅宅科。

  人从哪里来?让“新农人”肩负起乡村振兴重担

  “村里面貌天天变,对俺书记人人夸。”在广场上溜达的76岁村民付成军朝村党支部书记付怀栋竖起了大拇指。

  傅宅科村共有238户不到800口人,是一个红色资源丰富、忠孝文化浓郁的小山村。1945年该村获得“抗日模范村”表彰,“李逵寄母”的传说更是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

  村子本是一个富村。“我们村从1998年开始种植黄烟,2013年达到了顶峰,全村种植面积突破1500亩,每亩纯收入能有3000元。这些年下来,村民手里还是攒了些钱的。”付怀栋说。

  佐证之一就是,2009年村委抓住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机遇开始旧村改造,要求每户平均拿出6万元资金“预付”,村民们都很支持,有钱,为啥不住好点?

  村民们确实受够了。由于大部分在山上住,没有机动车道,连个三轮车都上不去,往地里运点肥料都得先用独轮车推下来,然后再搬到机动三轮上。

  建设新农村,规划建设别墅,当然是以前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但让村民更不敢想的是,这么好的事竟然办砸了!因缺乏预算、管理无序等种种原因,随着工程的推进,资金开始变得紧张。为了资金周转,村里竟走上非法融资道路,向村民和社会借了大量“高利贷”,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停摆:原村干部受到党纪国法制裁,村民望眼欲穿的别墅也随之“烂尾”。

  “2013年4月8日全村第一次集体上访,这个日子我记得清清楚楚。”付怀栋说。2014年,因村党支部“瘫”了,镇驻村工作组临时承担起村委工作,自此村委会办公室人声鼎沸,二三十人围着工作组争辩撕扯几乎天天发生。“整天头晕脑胀。”驻村工作组组长魏宝明苦笑道。

  乡村振兴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关键在人,最关键在带头人。但人从哪里来?工作组眼睛向“外”,先是请来在外地创业有成的付德绪临时代理村主任,后镇党委又委派石湾子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支部书记,直到去年1月村“两委”班子最终得以健全,由在外经商的付怀栋担任村支部书记。

  班子硬,人才聚,村子兴。盛裕达公司老总王洪军垫资启动旧村改造,在外打工多年的付雷回村成立了农业综合种植合作社,段元玉、苏增然、李东生等纷纷进村开办公司,发展生态农业。

  “目前,全村已有220户村民们入住楼房,在建的32户马上竣工,5月份交工,剩余楼房地基已打好,明年可全部入住。届时,村民的最大‘心病’就彻底治好了。”付怀栋说。

  地往何处“流”?规模化发展生态农业

  在村东的一块丘陵地上,150亩4000多棵酥梨树苗刚种下不久,到明年春天,这里就将是梨花的海洋。

  这是山东壹禾农业开发公司运营的酥梨项目,共流转土地940亩。去年进行无公害处理“撂荒”一年后,今年全部完成苗木种植。

  “傅宅科村有耕地4000多亩,受种植‘计划’限制,目前村里只种植黄烟600多亩。再加上土地一家一户‘碎片化’,无法大面积进行创新型生产发展,因此土地流转势在必行。”魏宝明认为。

  但土地往何处“流”?经过反复调研考察,村里决定通过“双招双引”,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规模化发展生态农业的路子。除壹禾农业项目外,引进的壹号田园综合体项目流转土地1030亩,主要发展采摘观光、特色养殖和乡村旅游项目。引进的寄母山农业综合种植项目流转土地1200亩,其中流转傅宅科土地510多亩,重点发展林果种植、蜜薯种植及储藏、大鹏花卉,同时依托淄博采摘园影响,打通通往淄博的公路,新修公路4公里,建设3个花卉大棚,新修3座水坝,建成垂钓花卉一体的休闲乐园。

  土地流转,实现了多赢。村里按每亩1000元的价格从村民手里流转出来,再配上村集体的部分荒地,以660元的价格流转给投资者,不仅村集体每年获得50多万元的收入,而且兴起了很多生态产业。“现在有不少村民在村里建筑工地、农业产业园干活,每天都有一二百元的收入,相信再过四五年,全体村民就能实现就地就业,不用出去打工了。”

  “我们不仅要让村民住进楼房,还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新班子向村民作出的承诺正一步步实现。

  钱该怎么投?全面提升村庄人居环境

  “全村流转土地2600多亩,村集体有了部分收入,我们要管好用好这笔钱,为村里谋发展,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付怀栋多次说。

  村里环境“欠账”较多,村党支部决定首先从环境治理着手。穿村而过的河道疏于管理,臭水横流,垃圾遍布,河里的茅草高于路面1米多,不仅影响环境,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为了彻底整治河道,投资12.5万元维修河堤,投资144万元安装护栏,并投资4.8万元对12座拦河坝进行了加固,计划今年建设灯光喷泉。

  “光清理河道人工费就花了七八万元。”付怀堂如此形容工程之大。如今,“臭水沟”变成了“景观河”,郁郁青山间,潺潺绿水流,成了村民休憩游玩的好去处。

  犹如响鼓重锤敲,从根本上改善提升村庄环境的工作在去年全面铺开。在市乡村振兴服务队、上级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组支持下,投资144万元硬化街道1.2万平方米,投资516万元硬化道路4.3公里,投资14.4万元新建办公室12间,投资19.8万元新建一座牌坊,投资32.2万元整修广场2600平方米,投资6.3万元栽植绿化苗木1.8万棵,投资18.6万元新建幼儿园、卫生室、超市……

  一项项民生工程,不仅使村容村貌显著改观,也赢得了全村党员和村民对党支部的信任,散乱的心逐步凝聚了起来。现在开党员会,几乎没有缺席的,更没有说怪话的,村民们也都很支持村里的工作,呈现出“人和万事兴”的喜人势头。

  群众心里有盼头,步步跟着支部走。村党支部深知,作为一个山区小村,要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目标,就必须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今后几年,我们要在改善生活环境上狠下功夫的同时,发挥我们村的自然优势,下大气力治山治水治林治路治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让村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付怀栋表示。

  延伸阅读

  傅宅科乡村振兴愿景

  总目标是“三生三美”,即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

  产业振兴 引进更多生态农业项目,为村民发展新兴产业创造条件,不断增加村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人才振兴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各类人才,支持村民创办各类合作社,同时重点培养林果种植专业人才。

  文化振兴 壮大文化队规模,新建文化墙、文化长廊、图书室、村史馆等。

  生态振兴 新栽植绿化树1万棵,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及一座拦河坝。

  组织振兴 新建配套办公室,其中党员活动室2间、党建超市2间,党建宣传图画1000平方米。

作者:李玉亮 赵健 通讯员 孟广水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