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母亲河 奋进新时代】沿黄稻改:盐碱地上稻花香

2020-06-17 06:58:11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陈炜敏

责任编辑:徐逸豪

  说起黄河大米,济南人可是津津乐道,晶莹剔透、筋道香甜。不过,在人们的印象中,水稻一般产自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水稻是如何在黄河岸边“安家”、并成为济南的一张农特产名片的呢?这就要从50多年前的“稻改”工程说起。

  为何要“稻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凋敝,百业待兴,尤其是人民的“吃饭”问题,更是亟待解决。水稻由于其单产产量高而被列入《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多种高产作物,首先是增加稻谷的种植面积,应当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水源,多种稻谷”。

  1952年10月27日,毛泽东主席到济南泺口视察,当他登上泺口大坝,看到沿黄地区的贫困景象时,提出了在盐碱地改种水稻的想法。他说:“历城泺口,自古以来的黄河道,屡次淤断,屡次修复,自从你们修了这堵大坝后,那种在历史上屡淤

  屡断、屡断屡疏的恶性循环不见了。这样的事情,只有我们共产党人才能做到。如果用引黄河水的办法,将泺口这一带的十几万亩盐碱地,改为稻田就更好了。”

  “稻改”,即种植水稻改造涝洼盐碱地。

  资料显示,济南市沿黄河与小清河之间的涝洼地带,长70公里、宽5公里左右,区内有耕地19万亩。过去涝碱严重,绝产面积达七八万亩。“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十年九歉收,年年闹饥荒。”为了扭转这种贫困局面,济南市决定在盐碱地上试种水稻。

  盐碱地如何变米粮川?

  在药山公社等地试验成功后,1964年,“稻改”工程在济南市大面积铺开。

  水和技术是济南稻改的两个关键性因素,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吴家堡人宋秉茂曾在文章中回忆,当时公社农技站水稻技术员经常给大队技术员和农民进行育种、育苗、插秧、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平时田间都有公社技术员在现场指挥。县社举办技术培训班、业余技校等,对知识青年进行培训。还组织各大队技术员到南方如全国水稻先进县——浙江永康学习经验。当时吴家堡还筹备建设了良种培育、繁育基地,以解决引进良种的被动状况。

  黄河水种植水稻有着独特优势:含有大量有机肥,能溶解、洗刷盐碱,改良土壤,而且水温也高,适合稻苗生长。为了引黄灌溉,济南市经过三年奋战,完成工程量土方石400多万立方米,修建提水站30多座,引黄闸10座,修建干渠、支渠上千条上万里,修建水利设施涵洞、桥闸近2000个。

  盐碱地变身米粮川。世世代代以高粱为主食的农民,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由吃国家的统销粮,到可以向国家交售余粮,沿黄稻改村庄人民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通过稻改,土壤盐分降低,含碱量下降。之前济南沿黄地区虽偶有种植水稻的,但大部分地区还是以种植高粱、大豆、小麦为主。稻改改变了济南的耕作结构,变为稻麦两作的耕作制度。

  不能忘却的记忆

  沿黄稻改,记载了济南人民让盐碱地变米粮川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是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2014年第1期《济南文史》中,《沿黄种稻换新天》一文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丁庄大队党支书丁宝盛,在引黄闸施工中,不慎掉入滔滔河水中,他硬是托起钢丝绳往8米高的支杆上爬,把钢丝绳挂在杆顶。

  修建霍家溜引黄闸往水里架设铁架时,被石块挡住了。北河套大队的刘学文和几个社员不顾风大浪急,河水冰凉,脱了棉衣跳入水中,一干就是3个小时,终于将大石块搬走。

  全市抽调大批干部分配到有稻改任务的生产队,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时任历城县副县长的何乐峰回忆起过去时说:“那时县里干部一年劳动100天,公社干部200天,大小队干部300天。干部下村都是自己背着铺盖卷,带着粮食,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管多远都是走着去,骑个自行车就很知足了,要是坐个拖拉机、吉普车那就不知多美了。开会都是在晚上,白天要下田抓生产,同社员一起挑人粪尿。修提水闸时,用尼龙袋子往十几米高的坝顶背淤泥,泥水淌一身,跑在最前头的肯定是干部。那种战天斗地的精神是十分令人感动的,那种精神是很了不起的。”

  拥抱母亲河、奋进新时代,我们将共同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讲述百年来那一个个令人难忘的黄河故事。如果您也有关于黄河与济南的故事或图片,包括记忆、传说、典故、风物等,欢迎投稿至349017691@qq.com。我们将选择优秀文章推荐给读者。

作者:陈炜敏

责任编辑:徐逸豪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