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育桃李 逐梦未来心相伴 ——“冲刺高考 赢在心态”系列报道之三

2020-07-01 05:51:41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刘阳 通讯员 李迎

责任编辑:鞠月芹

高考是学生们人生中一次重要的经历,也是老师们十年耕耘培育、检验收获的过程。近日,市中区科协联合济南心理卫生协会将“镜头”对准广大教师群体,让心理健康教育根植每个教师的心灵,助力高考学子逐梦远航。

“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是陪伴学生学习阶段最持久、最直接的‘社会支持系统’。”济南心理卫生协会首席专家张洪涛(高级心理治疗师)表示,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知识层面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尤其是针对高三考生的心理帮助,在临近高考的日子里能起到积极正向作用。基于此,张洪涛认为,广大教师群体要保持自身良好正向的心理状态,“高考对于考生及家长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但是这种重要性同样会给任课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带来非常大的精神压力。从责任角度讲,学生最终的成绩是老师辛勤培育结果的证明。从情感角度讲,老师和学生一样需要承受高考录取率的压力。”张洪涛称,面对高考,老师坚定的信念、平和的心态、认真的言行、谆谆的教诲、积极的情绪,都能够对考生产生极大的影响。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的价值感缺失、青春期诸多困扰等均影响着莘莘学子。张洪涛认为,老师要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引导,协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水平确定学习目标,端正学习动机,克服外界干扰,争取更好成绩,“高考的关键时刻,老师对考生的影响力极其重要。希望学校、老师、考生端正心态、凝心聚力、勇敢面对、不离不弃,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在张洪涛看来,面临高考的学生容易存在心态不稳和考前焦虑等负面情绪,主要表现为缺乏明确的目标、不自信、倦怠和焦虑恐慌等。作为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心理帮助:

积极正向鼓励帮助考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掌握学习时间,把握好复习的节奏和难易程度。备考阶段,很多学生都因熬夜复习而影响听课效率,教师要帮助学生纠正不良学习方法,预防疲劳战。另外,要做到因人而异,理解与尊重是进行心理辅导的前提,特别是对于那些自尊心较强,却又缺乏自信的同学,教师对他们的尊重意味着信任和鼓励,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对于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教师一定要保持耐心,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入“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标签效应”等,均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

陪伴学生共同面对。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老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均极大地影响、感染着学生。所以,备考阶段老师与考生的“心理距离”更为重要。老师与学生空间距离的亲近、心理关怀的支持、温暖眼神的交流、无微不至的关怀,都能够在考生心中激发积极的进取心和强大的意志力。帮助考生处理好学习生活、目标前途、人际关系、情感问题等纷繁复杂的事务,既学会“十指弹钢琴”,又明确奏响“主旋律”,充分发挥考生的主观能动性。

注重班集体“群体效应”的作用。老师与学生共同营造班集体的“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老师真诚地关注每一个学生,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让考生产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和依存感,同时要“大家抱团冲锋”,团队的力量可以“裹挟着”成员前进。

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学习掌握情绪管理及压力调整的方法,努力提升考生的“情商力”“抗挫力”,勇敢地面对高考。教育考生劳逸结合,营造各具特色的班级“高考文化”:积极努力、坚持不懈、团结一致、劳逸结合、教学相长、轻松愉快、诙谐幽默、心态平和、追求卓越。高考考试期间,老师的“伴考”是“考试利器”,老师的关心陪伴,会使考生感觉温暖、踏实,增强自信心和进取力。

(本报记者刘阳通讯员李迎)

作者:刘阳 通讯员 李迎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