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婷婷 绘
十几年前,中国漫画家李昆武描述一名普通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漫画《从小李到老李——一个中国人的一生》火遍欧美,获奖无数。在此之前,他的《云南十八怪》系列漫画幽默而精炼地提取并表达了云南的风土人情,令人称叹。
几十年来,“小李”变成了“老李”,虽然没有接受过一天专业的绘画教育,李昆武颇具中国风格的漫画却自有其特色。近日,李昆武又出版了其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献给母亲的图像散文《我的母亲:心真》,记者以此为契机专访了漫画家李昆武。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徐敏
画了60年“老李”
如今有多部作品蜚声海内外、早已是知名漫画家的李昆武,实际上没有接受过一天专业的美术教育。
李昆武说,他自幼就喜欢画画,但不算出众的。小时候没有电话,他喜欢用绘画的形式给父母留纸条传递信息。后来参军后,逐渐创作一些有情节的反映部队生活的作品。他回忆说,其实绘画初期身边也有一些颇具天资的绘画者,遗憾的是后来他们都放弃了绘画,只有他一直画了60多年。
“要说自己的绘画经历,没有文凭是个特点。不仅没有一张绘画类的结业类证书,我没有任何一张结业证书。”李昆武说,今天回过头去看自己,这么多年来的作品几乎全都是自编自画,他把自己的创作叫“故事型绘画”。而这些故事的来源在美术学院是找不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所谓绘画才能的‘超群’之处,就是我比别人多了些生活经历。”李昆武如此回望和总结自己的绘画经历。
很多读者认识李昆武是通过《云南十八怪》系列漫画作品。要把真正健康、幽默的云南本土文化呈献给社会,秉承着这样的理念,“花汤蛹虫做招待”“四季鲜花开不败”“石头长到云天外”这些朗朗上口的漫画图文,早已闻名海内外。这个系列作品是对云南风光民俗、民间风情最精到的总结和提炼,是最能集中展示云南历史文化、地域特点、地理气候、民俗风情大成的艺术作品。
让李昆武蜚声欧洲的绘画作品,则是漫绘普通中国人的平凡生活的《从小李到老李——一个中国人的一生》。这套漫画三部曲获得多项国际漫画金奖,其中包括法国圣马洛漫画节“最受读者欢迎奖”、法国布卢瓦“历史会晤国际漫画节金奖”,并于2010入围具有“漫画奥斯卡”之称的法国昂古莱姆漫画大奖提名,2013年7月入围美国漫画最高奖项埃斯纳漫画奖(“最佳亚洲故事”和“最佳社会生活”)两项提名。
这套作品在国外的风靡程度远远超过国内。这些年,李昆武在古巴、缅甸、日本以及非洲都看到过他的漫画作品,在国外参加一些论坛活动时,国外读者认为他是在中国很有名的人。他笑言,其实自己在中国没有太大名气。
李昆武用手中的画笔,把中国故事讲到了世界。谈到为何能吸引众多国外读者,他说,“如果有奥秘的话,首先是我表现了中国普通人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细致的情节和环境;再加上欧洲读者看得懂的叙述形式,也就是分镜式的图像小说,我叫它‘纸面电影’。”如此,绘画普通中国人生活的作品,风靡世界。
期待漫画有成人市场
喜欢和倾向着眼于普通人、普通事是李昆武作品一贯的特点,作品中展现出来的故事和形象往往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有一年,李昆武创作了一幅长达21米的春运长卷,其中惟妙惟肖地展现了一张张普通人的面孔。这些忙碌奔波着的中国人,有着不同的表情神态,不一样的身体语言,但是却有着共同的目的,就是回家。如此,在春运中奔波回家的人,很容易在这幅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这样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是否对世界有着超乎常人的观察能力?谈到这个问题时,李昆武笑言,他确实没有时时刻刻都在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还开玩笑说,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干公安得了。”
“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以平常的心态、平常的行为走进平常的生活就是了。”李昆武举了个例子说,这段时间他因病入院治疗,就发现医生跟医生也不一样,有的漫不经心、例行公事地跟病人了解病情,而有的却非常投入。“我感谢他,可人家说,我就喜欢这种状态,是我要感谢你。”李昆武说,这一对比不就是故事了吗?所以用不着刻意观察什么。
对于漫画这种艺术形式,李昆武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认为,中国漫画应该有一个特定的“身份”,像绘本一样叫“图像小说”。因为漫画往往被社会误认为是儿童读物,以至于走不进成人圈,这样就永远被困在小众里。所以他期待漫画,也就是“图像小说”(或者叫“故事画”,或者叫“纸面电影”),不论叫什么,要像绘本那样走出“儿童漫画”或者“连环画”的纠结,不成为一种低幼儿特定的读物,从而造就专门属于自己的市场。“总之,我希望中国也有一种专门属于成人的读图故事书。当年有过幻灯片,后来有了更精彩的电影,一样的道理。”李昆武说。
不过,放眼世界,中国图像小说,也就是大家习惯说的中国漫画,在世界上的位置确实不高。李昆武谈到,所谓欧漫、美漫,被他们尊为第九艺术,是与电影、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并列的,这与我们的情况完全不同。
但李昆武仍然比较乐观,认为:“位置不高不正好是机会吗?”我们的作品尚在桌面,离天花板还有太多的空间,以中国故事之浩瀚,以中国人才之优异,只要是走对了路,持之以恒,没有道理不出彩。哪里还有我们面前这么好的沃土?就算顶到天花板又怎样?他勉励年轻漫画家们“要有信心”。
给母亲的童年画了本漫画书
近期,李昆武出版了自己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本纪实漫画作品——《我的母亲:心真》。世间任何女子成为母亲之前,都曾是受到百般宠爱的小女孩。李昆武用漫画记录了儿童、少年时期,名字叫做心真的母亲,透过小女孩心真的成长史,触摸历史的伤痕与生命的坚韧。《我的母亲:心真》是李昆武献给母亲的图像散文。
“15年前我在创作自传体漫画《从小李到老李》时就触发过这个念想,真正想画是在母亲去世后的半年里。”谈到这本书的创作初衷时李昆武说。为了寻找最适合烘托这个时代和主题的绘画方式,他此番用自创的“土办法”呈现出独家的水彩效果。“从艺术手法来看,长期积淀是值得的,现在看,这本新书的故事和分镜感更成熟了。绘画风格是跟着故事走的,我只有一点要求,就是画出最适合的画。”李昆武说。
《我的母亲:心真》讲述了一段并不复杂的春城旧事。在旧中国,在一个乱世,一个小女孩倔强地成长着。国家、家庭、大人的任何事对这个叫心真的小女孩来说都是一股不可抗的大力,她只能被动地三出三进昆明城,人生轨迹几经扭转,但她总是保持顽强、乐观的态度,努力地学习、生活,并最终树立起独立的见解和信仰。李昆武说,他对母亲幼年的了解不仅来自于她本人多年的随意交谈,还有很多来自当年在她周边生活的亲友。“比如她在昆明读书时的小伙伴,她们一起去课堂时是同学,一起上街卖鸡蛋时是生意上的‘对手’。”李昆武说,在大家眼里,心真是一名聪明勤奋的学生,也是一名善良厚道的小姐姐。
在绘制母亲童年故事的过程中,李昆武以成年人的视角凝望心真的每一步成长,又带着儿童般的好奇跟随她跨过时空之门,经历时代大变迁,见证城市与乡村间的巨大差异、权势阶层与普通百姓生活的云泥之别,以及新旧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本《我的母亲:心真》也由此展现出强大的纪实力量与历史厚度。
如此,李昆武认为,这本献给母亲的图像散文也是他创作生涯中最看重的一部作品。“首先是因为这本书要真实地表现1930年代到1949年的中国故事。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亲情。这份亲情不仅是对母亲的,也包括对她的父亲母亲,也就是我的外公外婆。虽然他们由于众多原因导致生活磕磕碰碰,但最终他们的晚年还是和谐地走到一起。我不仅成了见证者,也成了记录者。”李昆武说,这也是他对这部作品感到欣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