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传授农耕知识。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发展之路,启动乡村振兴新引擎;创新生产经营模式,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探索多种增收路径……近年来,市中区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平台运作、项目支撑,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新路径、新办法,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档升级”,为乡村发展注入勃勃生机。
记者近日走进陡沟街道4个村庄,管窥市中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的路径。
强化党建引领 “主心骨”成就村强民富好“丰”景
走进市中区陡沟街道大庙鸿业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熟的西红柿宛如一个个火红的灯笼缀满枝头,村民们正忙碌地进行采摘、分拣、装筐,来此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西红柿变成“致富果”,把党建引领“点柿成金”的温暖送进每个大庙屯村民心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富不富,要靠党支部。大庙屯村紧抓“三变”改革机遇,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集种植、销售于一体,现有社员350余户,合作社基地一期蔬菜、水果大棚占地约11.2亩,规划建设基地面积约7432平方米,以发展应季蔬菜以及西瓜、西红柿、草莓、羊角蜜等水果种植为主。大庙屯村以基地为依托,以品牌为载体,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通过统一采购种子、肥料、机械等生产要素,实现从种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规模化。
合作社是大庙屯村的新尝试、新希望,也是村民们致富的“金疙瘩”。据介绍,合作社的成立,让大庙屯村闲散劳动力逐渐与合作社成功对接,既减少了用工成本,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不少村民可以在合作社的大棚里做一些农活,每个月能领到3000多元劳务工资,家门口就能就业,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日常生活支出也多了一份保障。今年,合作社一期项目种植了约2500平方米普罗旺斯西红柿,年产量4万斤左右,总收益30余万元,二期项目种植了1000余平方米富硒红玉西瓜。为让村民都享受到党建引领的丰收成果,宣传“三变”改革思想,大庙屯村把基地前两批西红柿以及西瓜全部发给村集体经济成员,让大家真正享受到“抱团发展”带来的红利。
乡村要振兴,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大庙屯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盘活村内闲置资源、资产和优势产业,结合村周边的发展环境,今年在农贸市场原有的基础上,投资新建了便民超市与便民菜市场。目前,整个农贸市场占地约15000平方米,辐射融汇城、大庙屯馨苑等小区,集购物、餐饮于一体,在保障居民消费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年为村集体创收200余万元。
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发展成果。
扭住产业发展“牛鼻子” “小蔬菜”铺就村民致富路
走进陡沟街道新平村,蔬菜大棚里一片绿意盎然,各具特色的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一幅村净、景美、民富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铺展开来。经过近几年发展,村里以种植蔬菜大棚为特色产业,现有高温蔬菜大棚60余个、露天小拱棚90余个。蔬菜大棚以种植黄瓜、西红柿、莴苣、芹菜、豆角、芸豆、茄子、富硒西瓜等蔬菜作物为主,年产600万斤蔬菜,四季无休的蔬菜大棚让村民找到了增收之路。
是什么“秘方”让这个村子快速实现华丽转身?村级集体经济想要发展好,必须得有一个好
的班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航把舵”。新平村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党员学习制度,每月开展2次党员“学习日”活动,上半年共组织党员开展党员“学习日”活动12次,通过“学习日”活动提高了班子整体理论素质,增强了班子党性修养。同时,按照党组织要求,严格落实“主题党日+阳光议事”制度、“三务公开”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三会一课制度,通过灯塔大课堂、学习强国在线学习,不断提高党员思想觉悟,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齐鲁样板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全村面貌有了整体提高,村庄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村内景观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核心。新平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计划今年结合“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政策,在村西建设一座占地1500平方米的高标准智能化温控大棚,建成后可以给农户提供优质富硒西瓜、西红柿、芹菜、莴苣等进行种植,温控大棚可以缩短生长周期,让农民增收150万元,每位村民平均年收入可增加5000元。作为全区首个村庄规划试点村,新平村规划一期建设2000平方米扶贫车间,建成后保证完成年收益43万元,实现脱贫人口稳步增收;二期规划4221平方米项目用于研发预制菜产业。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扶贫车间和高标准智能化温控大棚建成后,助力该村蔬菜大棚产业做大做强,深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村民科学种植,开发多品种蔬菜及农业观光旅游采摘;将蔬菜深加工成净菜,打通线上、线下多种销售模式,打造新平村乡村振兴产业有机蔬菜品牌;依托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村民,借助建设扶贫车间契机,打造中央厨房研发预制菜,给学校及周边单位做配餐。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拓宽村民幸福路
炎炎夏日,正值采摘游玩好时节,在距离市区20分钟车程的陡沟街道,有一处采摘避暑好去处——小庄村。每到周末,市中区各所中小学的学生们都会来到这里,在济南裕民生态农业观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场进行劳动教育课程,通过采摘蔬果、培育蔬菜、体验麦收的方式认识农作物,在田间地头感受春播、夏长、秋收、冬藏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
因地制宜、千方百计选好发展路径,既能推动村集体经济长远发展,又能使村民极力支持、踊跃参与、得到收益。据介绍,济南裕民生态农业观光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小庄村党总支领办,由党总支书记任理事长、5名村民任成员。合作社以近郊休闲旅游、采摘研学为服务内容,目前由经五路小学、南上山街小学等12所学校承租20亩土地作为试验田,成为全环境育人教育理念实施的有力阵地。合作社2022年总收入为17.7万元,为村集体增收3.5万元。截至2022年底,已有56批次近2000名师生家长来到小庄村开展农耕研学。
抓好产业发展是振兴乡村的第一步,也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牛鼻子”。近年来,小庄村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民生实事,将村内360亩耕地、300亩山岭全部流转,成立了4处家庭农场,借助农业研学基地样板,发展集采摘休闲于一体的近郊旅游模式,用产业振兴填满村民口袋,用文化振兴丰富村民脑袋,用生态振兴挖掘村庄新业态,走出了一条属于小庄村的乡村治理之路。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小庄村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出发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落脚点,坚持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注。从重阳节、春节分别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200元节日礼品,为7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发放200元礼金券,每月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230元养老金,到村“两委”投资30万元申请上箱式变压器一台,解决青牛小区二区、三区高压线路夏季用电不足问题,再到打造小庄村幸福院,为70岁以上老年人每周提供两次免费用餐服务,开展日间照料服务,花费近19万元购置空调、医用床、箱体床、厨房用具等配套设施,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环境,小庄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党的组织链条延伸到民生工程各环节,全力构建“党建+民生工程”工作机制,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民生工程建设的实际效能,助推民生工程见实效,不断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经五桃李农场
绘就靓丽“志愿红” 涵养文明乡风激发治理新活力
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文明乡风的文化底蕴,才能让乡村振兴就拥有灵魂和保障。近年来,陡沟街道杜家庙村始终坚持以党建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推进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有效融合,在乡风“文明”上下功夫,在乡村“治理”上做文章,用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乡情,全力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今年4月19日上午,杜家庙村小广场上好不热闹,中华志愿者协会“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示范村”揭牌仪式暨座谈会在这里举行,“耄耋之星·福如东海”公益活动、专家义诊、走访慰问高龄残障人士等在现场同步开展。据悉,杜家庙村党总支经过前期多方努力,成立了中华志愿者协会山东代表处杜家庙示范村,注册参与志愿者60人,青年人占比达93%,大学学历以上志愿者占比达84%,为乡村治理提供了高素质人才。志愿服务累计时长超过100小时,为1200人次群众提供服务,用志愿服务打开了基层共治共享新局面。
同时,杜家庙村通过中华志愿者协会平台获取就业信息,为村居一部分人解决就业问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学习活动,评选“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道德模范”,开展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大提升活动,利用孔子学堂开展全民和幼儿国学教育,推动实现乡风文明、村风和谐、民风淳朴。
在榜样力量的带动下,杜家庙村的村民们也在慢慢改变着自己的行为习惯,有人勇作表率,有人见贤思齐,养成文明习惯,弘扬文明风气,全村上下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上,该村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保障,结合土地资源丰富、土地连片的有利因素寻求致富项目,扩大招商引资,经过多次入户问需、外出参观学习,组织村民协商洽谈土地流转事宜。经前期村“两委”多方调研,决定联系驻村企业山东泺辰食品公司洽谈合作,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确定香油分销方案发展经济,带动村民入社,签订香油产品购销合同,带领广大村民致富,目前该项目正积极推动中。
乡村振兴,用“实”作答。在新的起点上,市中区将接续奋斗,扎实推动党建资源、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资源、发展成果,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集中更多要素和资源,共同绘就一幅党建强、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文/图 本报记者 刘阳 通讯员 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