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欧班列一体化发展 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山东九市口岸“联席会”选在济南的深层逻辑

2023-07-17 07:01:40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刘彪 通讯员王宏 孙晓光

责任编辑:鞠月芹
促进中欧班列一体化发展 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山东九市口岸“联席会”选在济南的深层逻辑

  山东沿黄九市签署关于口岸一体化的战略合作协议。(刘彪摄)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并提出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7月13日,中欧班列·山东省沿黄九市一体化发展大会暨首届山东省沿黄九市口岸联席会议在济南召开。济南、淄博、东营、济宁、泰安、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沿黄九市齐聚一堂,共谋深度合作,促进中欧班列一体化发展。而作为会议主办城市的济南,再度成为焦点。人们不禁要问,此次重量级会议缘何选择济南?

  机遇千载难逢 区位和物流优势凸显

  大河潮涌,奔腾向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首次把济南放到国家战略发展大局、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布局的高度来谋划,为济南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济南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翟立波介绍,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济南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战略空间持续拓展、战略潜能充分释放,形成诸多发展优势。

  从区位看,作为黄河流域唯一沿海省会城市,济南是衔接南北动能传导、联动陆海双向开放的战略要地,是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重要支点,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动能强劲,正加快创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铁路方面,济南“米”字形高铁建设正加快推进,从济南乘坐高铁可直达全国254座城市。公路方面,济南“二环一联十六射”的高速公路正快速编织成网,通车里程近800公里。航空方面,济南正加快实施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通达海内外190多个城市,通航能力有望跃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济南还拥有物流优势。作为东西南北联通要冲之地,济南自古商贸物流繁华,近年来又先后获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国家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作创建城市、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济南正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济南物流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拥有各类物流企业近万家,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营业收入近千亿元。国家3A级(含)以上物流企业130余家,5A级物流企业19家,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海陆空”全面发力 通四海连世界

  今年7月初,随着小清河全线空载试航船抵达济南港,拥有九百年历史的古河道华丽转身,为济南打通了出海新通道。依托战略、区位、物流优势,济南在枢纽承载、口岸通达、区域协同、营商环境上全面发力,正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如今的济南,口岸枢纽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实现“公铁空水”四港联动。董家铁路货运中心功能不断强化,货物吞吐量突破100万吨。中欧班列(齐鲁号)济南集结中心一期项目年底即将投用。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建设正加快推进,货运场站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机场物流中心迁建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协调推进。小清河具备全线复航条件,济南通江达海前景可期。

  “海陆空”全面发力的济南更加顺畅地连接世界、通达四海。国际客货运航线不断织密,今年已复航韩国首尔、中国香港、日本东京、泰国曼谷、新加坡樟宜、越南芽庄等6条客运航线,新开通纽约货运航线,积极拓展以全货机为骨干的国际航空货运网络,打造区域性航空货运中心。

  济南中欧班列(齐鲁号)规模持续做大做强,截至目前,已累计开行13条线路,通达20个国家47个城市,累计开行2818列,班列开行量连续3年稳居全省首位。济南-黄岛国际铁海联运常态化运行,与中欧班列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港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开放的济南敞开胸怀,不断强化区域协同深化合作。通过进一步深化与沿江沿海港口协同联动,提升陆海统筹能力,做大做强济南国际陆港。同时,与满洲里、二连浩特等边境口岸建立合作机制,提升中欧班列通关效率。

  济南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通关模式改革,简化通关查验证件,进出口通关时间较此前分别压缩66.6%、94.5%。优化口岸和监管场站工作流程,推动通关服务更加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加大“单一窗口”宣传推广力度,“单一窗口”主要业务应用率稳定保持在100%。2022年,济南市“铁海E通”畅通陆海联动、海铁直运新路径等3项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

  开放没有完成时 向世界敞开胸怀

  对外开放没有完成时。翟立波表示,济南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今年将扎实推进“1175”工作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扩大口岸开放,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推动口岸工作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济南将推进航空枢纽建设,发挥济南航空口岸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加强与RCEP成员国交流,在稳定运营济南至列日等现有国际货运航线基础上,协调航空公司及包机商,力争开通更多新货运航线。

  加快国际陆港建设,进一步完善董家铁路货运中心的港口功能和口岸功能,引进船公司设立集装箱返箱点,谋划设立公共型进口保税仓库,推动董家铁路监管场站与综合保税区联动发展、功能互补。坚持以董家铁路货运中心为重点,大力发展董家-黄岛国际铁海联运班列,增加班列开行频次。利用好“陆海通”多式联运平台和“铁海E通”监管平台,推进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模式。用好小清河复航契机,建设集装箱河海联运模式。

  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方面,济南将推进中欧班列(齐鲁号)济南集结中心二期项目加快规划建设;根据济南产业特色和外贸进出口特点,力争开通南向中欧班列新线路,扩大班列覆盖范围;推动班列提质增效,协调铁路部门增加班列开行计划,做大做强“班列+贸易”“班列+跨境电商”“班列+冷链”等业务,促进班列可持续发展。

  开放是走向繁荣兴旺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持续放大战略、区位、物流优势,新时代的济南正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面向未来,济南正以更宽广的胸襟拥抱世界。

  (本报记者刘彪 通讯员王宏 孙晓光)

作者:刘彪 通讯员王宏 孙晓光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