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盗洞超500米 有祖孙三代盗采“龙骨”古生物化石

2023-09-06 08:35:04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汤小均

责任编辑:李欢
最深盗洞超500米 有祖孙三代盗采“龙骨”古生物化石

  盗采人员挖的盗洞

最深盗洞超500米 有祖孙三代盗采“龙骨”古生物化石

  警方抓获嫌疑人并缴获“龙骨”

  “没收非法盗采古生物化石(龙骨)1000余公斤。在盗采毁坏严重区域,劝返非法采挖群众200多人次……”这是镇原县自然资源局今年7月发给镇原县人民法院一份复函上记录的真实信息。

  甘肃庆阳市镇原县,厚重的黄土大塬上,沟壑纵横,被称为“龙骨”的古生物化石星罗棋布。自2022年以来,多个村庄存在非法盗掘、出售“龙骨”的现象。今年已判决3起盗掘“龙骨”刑事案件,另有3起正在审理中。

  镇原“龙骨”盗采到底有多猖獗?背后有着怎样的黑色利益链条?当地“龙骨”保护现状如何?8月下旬,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深入镇原县多个乡镇,实地探访“龙骨”被盗采现场,并走访相关部门。采访发现,作案者均为外来团伙,有祖孙三代都在从事盗采“龙骨”违法犯罪活动。

  专家表示,盗采“龙骨”产业链很深,目前初步认为大部分“龙骨”流入药材加工地,还有少部分被收藏为化石标本。

  实地探访

  盗采“龙骨”现场需爬行进去 最深盗洞超500米,洞内四通八达

  新集镇王寨村,距离镇原县城60余公里。这里是当地古生物化石一个重要分布点,一年前曾发生盗采“龙骨”案件。

  8月22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王寨村。村民介绍,盗采地方名叫梁梁峁山,位于山沟处,前往需经过一段河滩。由于连日下雨,河滩已被水淹没无法通行。“只有那一条路过去,现在人员、车辆都无法通行。”王寨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孙先生说。

  8月22日、23日,记者前往镇原县方山乡关山村、十八岘村,开边镇白马寺村、新集镇王寨村等多个村庄实地探访发现,当地“龙骨”分布地都位于山沟,车辆无法直接到达。如果没有当地人指引,很难找到具体位置。

  8月23日,开边镇白马寺村村民惠先生带着记者前往一处盗采“龙骨”地。车辆在村道上行驶两公里后,惠先生示意停车,然后站在路边指着一处山沟说,“就在那下面,车辆进不去。如果步行,单边至少2个小时。”

  那么,“龙骨”盗采者是如何前往并实施盗采的?孙先生介绍,盗采者携带电锤、铁锹、头灯等工具,爬进洞穴进行盗采,“洞穴入口只有1.2米左右,只能爬行进去。洞内也不高,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在里面挖掘的。”

  “他们一般都开着三轮车,将工具运到最近的地方,然后徒步前往,盗采‘龙骨’后又用三轮车拉出来。”惠先生说。

  镇原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志宏告诉记者,盗采者在洞穴内是跪着或坐着操作的。他们会往不同方向挖土,洞穴内四通八达,最深的洞穴达500米以上。

  当地多位村民介绍,“龙骨”被盗的地方几乎都有多个洞口,相距不远。目前,这些盗洞已被当地政府封堵了。

  镇原县方山乡关山村、十八岘村,堪称“龙骨盗采重灾区”,有团伙一年内在十八岘村多次盗采,获利60余万元。关山村村支书告诉记者,该村“龙骨”盗采案发生在去年,两个团伙内讧,一个团伙盗采未果,举报了另一个团伙,警方抓获数名嫌疑人,目前已判刑。

  “我不会带你去,万一你是冒充身份来打探消息,然后盗采‘龙骨’呢?”当记者询问盗采地点时,该村支书立即警惕起来,并要求其他村民不准带记者去现场。

  随后,记者驱车前往10余公里外的十八岘村,也被婉拒。“我刚刚接到其他村干部通知,有人可能冒充身份寻找‘龙骨’化石点。”十八岘村村支书表示。

  连日采访中,记者在当地多个村庄都曾遭遇此类情况,不仅村干部严防进村的陌生人,村民们也充满了警惕。

  张志宏透露,早些年盗采“龙骨”猖獗时,有盗采者租住村民房屋,村民也为其提供相关便利,比如用水、用电等,从中获得一定的利益,因此打击难度较大。

  记者发现,2019年4月镇原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严厉打击非法盗采古生物化石行为的通告》提到:“全县广大群众要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严禁向非法盗采的外来人员提供信息、住宿、用电、用水等方便。对明知是非法盗采的外来人员仍向其提供便利者,一律视为参与盗采,依法予以处理。”

  盗采频发

  多个村发生“龙骨”盗采案 村民曾将9人堵洞内,有祖孙三代参与盗采

  镇原县新集镇王寨村“龙骨”盗采案,发生在2022年8月11日凌晨2时许。

  当地一村民向记者回忆,夜深人静时,梁梁峁山附近有村民听到狗叫声,然后发现多名陌生人,疑似在盗采“龙骨”,赶紧通知其他村民赶到现场,将盗采者堵在了洞里。“洞口很小,我们堵在洞口,他们就爬不出来。后来我们报了警,警方现场抓了9人,还有一名放风的人跑了,后来也被抓了。”该村民说。

  镇原县检察院一份起诉书显示,被告人赵某甲、张某甲等10人当晚盗挖“龙骨”共计71.8公斤。经古生物化石专家鉴定,涉案“龙骨”为新生代古脊椎动物实体化石,属于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开边镇白马寺村“龙骨”盗采案,则发生在今年1月初。据一位村民介绍,当晚10点多,群众发现有陌生人进村,于是报警。次日凌晨3时许,3名盗采者准备离开时,被蹲守的民警当场抓获。

  据悉,2023年以来,镇原县人民法院先后判决3起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刑事案件,另有3起案件正在审理中。

  同时,记者梳理发现,从2022年至今,镇原县公安局公布破获多起“龙骨”盗采案:2022年4月26日,在宁夏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周某林和马某俊,追缴“龙骨”112公斤。2023年1月29日晚,常某某等4人潜入方山乡一沟底山洞盗掘“龙骨”被当场抓获。初审查明,常某某等先后盗采3次,共盗得“龙骨”35.5公斤。

  张志宏向记者介绍,一名被抓获的嫌疑人交代,虽然分布点沟壑纵横,但他明确知道哪里有“龙骨”,因为从他爷爷开始,就在多地盗采过“龙骨”,祖孙三代都从事盗采的违法犯罪活动。

  背后链条

  “龙骨”价格每斤数十至数百元 大部分流入药材加工地

  记者获得的多份对镇原县缴获的古生物化石鉴定结果显示:这批“龙骨”为新生代古脊椎动物实体化石,属于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因不是系统发掘而得,已被严重损毁,无法进行详细鉴定,初步观察有哺乳动物肢骨、牙齿等,应分属多个个体,包含牛、马、羚羊等哺乳动物化石,在动物演化、动物分类、古地理、古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刘先生是镇原本地人。在他印象中,小时候家中老人有时会捡回一两块“龙骨”,如果不小心受伤流血,老人会将“龙骨”磨成粉末,然后用来止血。

  那么,“龙骨”到底有什么功用?被盗采的“龙骨”流向了何处?盗采案频发背后有何非法利益链?

  张志宏介绍,“龙骨”主要作为药用,价格不等,有的一二十元一斤,有的数百元一斤。至于被盗采的“龙骨”卖到了何处,公安机关在进行侦查。

  甘肃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一名专家告诉记者,“龙骨”的药用价值现在没有完全的定论,只有一个土方说有止血功效。据此,他们判断“龙骨”里面有吸水性较强的黏土矿物。“‘龙骨’被贩卖到什么地方,这是一个新的领域,我们也很关注。这个产业链很深,最终要靠公安机关侦查。我们初步认为大部分流到了加工药材的地方,还有少部分有人收藏作为化石标本。”

  当地回应

  封堵盗洞、群防群治 盗采猖獗趋势得到遏制

  针对当地“龙骨”被频繁盗采的现象,镇原县多个部门表示,当地加大了打击力度,盗采古生物化石现象扩散蔓延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已研究出一系列保护方案,力争打断古生物化石盗采贩卖的利益链条。

  甘肃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一位专家向记者介绍,甘肃的“龙骨”主要分布在临夏河镇地区、平凉、庆阳这3个地方,天水、定西、白银也有少量分布。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有人盗采,从2019年左右开始猖獗。

  据悉,针对“龙骨”被盗采现象,镇原县人民法院向镇原县人民政府提出强化宣传、修复植被、封堵洞穴等一揽子司法建议,并附上了3份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案判决书。

  8月22日,镇原县新集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兰育森介绍,该镇王寨村发生“龙骨”盗采案后,当地政府部门对盗洞进行了封堵,并种植了树木对植被进行修复。同时,强化群策群防,在各村组设置警示牌和警示标语,进行大力宣传,还利用赶集日人口集中的时候,发放宣传资料。

  同时,记者发现,镇原县自然资源局给镇原县人民法院的《关于加强古生物化石监督管理的复函》中还提到,盗采化石现象扩散蔓延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由于化石点分布广,相对分散、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夜间盗采、村民参与等,中长期保护和监管难度大,不过也已研究出一系列保护方案,其中包括与乡镇人民政府、公安、文广旅游、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加强合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古生物化石保护的执法体系,力争打断化石盗采贩卖的利益链条。

作者:汤小均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