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济南日报》同行
1986年7月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当时的县教师进修学校,做了一名老师的老师。自那时起,我就与《济南日报》结缘了。
刚工作那会儿,我隔三差五地到校长室借阅《济南日报》,报上报道本地的人和事那么亲和,也就爱不释手了。偶尔得到一张《济南日报》,几乎攥出汗来,随时枕边路上厕里阅读。因为稀少而更加珍视,在口袋里放着,折叠的边棱上都起毛变薄了。受《济南日报》启发,敏于观察,独立思考,我也写了一些感受,斟酌修改后,寄给了《济南日报》。记得结合当时形势发展写的《打破三铁自身要硬》,评说了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美好前程的转型阵痛。随后我写的《不要乱倒药渣了》等短小文章也在《济南日报》“百事说”上刊发了,我感悟到文明就是摒弃陋习。
翻阅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济南日报》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寂寞的时光里痴心不改地研读《济南日报》,递减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2003年,长清区教育人事改革,两处区属小学竞聘副校长,因为从《济南日报》上学习掌握了很多教育理论和课改知识,就从容淡定应考,最后我以全区理论考试第一和面试第三的综合成绩成功竞聘为石麟小学第一副校长。随后还在山东会堂给全省第二批课改县区的校长开展讲座,内容也多是从《济南日报》看到的生动案例。从此,我的办公桌上郑重地摆放了让我受益匪浅的《济南日报》。
大道至简,阅读《济南日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很多启迪。面对教育形势,结合学校现状,我做了深刻的思索。2010年7月16日,我的学术文章《规范写字规矩做人》在《济南日报》刊发。后来从网上获悉,很多教育教学刊物对此文进行了引用,我颇感自豪,更从心里感念《济南日报》。
2018年,我到区旅游开发建设和保护指挥部工作。长清区自2018年开始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我主要负责旅游开发建设和保护指挥部的简报编辑、台账上报、宣传策划。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思考,我参与策划了“道教圣地齐鲁仙境五峰山”年度旅游活动。《济南日报》5月21日刊发了《首届五峰山养生旅游节开始了》,作为通讯员,我的名字再一次上了《济南日报》。这也是我和《济南日报》割舍不断的缘分吧。
风雨兼程七十华载,不忘初心百年梦圆。对于《济南日报》而言,七十年又是新起点,她的文化自信一定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值班主任: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