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新时代对新闻记者的嘱托和要求。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承诺在基层,亮剑在一线”百名年轻记者实践锻炼活动,顺应了时代召唤。从今年11月起,到明年10月,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每月将从济南日报、济南时报、都市女报、当代健康报、人口健康报、舜网、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五报一网一端”中选派8至10名采编人员,深入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长清、章丘、济阳、平阴、商河10个区县及高新区、南部山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街道办事处或产业园区,进行实践锻炼。从即日起,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开设“青年记者走基层”专栏,通过全媒体报道方式,多角度、多平台呈现来自基层、带着民生温度的新闻报道,让我们通过报道一起感受和触摸新时代的伟大变迁。
舜网讯 12月14日,龙洞街道老石沟村顺利召开第一届股东大会,并成立了老石沟村经济合作社,这意味着龙洞街道辖区六个村全部建立了经济组织,同时标志着龙洞街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基本完成。
厚积薄发 扬起改革的风帆
龙洞街道辖区六个村全部参与这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分别是西蒋峪村、龙洞村、孟家村、老石沟村、石河岭村和中井村,涉及人口约1万人。在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到12月中旬,龙洞街道在历下区率先完成改革任务。
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展以来,龙洞街道按照历下区委、区政府要求,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措施落实,扎实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街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成立了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村包村领导任副组长,各村第一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确立了“包村领导为各村改革第一责任人”的制度,推动农改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制定印发了《龙洞街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成员资格认定指导意见》、《清产核资指导意见》和改革配档表,明确任务、夯实责任。由于村民大部分都外出务工,不具备开村民大会的条件,龙洞街道在清产核资、成员认定、推选股东代表等每个环节都入户征求意见,既广泛征求了村民意见,又把政策规定送到家中,让制度改革真正贴合群众的心思。
迎难而上 打好沉稳有力之底色
正如一幅好的作品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也经历了跬步千里的积累过程。龙洞辖区全部是城中村、城郊村,辖区情况复杂,工作开展难度较大。龙洞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韩孝功介绍,因历史遗留问题,辖区“南四村”(龙洞村、西蒋峪村、老石沟村、孟家村)征地红线不明确,存在较大争议,无法确定部分土地的归属权。为此,龙洞街道充分发挥"5加2"、"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多次组织历下国土分局与相关单位召开部门协商会,逐村破解,解决了“南四村”资源性资产界限不清、产权不明晰等历史遗留问题,确保了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清产核资工作。截至目前,龙洞街道辖区六个村已全部对清产核资报告进行公示。
精雕细琢 下足精益求精的功夫
龙洞街道积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及时开会研究经费使用情况,并聘请了第三方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协助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截至目前,印制了40余条宣传条幅,1万余份宣传手册、公开信、政策解读资料,300余本培训资料,统一为各村印制了4300份《户代表授权书》,为各村村民代表统一购置了入户工作所需印泥、本子等办公用品。全面宣传发动,逐家入户,形成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同时,通过印发工作简报、通报等方式,定期及时通报各村工作进展情况,实时根据改革完成进度,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11月23日前对完成资产量化和股权设置的村奖励1万元农改专项工作经费,12月10日前对成立经济组织的村奖励1.5万农改专项工作经费,改变以往“均一化”拨付资金的办法,充分调动各村积极性。
下一步,龙洞街道将重点帮助各村因地制宜找准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建立健全集体经济发展“造血机制”,牢牢把握机遇,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东风,让集体经济发挥作用,激发农村经济发展动力,带动农村新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最大受益者是广大农民群众。一本小小的股权证,让不少身份转变的村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获得感。改革没有完成时,改革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