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讯 4月29日,济阳区新市镇召开“筑梦乡村”为主题的三农工作会议。
会议首先公布了全镇第一季度税收工作进度,宣读了《关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传达了市、区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工作要求,并对今后全镇三农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随后,新市镇党委政府与各管区分别签订2019年度新市镇农业农村工作责任状,督促各管区压实责任、加大力度抓三农工作,确保农业农村工作顺利开展。该镇徐家村、路家村、周家村、派出所分别就社区建设、闲散地回收整治、土地流转、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
会议针对当前新市镇“党建弱、资源散、项目缺”三个主要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会议指出,将针对当前“三农”工作情况,专门成立农业招商工作队,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把新市镇的优势宣传出去,把优质的企业吸引进来。要建立支部书记项目,进一步压实支部书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真正给村里办实事,把村集体经济抓起来。要制定针对性扶持政策,切实激发镇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提振干部的工作热情。
会议强调,“三农”工作就是新市镇的根基,全镇机关干部以及村负责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刻理解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切实从思想上重视“三农”工作,在落实上做到真抓实干,通过全镇的努力真正把“三农”工作落实到位,为新市未来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新市镇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农业发展方面,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3000余亩。同时,该镇以都市休闲农业建设为目标,大力推进新市瓜菜品牌化建设,增强辣椒、丝瓜、甜瓜等8种瓜菜的品牌知名度,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实现了新市瓜菜的优质优价和品牌提升。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完成750余户气代煤、电代煤改造工作,为500余户建立了无害化厕所。修整主干道28000平方米,修整村内道路11600平方米,新建管涵1250米。修建文体广场5700平方米,提升现有文体广场1400平方米,土方回填整理4000立方米。全年拆除违建200余处,完成第四期拆违拆临任务50822平方米。坚持环卫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了统一保洁、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模式,清运三大堆和各类垃圾10000余方,拆除危旧房屋、残墙断壁、破旧棚架、围栏和小厕所等5000余处。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按照“人才振兴”工作要求,借助“回家乡、谋发展”活动,吸引新市籍在外能人回乡就业、创业、谋发展。并根据农业发展需求,针对村干部、新型经营主体、种粮专业户、养殖专业户等实施本土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职业农民人才队伍。借助省农科院挂职新市镇科技干部,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对我镇中草药种植进行技术指导,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创业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并与我镇山东花海园艺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计划在镇域内花海园艺公司设立科研试验基地和博士科研工作站,联合申报研究课题。
此外,新市镇还结合脱贫攻坚,充分运用“共享式”扶贫工作机制,有效发挥“第一书记”及其帮扶单位资源力量,在工作中,为解决农村大棚种植的诸多难题,利用济南市商务局的企业资源、济阳蔬菜技术中心的技术与政策资源,联系山东省农科院专家,为新市镇发展大棚种植项目提供技术指导;为解决果蔬种植的销售渠道,“第一书记”积极联系济南市“超意兴”“云菜园”等爱心企业,将在新市镇设立“粮食蔬菜水果”收购平台,建立农产品集散地,服务全镇果蔬种植户。多方力量配合,多项措施并举,为推动新市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都市休闲农业区建设,打造“乡村振兴”新市样板奠定了坚实的农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