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的7月19日,在平阴县绿泽画院,来自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百名记者下基层第四批实践锻炼的15名年轻记者,主动提出要与画院15名残疾画师、雕刻师结成帮扶对子,为追梦路上的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国庆前夕,集团下属济南日报驻平阴记者得知很多残疾画师梦想到济南市的大客厅泉城广场举办一场画展的愿望,至此一场“圆梦行动”开始精心筹备。此时,恰逢“国泰民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彩车在泉城广场展出,很快一份“牵手残疾画师,共绘国泰民安”的活动方案成为残疾画师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三天前,“走!周六到泉城广场看油画、听励志故事”成为参加活动的济南老年人大学报业分校的师生和报业小记者们共同的心声。
18日,绿泽画院的残疾画师们在准备参加活动的行头,憧憬着在泉广画展一展身手。
绿泽画院的残疾画师:“我要把最满意的作品带到泉城广场去展示”
“刘记者,我刚接到通知,明天要去泉城广场参加作品展,真是太好啦!”10月18日上午,来自平阴绿泽画院的80后残疾画师董树余在电话中兴奋地说道,“长这么大,我还从没有去过泉城广场呢!”
董树余是一名侏儒症患者,自从进入绿泽画院学习了绘画,她的性格才开始变得开朗自信,4年的油画学习让她学会并擅长画静物的水果花卉。为了这次活动,她精心挑选了自己最满意的一幅大红苹果的油画作品。
“那天我一定会穿上自己最美的衣服,拍很多的照片,让家人和朋友分享我的快乐。”董树余颤抖的声音,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同董树余的心情一样,将自己作品卖到欧洲的平阴女孩宋雪梅、立志的脑瘫患者孙国栋,还有画院的很多残疾画师纷纷表示,他们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带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在泉城广场上举办一场属于自己的作品展。
据绿泽画院的工作人员张利臣介绍,根据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届时会有6名残疾画师参加活动,现场会展示油画作品40余幅,石雕作品100余件,目前都已经准备妥当。“我们这次活动都是优先推送画院里建档立卡贫困画师的作品,同时尽可能多的展现画院里每一个人的作品。”
老年大学的教师:“祝福励志的他们生活越来越好”
“目前报名的师生超过20人,包括2名水墨画专职老师及20余名学员。师生们得知后,报名都非常积极,尤其是绘画班的学员更是积极。”位于报业集团的济南老年人大学报业分校的管理人员王爱平介绍道。
刘士友,老年大学绘画班的专职教师,最擅长花鸟画。一听说这个活动后,他立马报了名,虽然自己擅长的是国画,对油画了解不深,但能为励志的“同行”尽力,他认为是一件幸福的事。“很早以前我就通过新闻报道得知平阴有一伙残疾小孩画油画很不错,他们自强不息的故事也都很励志感人。”刘士友说。
为了支持画展,刘士友专门精心绘制了一幅“荷花鳜鱼”图。“荷花是我们泉城的市花,鱼寓意年年有余,我就希望借助这幅图美好的寓意向他们表达生活在新时代,每一个努力的人都能年年富贵有余。”不仅如此,刘士友还打算自带画笔现场作画,他想再画一幅国画牡丹捐赠给残疾画师,祝福自强不息的画师们生活越来越好。
积极报名参加的还有老年大学的另一位专职绘画教师罗本龙,为了支持油画展上的义卖活动,他利用两天的时间精心构思,画了一幅四尺横幅的“朝阳颂”。对于自己的这幅作品,罗本龙解释道:“画中的太阳是祝福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而松树代表着坚强不屈、万古长青。整幅作品的寓意是祝福祖国的残疾人事业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祝福平阴的残疾画师们积极向上、砥砺前行。”
报业小记者:“我要去听大哥哥姐姐们讲励志故事”
“本周六,泉城广场上举办一个残疾画师作品展,听说每一位画师背后都有励志的故事。”来自滨河左岸小学三年级的王瑞泽的妈妈高秋月,在给孩子报名后,又将此信息分享到家委会的群里,很快群里的家长一致认为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于是全班都报名参加。
文东小学一年级的韩书玥,是报名中年龄最小的小记者,今年只有7岁,他的父亲韩强在了解到这一信息后,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报了名。“孩子听说后就同意报名,想要听大哥哥姐姐们自强不息的故事,我也希望孩子从小就能更好地了解社会,通过聆听他们身残志坚的故事,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韩强说。
截至18日下午5点,来自文东小学、省实验小学、滨河左岸小学、恒新小学等学校的50余名小学生记者报名参加,他们中最小的7岁,最大的11岁,其中来自滨河左岸小学三年级的39名学生集体报名参加。
不仅如此,记者还从协办方了解到,在画展上,市民可以“私人定制”油画作品,如果本人不能到现场,还可以自带照片或手机照,残疾画师将为大家现场画制肖像油画。活动当天,参与活动的小记者代表和老年大学的师生将同残疾画师共同完成国泰民安油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