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游客游览位于赤岸村将军岭上仍在使用的“将军渠”。(图片由邯郸日报社提供)
□邯郸日报融媒体记者王安
在白墙灰瓦的石墙下,张受旦开始了每日的晒太阳时间,他的眼前,是蜿蜒曲折的石板街,还有村口不远处水流不息的将军渠。
张受旦已在这个小村落生活了57年。这里是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赤岸村,因村西清漳河高岸有一红土岭而得名,但真正让赤岸村“红”起来的,不是红土岭,而是因为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在此驻扎达6年之久。
仲春时节,万物生长,赤岸村传承的红色精神滋养了这个村落,也鼓舞着这里的村民自强不息。
张受旦是听着八路军的故事长大的。爷爷告诉他,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两位元帅、三位大将、十八位上将、四十八位中将、二百九十五位少将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红色赤岸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八路军为贯彻党中央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一二九师奉命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开辟、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一二九师司令部于1940年12月底迁驻赤岸村,这一驻扎就是6年。
“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在赤岸村驻扎的6年里,一二九师由一支9000多人的队伍发展成30万人的正规部队,40万人的地方部队,创建了全国面积最大、最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在这里,师长刘伯承制定出平汉战役的作战计划,并在紧张的战斗间隙,撰写了大量的军事教材,在全军推广。
在这里,政委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政策,巩固了边区根据地,可以说赤岸村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萌芽地和经济建设的试验地。
在这里,军民水乳相融,“一二九师刚来赤岸村的时候,白天帮咱们干农活,晚上露宿街道门洞,就为了不打扰大家的生活”。每次听爷爷讲起八路军的故事,张受旦总是满怀敬佩之情,“1942年,涉县发生了历史上非常罕见的旱灾,土地龟裂,庄稼颗粒无收,是刘邓首长和一二九师的战士们抬石头、垒石堰建起了漳南大渠,这才结束了涉县老百姓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历史”。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赤岸村村民与一二九师的将士们结下了鱼水深情。1938年至1945年间,全村800余口人,共腾出房屋约660间,供应军粮28.8万公斤,做军鞋2.88万双,参军战士89人。在抗战的硝烟中,全村百姓人人皆兵,运弹药、抬伤员、送军粮、纳军鞋,积极支援前线。
1986年10月28日,刘伯承的部分骨灰安葬在庙坡岭上,庙坡岭由此更名为将军岭。之后,徐向前、黄镇、李达等21位将帅的遗骨均安葬于将军岭,成为全国继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之后安葬将帅最多的一处。
80多年过去了,革命前辈留下的不仅仅是丰功伟绩,更把红色初心深深烙在当地百姓心中。“共产党为什么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就是与群众干在一起,努力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赤岸村党支部书记张海魁说,作为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所在地村干部,更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带领全村人民奔向幸福路。
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赤岸村将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周边的十多个小院集中收回、租用,重点打造了粗布坊、香油坊、豆腐坊等13个太行民居。这几年,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壮大,也带火了农家乐、民宿、特色采摘等绿色产业的发展。
晌午时分,赤岸村村南的果蔬采摘大棚中,村民刘志英还在忙着给果树修剪枝丫。在果园旁的大棚设备中,引自漳南大渠的潺潺清水,仍在滋养着这片土地。
“我们家一共流转了20亩地,主要用于建草莓大棚和果园。”刘志英介绍说,现在生意非常好,村周围一共流转出50多亩地,专门用来建设果蔬大棚,一年能给村里带来十多万元的收入。
早在2018年,赤岸村780户、3298人就已经全部脱贫。但脱贫只是乡村振兴的起点,张海魁满怀信心地说:“我们不能满足现状,‘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勇于胜利’的一二九师精神在不断鼓舞我们向前发展,向好发展。眼下赤岸村正在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商业步行街,希望在未来能够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让村民留得住、过得好。”
采访手记 鱼水情深写新篇
群众路线,是我们这个百年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当年的红色赤岸,每一户都是八路军的老房东,每间房都有一二九师将士们的足迹。正是凭着军民水乳相融,共产党和八路军才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才谱写了“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传奇。
而今,赤岸百姓在当年一二九师精神的鼓舞下,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党群同心、军民同行的革命传统,大力发掘红色旅游资源,搭建起全域旅游的框架,也带火了农家乐、民宿、特色采摘等绿色产业的发展,不断向前发展、向好发展,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未来,我们只要继续坚守党的初心使命,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就一定能建好幸福美丽的新家园! (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