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世界桥吊专家许振超——干就干一流 争就争第一

2021-06-10 10:10:12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李娜

责任编辑:王浩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世界桥吊专家许振超——干就干一流 争就争第一

  许振超

  在青岛港,有一个闻名航运界的“桥吊专家”,他就是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桥吊队队长许振超。

  1950年,许振超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小学开始,他就是班干部、学习尖子。上初中时,他就会组装矿石收音机,是青岛二中科技组的骨干。那时,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要考清华、北大,成为一名科学家。可惜生不逢时,1967年赶上“文革”,初中毕业的他无学可上,大学梦破灭了。

  1974年,24岁的许振超来到青岛港成为了一名门机司机。在那个学习风气十分淡漠的年代,别的工人下了班凑在一起热闹,而他却抱着借来的教材,躲在一边读书、做笔记。因为他肯钻研、技术好,1985年青岛港组建集装箱公司,许振超第一个入选桥吊司机。

  当时的青岛港是一个年吞吐量不到2000万吨的小港,因为规模小,没有被列入当时的集装箱大港名单。由于缺少政策和资金支持,别的港口可以投巨资建码头,买昂贵的进口桥吊,可青岛港只能自己改造老码头,选购价格便宜、技术还不成熟的国产桥吊。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振超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桥吊开出点名堂来。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是许振超的人生格言。很快,肯钻研、能吃苦的他便成了队里的骨干。这时发生了一件事,让他铭记于心。当时他负责开的青岛港唯一一台桥吊坏了,因为桥吊的核心电力系统来自瑞典BBC,厂方上海港机厂对此也束手无策,只能请外国专家。外国专家在青岛港待了12天,收取了青岛港4.3万元的维修费。许振超十分心疼,暗自发誓:一定要学会修桥吊!

  面对高70多米、重700多吨的桥吊,有人觉得许振超是痴人说梦。可许振超偏偏不信这个邪。他像着了魔一样地学习,学机械,学外语,学电气自动化……瑞典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尖端技术,造机器时只给用户一张简图。所以,就连上海港机厂的专家也吃不透这套系统,但许振超却想要用桥吊上的模板倒推电路图。每天一下班,他就揣着借来的备用模板,一头扎进自己的小屋子。用一种近乎痴迷的状态遨游在“模板世界”里。这不仅是对一个人体力、脑力的挑战,更是对意志的考验。他前前后后用了整整四年时间,一共倒推了12块模板,摸遍了青岛港十几台桥吊的电路神经,不仅有瑞典的BBC,还有美国的GE。这不仅在青岛港,在全国也是独一份儿。从此,许振超成了名副其实的“桥吊大拿”。

  许振超经常说“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只有知识改变命运,只有奋发学习才能成就未来。”他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学机械、电气等有关专业,阅读各类书籍2000多册,写了近80万字的读书笔记,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桥吊专家,成功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成为中国港口领先世界的生动例证。

  许振超带领团队先后八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造享誉全球的“振超效率”。他先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作为新时期中国产业工人的楷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

  “不驰于空想、不慕于虚名,踏踏实实劳动、创新”是许振超对“振超效率”精神内核的理解,也是他对大国工匠的完美诠释。

  (本报记者 李娜 整理报道)

作者:李娜

责任编辑:王浩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