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村镇里王皮戏演出场景。
“郭柳沟不害臊,大人小孩王皮调。”王皮调又称王皮戏,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了,是济南市平阴县孔村镇郭柳沟村的民间小戏。2006年,王皮戏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在清康熙年间,朝臣孙司马传授过王皮戏。因戏中主角叫王皮而得名,是流行于冠县、茌平、平阴等地的汉族民间歌舞演唱形式。王皮调最细腻的曲子是“十八调”,人称“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咳”。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剧目是《十八大姐逗王皮》,戏中的主角王皮娶了十八个老婆,称为十八大姐。该剧主要描写元宵灯节,王皮与十八个老婆上街观灯的情景。王皮戏不论是念白、唱词,还是数板,语言直白,简明朴实,通俗易懂,带有大量的平阴口语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因为演出剧目多是喜剧,诙谐又风趣,所以深得百姓喜爱。
王皮戏与其他戏曲不同,在“正戏”开演之前,先以一段“跑灯”作为开场。“王皮跑灯”参与人员众多,场面复杂,结构严谨,独立成章,可视为一个完整的民间灯舞。灯有各种形状与色彩,一般演出有伞灯八盏、花灯八盏。花灯有动物灯、飞禽灯、花卉灯、建筑造型灯、生活用具灯、历史故事灯等。各种式样的彩灯造型精美别致,特别是“伞灯”,以两伞头相扣恰好将蜡烛燃于其中,可上下左右任意拧动,再加上各种彩灯,跑起来五彩缤纷,千姿百态。
70岁高龄的梁广斌是王皮戏的第五代传承人,9岁时就迷上了王皮戏,从1976年跟随第四代传人赵树凤学习表演王皮跑灯开始,每年过年期间梁广斌都会参与演出。随着接手政策理论说唱团,梁广斌开始对王皮戏进行系统性整理,并为其配乐,还紧扣时代主题,创作新的曲目。
王皮戏的下一代传承人——35岁的付茂亮去年正式拜师学艺,虽然时间不长,但他的表演得到了师父的认可。付茂亮正在对以前整理的王皮戏资料做新版整理,加上梁广斌创新的内容,将作为重要的非遗资料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