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故事] 芯子:民间艺术中的章丘芯子
2019-06-14 09:01:17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芯子表演新时报记者郭尧摄
今年元宵节期间,章丘区文祖街道三德范村举办了大规模的民间文艺演出活动,其中“芯子”的表演板块格外吸引眼球。所谓“芯子”,演员用特制的架子抬着由小演员扮演的古代戏曲和民间故事人物在村里巡演,小演员随着锣鼓的铿锵节奏在架子上甩动水袖,翩翩舞动。三德范村“双芯子”、“转芯子”更是独树一帜,曾获国家级民间艺术最高奖项“山花奖”,并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遗项目。
据民间艺人讲述,章丘芯子起源于明朝,是受颤轿的启迪。最早是用假的娃娃来放在轧制的平台或桌面上,让假的娃娃来表演天神,进行驱魔祈福,后来便用了儿童来取代,这种驱魔祈福的过程也演变成了民间艺术。芯子表演的活动时间为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上元节期间。比较受欢迎的表演节目有《青蛇白蛇》、《三打白骨精》、《梁祝》、《王小赶脚》等。每年元宵节期间,章丘的一些村落都会热热闹闹地表演起“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