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同心战“疫” 山大二院援鄂医疗队员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仅24岁

2020-02-18 06:40:52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蔡爽

责任编辑:尹昂
“两代人”同心战“疫” 山大二院援鄂医疗队员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仅24岁

山大二院门诊科主任魏峰涛(左一)与医护人员查房。(于丽娟摄)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在与记者的视频连线中,她回忆起武汉下雪那天,朝着飘雪的窗外唱起《南山南》的场景。她叫常超,24岁,是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131位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她刚脱下防护服走出病区。

  生死召唤,须臾不待。“责任,从来没有感觉这么重大。队员的安全,是我关心的问题。”马承恩是队员中年龄最大的,今年58岁,是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也是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他还有一年多时间就可以退休,本可以守在大后方,但他偏偏是最早报名请缨的一批人。

  “战‘疫’中,不分男女,不分年龄,只要穿上‘战袍’,就是一名逆行的战士。”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领队、医院门诊科主任魏峰涛说。

  穿上防护服与患者交流“靠喊”

  2月7日20时,山大二院接到紧急通知,经过连夜紧急部署,在预备队的基础上,迅速组织了一支由131人组成的队伍。2月9日下午,医疗队飞往武汉,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一个重症病区。

  “到达后的第二天就开始培训,准备接收病人。”马承恩顾不上休息,马上召集医疗队全体队员完成了紧急培训,对负责病区的设置、流程和路线进行了熟悉。他带着大家不断穿脱防护服,熟悉流程。

  “穿着‘猴服’进病区,衣服穿多了容易出汗,穿少了就冷。‘猴服’穿上20分钟就开始憋闷、冒汗,只能用嘴呼吸,否则水蒸气就会布满防护镜。不敢快走、快跑,也不敢大声说话。”这是大多数医护人员的真实感受。

  对于常超而言,也是如此。“行动不便,我和患者之间听不到对方说话,所以要喊,但是说话声音一大就头疼。因为呼吸困难,所以每句话都要简单表达。”在与记者的视频连线中,常超的头发看起来没有异常,长度到脖根。然而,当她撩起头发时记者才发现,她把下半个后脑勺的头发都剃了。“头发长容易被感染,剃了头既能节省时间、方便消毒,也有利于保证安全。”“收治的都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生死攸关,责任大于天。“在这里收治的都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魏峰涛说。2月14日,记者第一次与魏峰涛连线时,他们接到了一个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魏海涛带领团队马上进行抢救。

  连日来,他们共收治了57位患者,其中有13位病危患者,经过救治目前仍有8位病危患者。“有3个患者情况明显好转,近期可能会出院,还有两个患者情况不是很乐观。”魏峰涛坦言。

  2月10日,16位医生、25位护理人员,开始了第一班岗。20:00左右,41名值班医护人员分两批赶往医院待命,23:00左右,正式接收患者。他们按照7人一组的组合,将29名武汉新冠肺炎患者接入病区内登记、治疗、观察。

  由于是重症,监护人无法陪在患者身边,所以护士除了承担打针、喂药、监测生命体征等常规护理任务外,还需要对患者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帮重症患者打水、打饭、了解和解决患者需求、给予心理指导等等。只要他们需要的,我们就要尽全力帮助他们。”常超说,“一个班次下来,好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是常态。”

  马承恩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常年不规律的作息又让他胃病缠身,但是这些依然没有阻止他上前线。出发前,医院为医疗队注射胸腺法欣,提高免疫力,马承恩注射了两次。记者了解到,他的行李箱中,备好了降糖药、胃药等11种药物,其中镇静类药物就有三种。“出发前的晚上吃了2片镇静药才勉强睡了3个小时。但我是重症医学科的医生,这里需要我,我会尽量克服自身的困难。”马承恩说。

  尽管来这里的时间不长,马承恩却深刻感受到医患之间“更像是亲情”,很多患者对山东医疗队的到来充满感激之情。“尤其是听说科主任查房,他们很高兴。”隔着屏幕,记者都能感受到马承恩有些激动,“队长就要承担起责任,要把队员一个不少地带回去。” (本报记者邱天于丽娟)

  迎风逆行谓之勇

  电影镜头里,从火焰中走出来,不回头看身后的爆炸,那叫硬汉。记者眼前的,明知踏前一步是危险,仍义务反顾,这叫勇士。

  她,24岁的年龄,同龄人选择躺在家里刷手机,看着窗外阳光等待岁月静好,她却选择迎风逆行,去往当下最危险的地方。当她朝着窗外飘飞的雪花唱歌时,心里会不会想念远方的家,那个安全的港湾,她原本只需一个迟疑,就能留下来。

  他,还有两年就可以退休,只要四平八稳,凡事以安全为上,断然不会有人提出非议,他却选择率先请缨,离开相对安全的大本营,奔赴火线战场,直面重症患者,用自己的专业之长和勇气担当,扛起全队大旗。

  还有他、他、她和她,隔着防护服护目镜,看不清的一个个他们,写在衣服上的名字,也许看一眼就忘记了,但他们的身影,必定留在很多人心里,这辈子也挥之不去。

  没有穿过防护服,不会知道穿上时的感觉,“护目镜戴上的第一时间,镜片就雾气一片,希望水雾快点凝成滴,再流下来,就能看清了,但这时衣服也被浸湿了。”湿衣服贴身6小时以上,这是每天的“必修课”。

  年近花甲不比当年,就算是医生,也逃不过年老体衰,加上长期作息不规律的职业影响,甚至需要服药才能入睡。明知危险决然向前,带着11种药出征,这份勇敢,让人肃然起敬。

  他们说,看到病人危重让他们心焦,看到病人康复让他们欣慰,其实,在他们眼里,病人没有轻重之分,那都是生命,是不惜自己同样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挽救的生命。他们践行医者初心,他们勇敢迎风逆行。

作者:蔡爽

责任编辑:尹昂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