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头发还好吗?本以为熬过正月就可以理发,结果到二月二还没能如愿。随着复工复产,理发店也逐渐开始营业,终于可以找亲爱的“Tony老师”了。
“体验一下白领的朝九晚五”
3月20日,阿杜所在的理发店歇业56天之后,终于开门了。
店门口贴着两则温馨提示,一则是“本店今日已消毒,2020年3月20日”,另一则是“为了您的安全,实行一客一消毒制度,请安心使用。非常时期,感谢理解。”
100多平米的空间里,理发师和顾客聊着疫情管控期间的经历,传递各种信息。“公司的生意损失了!”“老婆给理的发型简直就是狗啃。”“谁家孩子在武汉没回来……”“火锅店开门了!”
20日上午11:00,济南和谐广场4层全面对外开放,按照规定,阿杜他们18:00下班。“有店员说,我们终于要体验一把白领的工作节奏了,朝九晚五。”阿杜笑着说。他们要经过和谐广场组织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考试,店铺才能开业,“这个考试得真学呀!纸质的,考试不通过还得考。”经过培训,80%的员工已经到岗。
“欢迎光临!”每一个顾客进来,阿杜或者其他店员都会这样说上一句,这是多年形成的习惯。阿杜是店长,老顾客来,他基本上都能记得。不光如此,他还能大概记得这位顾客习惯找哪位理发师。
“哎呦,你还真准时!先找个地方坐下,等我十来分钟。”16:37,一位男顾客进店,阿杜就打了一声招呼。“特殊时期,理完发赶紧走。”顾客说着找了个沙发坐了下来。之后两个人在理发时聊起了现在的商业业态,“我朋友的媳妇,在网上卖货,销量比实体店还翻了一番,还有社区团购,也火了。”这位顾客吐槽了自己的业务开展不顺利,但还是夸赞了一下所有人在疫情期间的“自强不息”和“另辟蹊径”。
虽然第一天开门,但到店的顾客不少,而且接下来两天的时间已经被约满。对于给援鄂医疗队出征时免费理发的事儿,阿杜并没有提及。
一个人的理发店
和阿杜不同的是,理发师天佑的店开在宽厚里北侧一栋公寓里,他是老板。薛珊是天佑的忠实顾客,从早期天佑供职于大理发店,到自己开美发工作室,薛珊一直追随。她说:“我可不敢轻易换理发师,剪不好就是毁了一张脸。”
信任是多年积累下来的,薛珊宁肯近三个月不理发,也要等天佑的工作室营业。3月19日,她终于抽出时间来去剪发,“记不清上次剪头发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那天下了很大的雪。”
其实,3月1日,天佑的工作室就已经开门,“也是申请的,填了不少资料,每个顾客进店之前会经过两次测温登记。”工作室本来有5个人,但是来上班的只有店老板,“淄博的有一个回来了几天,家人嫌吃饭不方便,又叫回去了。”
天佑算了一笔账,从开门营业那天起算,平均每天大概有10个顾客,每天的收入足够支付房租,还有盈余。从开门就一直接收预约电话和微信,这些日子说不上多忙,但也闲不着。
天佑说,最开始营业的几天,有一些男顾客的头发都不能看了,不但长,还不齐,“都是二月二被媳妇剪的。”他说,要是都能在家剪,还要理发师干嘛。
理发,是一门手艺。
2007年,天佑17岁,就已经开始接触理发。如今30岁的他,算是在济南定了居,买了房,有了工作室,有稳定的客源。“几乎不会主动推销办卡,都是老顾客,要办的话他们主动就问了。”
对于一个外乡人来说,在一个城市有这么多人想着自己,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疫情期间,大家都等着我开门,也是一种安慰。”天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