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制:一种文明健康新“食”尚 ——《济南市民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指南》系列评论之二

2020-04-01 06:48:58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董婧

责任编辑:徐逸豪

  今天,你分餐了吗?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我市餐饮业陆续恢复堂食,食客逐渐开始“下馆子”。3月30日中午,在舜和国际酒店荷花厅包间,吕先生与好友小聚。餐桌的公共区域空荡荡的,本该整盘上的菜品,此时被均分成6等份摆在每人面前。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适应这种分餐位上的模式,但还是有很多市民认为这并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疫情当前,分餐制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事实上,分餐制的倡导,早在2003年“非典”期间就被提出,但遗憾的是并未全面施行。而在此次疫情期间,多起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病例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曾经习以为常的“共餐共食”会带来细菌、病毒以及巨大的感染风险,“舌尖上”的防疫非常重要。所以,此次《济南市民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指南》中倡导普及分餐制,鼓励就餐使用公筷公勺,恰逢其时,势在必行。
  在传统饮食习惯中,一家人围桌而坐,举箸共食,其乐融融,而且从日常居家饮食到节庆宴席、亲朋来访,大多如此。不过,这种共餐习俗虽然满足了我们对食物多样性的需求,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存在不小的卫生隐患。根据世卫组织统计,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在聚餐、会餐、共餐中,一盘菜被好几双筷子夹来夹去,病毒、细菌就可能在就餐者之间传播,比如幽门螺杆菌、感冒病毒等都可能在夹菜时不经意间传染给他人。
  而分餐制将食物分到每个人的餐具中,各人独自用餐,这样做可以定量取餐、按需进食,既能减少浪费又能避免交叉感染。有人可能会说,老祖宗留下来的饮食习惯不能改、也不好改。可殊不知,分餐制恰恰就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据史料记载,早在周代,分餐制就已经广泛存在。周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许多历史壁画也描绘了一案一人、分餐而食的场景。我们所熟知的“鸿门宴”“举案齐眉”的故事,也是分餐制的例子。所以说,分餐制并非西方人专利,也并不违背中国传统文化。
  更何况,这次疫情让传统桌食、堂食的弊端显露无疑。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也应该养成文明卫生的用餐习惯,分餐而食既健康卫生又文明有礼。3月16日,山东率先发布了全国第一部餐饮业分餐制省级地方标准,倡导全省餐饮行业实行分餐。现在已经恢复营业的餐饮店都在积极响应倡议,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改变一种生活习惯,并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所以即便一下子做不到完全的分餐,先从使用公筷公勺开始,也是一种进步。
  文明城市,首先是文明餐桌;健康城市,首先是健康习惯。分餐,分的是菜品,而不是“分爱”,更不会让亲朋好友觉得“生分”。要知道,为自己也为他人的身体健康着想才是最实在的关爱,如果因为聚餐而感染了病毒、传播了疾病,那才是既伤身体又失人情。所以,分餐而食,隔离的是细菌不是爱。让分餐制成为一种文明健康新“食”尚,不妨就从下一顿饭做起,为美味佳肴多准备一双公筷一个公勺,为每个人准备一套餐具,我们一起分餐吧!

作者:董婧

责任编辑:徐逸豪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