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刷盘刷碗、扫地拖地、整理床铺、清洗衣物……近日,居家学习的济南市盛福实验小学学子,主动做起了家长的徒弟兼小助手,成为一名劳动小能手。近年来,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越发受到我市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各学校纷纷把劳动教育和学科教育相结合,不仅给了孩子们更多的劳动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懂得了劳动的价值所在。现如今,根据教育部的最新规定,劳动教育课将成为大中小学的必修课。
战役期间劳“疫”结合 为孩子制定家务劳动任务清单
“妈妈,今天我来帮你做家务!”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寒假中,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019级2班组织开展了“我是生活小主人”展播活动,根据孩子年龄阶段和成长特点,班级精心设计了独自洗漱、洗叠小衣物、整理书包、分类整理玩具、扫地、饭前帮父母摆碗筷、饭后帮父母收拾桌子、洗水果、用水果招待客人8个方面的家务劳动任务清单,并通过征集照片视频、开展线上交流等方式,集中展示孩子在家劳动表现,鼓励孩子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孩子们在家长指导下,对照家务劳动任务清单主动学习整理家务、积极开展家务劳动。有的帮助家长择菜;在父母协助下学习做饭、大秀厨艺;有的自己叠衣服整理书包;有的坚持每天扫地刷碗、自己收拾小书桌小书架,大家的劳动一板一眼、有模有样。
而在3月8日,“宅”家学习的济南旅游学校学子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以自己的方式向“女神”妈妈致敬,让妈妈们倍感温暖。买菜、洗菜做饭、整理家务、清理垃圾,给爸妈端茶倒水、叮嘱爸妈注意饮食……看似简单的一日生活,却让学生们在劳动中懂得了劳动的意义,在忙碌中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其实,这只是战“疫”期间,济南学子们参加劳动活动的一个缩影,为充实和丰富孩子们延长的假期生活,培养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习惯和能力,不少学校都开展了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活动,其中不少活动收到很好成效,赢得了家长一致好评。一些家长更是建议学校形成长效机制,通过微信群、班级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展示孩子们在家劳动的点点滴滴。
“在当下全民战‘疫’的特殊时期,也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时机。”对于疫情期间学校对孩子们进行的劳动教育,有专家表示,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广大医护人员、公安干警、人民解放军、社区干部、公益志愿者,不仅是最值得敬佩的逆行者和坚守者,更是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奉献者和担当者,他们正是每一个孩子学习的榜样。
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需加强顶层设计全员参与
近年来,我市不少中小学都纷纷积极开展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活动。去年6月,正值中考期间,济南回民中学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了一场以“劳动”为主题的特殊实践活动。高二年级的10名学生志愿者协助物业老师整理排列遮阳棚、安放座椅;在南操场,清扫枯叶,洒水拖地,彻底清理,使绿树成荫的校园更加洁净凉爽;在考生及家长服务中心,学生们还将校刊、校报整理到位,为来到服务中心纳凉休息的家长引导就座、端绿豆汤、送上报刊。活动中,他们不仅感悟到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更增强了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而在今年1月,纬二路小学2015级2班七彩雏菊中队的孩子们也在学校“成全每一个生命”的办学理念下,发起了“冰封的单车,我来温暖”的爱心义工活动。
孩子们戴好帽子和手套,拿好铲子和扫帚,走上街头,寻找冰封的单车,仔仔细细擦干净,排整齐。“学校和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好好学习,长大了为人民服务。经过这次活动,深刻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学生石子轩说。
“近年来,槐荫区不少学校不仅一直注重孩子们的智育和德育,同时也一直在开展积极有效的劳动教育,致力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槐荫区教体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周秀琴看来,劳动教育不是一个“点”的事,而是一个“面”的事,从学校角度而言,需要全员化的参与。“一般而言,综合实践课主要教给孩子们的是劳动技能,而道德与法治课则偏重于情感方面的教育。我认为今后要做的一大重点,便是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周秀琴表示,下一步,她将与区内各学校相关负责人共同研讨进一步开展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加强学校顶层设计,争取将劳动教育更加优化。
开展劳动教育不是“一蹴而就”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努力
早在去年,山东大学便启动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今年2月,校长樊丽明在调研学生工作时指出,要以校内“三助”、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为主要抓手,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据介绍,下一步,学校将推进《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落实落细落地,坚持立德树人,推动思政工作体系与学科、教学、教材、管理等体系相贯通,加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等工作的协同联动,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建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考核体系。
“《意见》发布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相关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进行了学习,一起研讨《意见》精神的领会和落实问题。”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曲文弘告诉记者,以前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之一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具体落实时注重的主要是劳动技能的培养。但在此次《意见》关注的重点中,提高学生劳动技能水平的任务其实相对而言是放在其次的,在当前社会形势下,顶层设计所更加关注的是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教育方面。
据悉,在本学期延期开学期间,配合市教育局“空中课堂”总体部署,市教研院组织骨干教师为学生开发建设了丰富的学习支持资源。截至目前,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就已提供了131节课程资源,其中半数以上是与劳动教育直接有关的。“我们注意到,《意见》前所未有地将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明确区分。按照这一区分,原先在学校劳动教育中比较关注的诸如洗衣、做饭、整理家务等技能,其培养将主要是家庭的任务,是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学校在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将是在孩子们已掌握的劳动技能基础上,以任务驱动、项目学习等方式,引导他们感悟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为此,各学校要深入领会并贯彻《意见》精神,高度重视劳动教育,通过具有学校特色的相关课程设计与实施,提供更多亲历体验的机会,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激发劳动兴趣,并从中深刻理解分工、责任、感恩、珍惜以及创新、合作等的重要意义。”
曲文弘称,目前,他们已经着手准备开发一些课程资源和优质案例,希望能为各学校下一步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必要的资源框架,引导《意见》在一线实践中的落地实施。“劳动教育从全社会的层次上需要重新审视并加强,这绝对不是仅仅因为学校教育方面出现了问题。事实上,《意见》的最大意义,在于将劳动教育视作为家庭、学校、社会多个层面需要共同努力的新使命。”
而对于将劳动教育课列为必修课,不少家长都表示赞成。“如今的孩子太缺少劳动锻炼了,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无论体质还是意志,经不起一点儿风吹雨打。”“可别小看劳动,它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更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苦过累过,才懂得生活的不易,才能理解他人,才会善待自己。”在不少家长看来,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对孩子来说,在劳动实践中,可以掌握劳动知识、收获生活技能,此次《意见》发布十分必要,“与德智体美相比,劳动教育受重视的程度一直不高,我身边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什么家务都不让孩子干,这显然是有一定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