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吃团圆饭
“家乡的糖醋鱼,最香!”4月16日中午,平阴县安城镇南栾湾村,解除隔离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鄂护士赵庆民吃上了迟到83天的团圆饭。熟悉的味道,思念已久的家人,这一刻,赵庆民从头到脚都是浓浓的幸福感。赵家是个热闹的大家庭,三代从医,家族中共有7位医务工作者。
赵庆民的父亲赵吉兴、叔叔赵吉旺都是共产党员,赵庆民本人也火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疫情期间,一家人奋战在一线,尽显医者本色。
父亲52天没主动联系他却天天盯着武汉的新闻
“上一次爷俩见面,还是3个月前。”
15日解除隔离,16日中午到家——赵吉兴早就把赵庆民回家的时间背得滚瓜烂熟。一大早,他一边在南栾湾村卫生所忙碌,一边等待儿子归来。
农历腊月二十八那天,赵庆民把小孩送回老家,便回到医院值班。就连除夕夜,一家人都没有机会吃上一顿团圆饭。到了2月8日,赵吉兴接到了儿子主动“请战”出征武汉的消息。
儿子支援武汉,赵吉兴全力支持。他说,赵家从自己的父亲起三代从医。医者仁心,自己又是党员,国家有需要,医务工作者就应当冲在一线。
在赵庆民支援武汉的52天里,赵吉兴从未主动给儿子打过一通电话。他说自己不清楚赵庆民的工作时间,怕打扰儿子工作;再者,担心电话打多了儿子会牵挂家里,工作分心,索性不与他联系。可是骨血情深,赵吉兴又怎能不牵挂儿子。每天晚上下班后,他会第一时间打开新闻频道,专门收看武汉的消息,看到疫情一天天好转,心里就会踏实些。当然,赵吉兴更希望能在电视机中找到儿子的身影。
儿子在“前线”,赵吉兴的心情还是比较平静的。因为他知道,那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使然。可是在新闻中看到武汉人民鞠躬感谢医务人员,赵吉兴绷不住了,掉下了眼泪。一则感慨于医务工作者的辛苦付出,心疼儿子;二则被武汉人民震撼,“即便自己遭受苦难,依然不忘感恩,实在值得尊重。”
赵吉兴一边诉说对儿子的想念,一边不断看着时间,计算着儿子大概还有多久才能到家。
同在南栾湾村卫生所工作的赵吉旺也有些激动。“从小看着庆民长大,他是一家人的骄傲。”这次赵庆民平安归来,他特意准备了一个大红包,表达自己的心意。
儿子说“眼里进了沙子”父亲说“总算放心了”
中午12点左右,那个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了。
赵庆民身穿援鄂医疗队队服,身上别着山东医疗队的标志。赵庆民6岁的儿子正在南栾湾村卫生所门前玩耍,最先看到爸爸,跑着扑了上去。或许由于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孩子已十分懂事。他亲吻着爸爸,眼里瞬间涌出泪水。赵庆民问儿子怎么了,儿子说,眼睛里不小心进了沙子。
赵吉兴听到屋外的动静,赶紧跑了出去。不善表达的父亲总是把爱藏在心里,他笑着对赵庆民说,“回来了。”反倒是赵庆民大方回应父亲,“来抱一下吧。”祖孙三人拥抱在一起。赵庆民说,“长这么大,也没正儿八经跟老爷子拥抱过。”父亲的爱是深沉的,赵吉兴平日里总是教导儿子国家大义和医者使命,可是看到儿子回家的那一刻,他不断地喃喃道,“放心了,这回我总算是放心了。”
赵庆民向父亲分享了自己驰援武汉的经历。医院里有一位60多岁的徐先生病情危重,难受到放弃进食。赵庆民见安慰已经起不到效果,便严肃地“逼迫”他好好吃饭,徐先生终于主动进食。徐先生感觉到,这个小伙子是发自内心地关心他,希望他能早点好起来。于是,第二天服药时,徐先生主动对护士说,“请让昨天那个小伙子帮我拿药,我最相信他。”
赵庆民亲吻儿子
赵吉兴也给儿子讲述了村里的防疫情况。疫情期间,南栾湾村没有确诊和疑似病例,但有几位村民从武汉打工回来。村民付先生从武汉一回村便被隔离,没有储备足够的粮食。隔三差五,赵吉兴就会给他送些泡面火腿肠、蔬菜肉蛋。付先生胃病犯了,也是赵吉兴主动去为他送药。
疫情期间,父子俩都践行了医者责任。
他还有一个心愿成为一名党员
盼望了3个月,团圆饭终于开席了!赵吉兴早早在饭店订了一桌菜,“赵庆民喜欢吃辣,给他点个水煮肉片,还有这个毛血旺,也是他喜欢的。”一蔬一饭,皆凝聚着父亲的爱。
传承自父亲的衣钵,赵吉兴兄妹3人集体从医,赵吉旺的妻子也是一位村医。赵庆民已经是家族第三代医务工作者了,他的妻子在滨州医学院工作,赵吉旺的女儿则就职于济南市区一家医院。疫情期间,一家人均奋战在一线。
从武汉平安归来,与家人团聚,赵庆民算是了了一个心愿。眼下,他还有一个心愿。驰援武汉的第一天,赵庆民就写下入党申请书。那一刻,他的内心满是医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希望能像父亲和叔叔一样,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