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决战进行时】脱贫攻坚趣闻 两个“张奶奶”的脱贫故事

2020-04-22 11:17:10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朱虹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脱贫攻坚趣闻 两个“张奶奶”的脱贫故事

  张桂英老人和小女儿在新房里话家常。

  张桂英,86岁,莱芜区和庄镇和庄村村民——

  告别土坯房 住上四合院

  还有十来天,就是张桂英老人的86岁生日了。这几天,老人特别高兴。一吃过早饭,老人就拿起块抹布,准备收拾家里的卫生。可是,面对崭新的房屋,洁净的地板,明镜似的窗玻璃,老人实在找不到该收拾的地方。

  闲不住的老人索性搬出一篮子花生,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开始剥起花生来。阳光透过窗户,晒在老人身上,暖暖的,很温馨。

  “俺是真没想到,老了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张桂英老人笑着说。

  张桂英老人现在住的房子是一套百余平方米的小四合院。朝阳的大北屋不仅设计了客厅、两间卧室,还有内置厨房和厕所。这在城里很常见的布局,在当地农村却是很稀少的。

  可就在去年,老人的生活还不是这番模样。一间又矮又黑的小西屋,一张和房子一样老旧斑驳的桌子,就是张桂英老人的家。北屋的土坯墙有倒塌的危险。老人就从北屋搬到了西屋住。“利奇马”台风肆虐的那一天,老太太在屋里睡觉,村委几个工作人员却揪心地在她屋外守了一夜。

  “这种房子不能再住了。”村“两委”工作人员多次劝说老人,告诉她上级有贫困户危房改造的政策,有资金补助。可老人就是不同意。“我还能活几年?糊弄着住就行。”张桂英老人说。其实在她的心里,却有另外的盘算。“家里这几个孩子年龄也都不小了,让谁操心都不合适。而且工钱老贵了,能省一点是一点吧。”

  子女们提议让老人搬去和他们一同生活,可老人觉得一个人住惯了,跟谁住也不方便。去年,几个孩子一商量,最终决定,听从村委的建议,把老房子拆了,原址重建。由小儿子出钱建房。房子建好后,小儿子一家和老人一起生活,方便照顾老人。

  去年6月,老房子被推倒重建。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一套小巧精致的四合院就建成了。按照有关贫困户危房改造的政策,张桂英老人这样的重建房,享受到了2.5万元的资金补助。

  张洪兰,95岁,莱芜区和庄镇啬泉村村民——

  不用出屋门 吃上自来水

  4月18日,莱芜区和庄镇啬泉村,村街小巷上,随处可见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95岁的张洪兰老人颤颤悠悠地从1米多高的门台上一阶一阶地走下来,去大门外询问施工队工程进展情况。“施工完了,自来水就能通到屋子里,到时候我不用出屋门,也能吃水做饭了。”事儿不大,却是张洪兰老人多年未了的心愿。

  张洪兰老人是村里的贫困户,自己一人居住在一座老旧的房子里。一级一级的大青石台阶透露出房屋本身的历史味道。屋内,一大一小两个水缸,里面盛满了水。这是老人听说村里要改自来水管道,会断水两天,提前接好的。这两缸水,是老人提着一个小水桶,到台阶下院子的自来水管道处来回很多遍慢慢接满的。

  什么时候屋里也能安上了水管子,一拧开水龙头就有哗哗的自来水啊。张洪兰老人在心里默默想了很多次。

  眼下,啬泉村正在进行农村饮水安全攻坚行动,老人的心愿马上就能实现了。村里的自来水主管道是2010年铺设的,经过十年的腐蚀侵浊,很多地方已经出现问题。更换新的自来水管网,让家家户户吃上自来水,是村里一直有的计划,可是实施起来却不是很容易。一方面,村里资金不足,没钱干大事,修修补补还行,更换新管道投入大,负担不起。另一方面,很多村民担心一改造自来水,会像周边一些村一样,造成个数月的停水问题,到时会影响正常用水,所以也不太支持。

  去年11月份,全省决定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计划从2019年开始,利用两年时间,在保障贫困人口有安全饮水的基础上,全面彻底解决好农村地区饮水不安全问题。啬泉村抓住这一机遇,全力推进自来水改造工程。

  为了不影响全村正常用水,村里施工采取了分段施工的方法,修到哪一片,哪一片停水。施工队全员突击,加快工期,确保在两三天内铺设完片区内的自来水管道。

  普通村民的自来水管道是直接接到院子里,可对于24户贫困户的饮水问题,村里则是做了详细打算。“村里出钱,把贫困户的自来水直接安到屋子里,这样也更能方便他们的生活。”村党支部书记孟庆锋说。有了村里的承诺,张洪兰老人再也不用费力地一点点提水了。

  记者点评

  脱贫攻坚不能松劲

  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困难群众的收入水平有了提升,自主脱贫能力得到提高,出行难、看病难、吃水难等普遍问题得到了解决,住房安全等有了保障。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都有了明显改善。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越到最后紧要关头,越应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并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它的成功源于前期党委政府、各级各部门所做的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脱贫摘帽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要想真正稳定脱贫,必须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既要“控增”,又要“防返”,通过发展长效扶贫产业,建立起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防止脱贫人口再返贫。

作者:朱虹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