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博士论文首试线上答辩,闯关博士坦陈“新路”—— 最怕网络“卡壳”,提前录音频当备份

2020-04-27 10:34:36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新时报记者曹莫

责任编辑:徐逸豪
山大博士论文首试线上答辩,闯关博士坦陈“新路”—— 最怕网络“卡壳”,提前录音频当备份

  高翔正在答辩(本版照片均由受访者供图)

山大博士论文首试线上答辩,闯关博士坦陈“新路”—— 最怕网络“卡壳”,提前录音频当备份

  高翔论文答辩过程中,答辩秘书为他和导师隔空合影。

  高校延期开学期间,“上线”的不光是专业课程,一些高校将毕业生答辩也搬到了网上。近日,“线上答辩是什么体验”的话题还冲上了微博热搜榜。据了解,包括山东大学在内的全国多所高校已进行了一拨“云答辩”,不少答辩人表示,在技术上“云答辩”需要做的前期准备更多,但答辩时的心态比传统面对面交流要相对放松一些。

  首位答辩博士生提前半个月做准备

  3月11日答辩日当天上午,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生高翔才得知自己是全校2020届毕业生中第一个“云答辩”的,本来已准备得不错的他突然有点紧张,“怕中间出什么状况”。

  线上答辩半个多月前,高翔就接到了通知。相比传统的线下答辩,他需要在软件、网络等方面做很多准备。他和导师、答辩秘书多次沟通,设想了很多答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他说,与传统答辩相比,“云答辩”受网络影响较大,如果出现网络不稳定等突发状况,将严重影响答辩进程和效果。

  “答辩秘书老师给我发了一些其他高校进行线上答辩的案例,在准备答辩PPT的基础上,我还录制了讲解音频,如果有专家断网,就及时发送有声PPT过去,让流程不中断。”高翔说,这段音频他录了好几遍,几乎每一遍都会修正一些细节。经过前期细致的准备,正式答辩时,他设想过的问题都没有发生,过程很顺利。

  虽然答辩挪到了线上,但其严肃性及有效性一点不亚于现场答辩,各项流程都须尽量还原。在专家讨论环节,为保障私密性,答辩人和旁听学生还须暂时退出视频会议,待答辩结果出炉后,答辩人再重新进入会议室。最终,高翔精彩的表现获得了5名答辩委员会导师的认可,论文通过答辩,获得优秀,导师们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表决投票,全票通过“建议授予博士学位”。

  作为山大首位“云答辩”的毕业生,高翔的答辩经历树立了一个“样板”。他认为,最大的挑战就是网络问题,建议以后答辩的毕业生一定要熟悉软件操作,找好录屏、录音工具等。“如果断网,可以靠开热点的方式补救;还可以找别人帮忙录屏,同时记录答辩委员会意见,以防万一。”他介绍,由于需要留存合影资料,答辩秘书还用相机对着屏幕让答辩成员进行了隔空合影。

  为保证环节衔接流畅答辩秘书线上线下忙活

  今年2月下旬,山大研究生院发布了《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分类指导的措施。其中,对于3月批次授位的研究生,根据本人意见,可组织远程视频答辩,也可延后到6月份批次一并组织答辩。

  山大生命科学学院博士毕业生王树彬就是自主选择了线上答辩。“如果没有疫情,我的答辩原本就是这个时候进行,因为跟就业单位已有协议,如果推到6月份会对工作有影响,我便和另外两个相关专业的同学一起参加了这次线上答辩。”

  与高翔类似,令王树彬最紧张的也是网络问题。“老师推荐了几款视频会议软件,还指导如何录屏。”他说,PPT的音频他录了四五次,总怕不能全面阐述自己论文的内容,完善了一遍又一遍,不过正式答辩时网络未出状况,这版音频也没“派上用场”。

  为保证答辩过程顺利,答辩秘书工作的衔接也至关重要。山大相关通知要求,以远程视频的方式组织答辩也须保留影音资料,如果是传统答辩方式,用摄像设备录制现场情况即可,但答辩移至“云端”,就要通过录制屏幕的方式保存资料。生命科学学院担任答辩秘书的教师权太勇说,进行多手准备是他们在“云答辩”中总结出的经验。除了让导师和答辩人提前熟悉视频会议软件,影像资料保存也是重要环节,因为录屏软件选择的问题,这次的答辩还出了点“小插曲”。

  “这次参与答辩的有3名博士,全部下来时长要四五个小时,我们选的软件录屏有时间限制,2小时就中断了。”权太勇说,这是答辩前没预料到的,好在他让每名答辩人分别在自己的环节录了屏,最终完成了留取视频资料的任务。“以后可以考虑将每名答辩人的过程分别录制,并让多人同时录制,确保不因设备和软件问题影响答辩。”他说,除了前期准备,答辩期间他还要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和电话等渠道,保障答辩各个环节衔接顺畅,线上线下一起忙活。

  心态比传统答辩更放松毕业生吃下“定心丸”

  线上和线下答辩的区别,除了空间、形式的不一样,还有哪些不同?山大多名完成“云答辩”的毕业生表示,他们经历过线下预答辩,也与同学或师弟师妹进行了多次线上模拟答辩,对答辩流程和论文内容都较为熟悉,面对屏幕答辩的心态比现场答辩要相对放松一些,紧张的原因主要是担心网络问题。

  虽然“云答辩”基本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在特殊防疫时期有一定的优势,也能保证答辩整体效果,但也有导师和答辩人认为,线上答辩的互动交流不如传统答辩充分。山大法学院教授张式军前不久曾担任过答辩导师,他表示,线上答辩局限于一块小屏幕上,导师对答辩人的观察了解不足,互动性相对弱一些,在导师提问环节,追问的问题可能不如现场答辩充分。高翔也觉得,线上答辩的沟通环节相对较少,不过导师的问题也能直指要害,影响并不大。

  除了论文答辩,疫情期间,毕业生心理也是学校关注的重点。山大研究生工作部工作人员介绍,近期一些毕业生出现了焦虑情绪,设立“云答辩”,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学校保证学生顺利毕业和就业,为学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协调各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开展心理疏导、就业需求调研等工作,对毕业生进行毕业教育;并协调用人单位线上招聘,统计分析未就业毕业生意向,分类指导、精准服务。有的学院还开展毕业生心理压力疏导和公益讲座,帮助学生进行朋辈帮扶。

  记者了解到,驻鲁高校中,中国石油大学也进行了博士生学位论文线上答辩,而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济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驻济高校几乎还没有在线上举行正式答辩的,但山东建筑大学等高校部分专业在网上举行了毕业生论文预答辩。据媒体报道,全国范围内,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不少高校已将今年研究生毕业答辩形式改为线上答辩,武汉大学甚至明确本科生答辩也移至线上进行,面对这个新事物,不少毕业生觉得新鲜、紧张和兴奋,“线上答辩是种怎样的体验”的话题还上了微博热搜榜。

  不少“过来人”网友表示,“云答辩”没那么紧张,有网友说,线上答辩“摄像头范围有限,可以写一些东西”“有PPT看不到老师的表情,挨骂也不尴尬”“问到不懂的就假装网络‘卡壳’”……不过,也有网友“温馨提示”,不要在问题不会的时候装作网络“卡壳”,“听说这样的同学就要二辩了”。

作者:新时报记者曹莫

责任编辑:徐逸豪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