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总书记嘱托 书写新时代答卷】当幸福来临 不再难以置信

2020-05-26 06:18:07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冯经伟 万京华 张龙 刘阳

责任编辑:卢卫美
【牢记总书记嘱托 书写新时代答卷】当幸福来临 不再难以置信

  随着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作的推进,济南黄河滩区60万群众的生活迎来巨变。 (本报记者张一摄)

  编者按 不负殷殷嘱托,唯有砥砺前行。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亲临济南视察,进车间、访农户,心系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勉励自主创新、新旧动能转换,为济南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两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揽全局,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落实,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抢抓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在济南交汇叠加的千载难逢机遇,强化省会担当,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取得崭新成就。

  今天起,本报推出“牢记总书记嘱托书写新时代答卷”大型全媒体报道,循着总书记在济南视察期间进车间、访农户的坚定步伐,倾听基层干部的声音,记录和呈现两年来在这片热土上发生的一个个动人故事,展示济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新探索、新实践、新作为,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谋划发展,趟出路子、当好引领、作出示范,真正把省会经济“龙头”扬起来,书写新时代济南最美最精彩的答卷。

  “我们做梦都没想到有这样一天,搬出祖祖辈辈居住的泥巴石头房子,搬入带电梯的新楼房。”2019年9月29日,济南市首个整建制搬迁的黄河滩区搬迁社区平阴县东阿镇“和苑社区”举行搬迁入住仪式。抱着蹒跚学步的小孙女来到新家的那一刻,桃园村村民周长军还是觉得幸福得“有些难以置信”。

  刚拿到钥匙,周长军就往家里运了崭新的沙发、茶几,客厅一尘不染,与从前的平房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新房里,有两样东西最为显眼,一是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地准备的五星红旗。二是客厅墙上周长军亲手挂上的一幅书法作品,那是他自己作的一首诗:“恰逢国庆喜乔迁,走出滩区天地宽。感谢主席习近平,脱贫路上好梦圆”。面对大家的夸奖,周长军很不好意思,忙说这是自己和几位村民一起想出来的,“大家都很激动,都觉得这辈子还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就是感谢国家,感谢政策。”

  始终牢记“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就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是一项惠当前利长远的重大民生工程,不仅承载着中央对山东的重托,更承载着60万滩区居民长久以来的“安居梦”“致富梦”。

  自和苑社区成为济南市首个整建制搬迁的黄河滩区搬迁社区后,平阴县安城镇黄河岸边的辛庄村也在今年1月5日拉开了9个黄河滩区迁建试点村搬迁的序幕。最近这几天,平阴县玫瑰镇6个地处黄河滩区的村民也开始陆续向新社区搬迁。外山村“两委”还特意将村民过去储存粮食的陶缸收集起来,为今后发展乡村旅游备用。到今年年底,济南黄河滩区60万群众的生活状态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

  日子越过越好的还有那些住在城中村几十年的群众。2019年10月20日,莱芜高新区南连河村151户居民喜迎回迁,每户居民分到了两套回迁房。“多亏了党的政策好,没有好政策,我们老百姓这辈子哪能住上这么宽敞明亮温暖的新房子,过上这么舒心的好日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加瑜感慨地说。

  去年以来,莱芜高新区先后完成北孝义、中陈家峪、上陈家峪等村居的拆迁任务,正在推进孝义楼村的安置楼房建设,完成南连河、北连河、冯家林3个村的安置房分房,400余户群众得到安置,全区94%的城中村已完成拆迁,70%已建设完成。

  过去两年,济南没有丝毫放松拆违拆临的硬要求。随着工作推进,违建越来越少,杆线和楼顶标识越来越规范,市民身边的口袋公园越来越多,泉城的天际线越来越清朗开阔。在市中区乐山小区,居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是——拆违拆临后,腾出来的空地如何利用。杆石桥街道按照“拆、清、建、铺、疏”的思路,将小区内违建悉数拆除后,在小区道路两侧栽上绿植,道路中央也设置上隔离栏,新建小广场6个,打造各类花坛和微景观33处,不但有效改善辖区环境,也为居民提供健身休闲好去处。

  一拆一建,拆了违建,建起民心。在环境改善的同时,小区硬件设施也同步“升级”,太阳能灯、便民报箱、无障碍设施、游乐设施纷纷“上岗”。此外,乐山小区在整治中引入“庭院社区”的概念,每几栋楼前开辟一块空地,种上绿植景观,放上石头桌椅,可以让居民晚上出来聊天、休闲、乘凉,就像在一个庭院里悠然自得地生活。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槐荫区为例,该区每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均在75%以上,全区上下用“四个槐荫”建设回应群众诉求与期盼,书写城市发展新篇。过去一年里,槐荫更“暖”了,13个省、市级棚改项目和81个老旧小区整治项目强力推进,3779户拆迁居民入住新居。城市更“畅”了,新修道路17条、50公里,打通6条断头路、瓶颈路。城市更“净”了,创新建立区领导带队24小时全天候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长效机制。乡村更“美”了,打造了7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9个省级美丽乡村和齐鲁样板示范区。全年民生投入32.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7.3%,解决各类民生问题1700余项。

作者:冯经伟 万京华 张龙 刘阳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