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通 泉城的靓丽底色 ——济南交警打造“共治共享”交通品牌纪实

2020-05-27 09:33:55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文明交通 泉城的靓丽底色 ——济南交警打造“共治共享”交通品牌纪实

  文明,为城市赋能添彩;城市,携文明阔步前行。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气质,这种气质或源自悠久的历史,或根植于时代的焕新巨变。

  在泉城济南,斑马线上、红绿灯前的文明礼让,社会车辆对急救车辆的主动让行,“车让人、人快走”的路口契约精神和规则文化,正在成为每一名交通参与者的自觉行动;

文明交通 泉城的靓丽底色 ——济南交警打造“共治共享”交通品牌纪实

  形成社会参与共治路口管理秩序打造具有济南特色路口规则文化

  “共享车位”风生水起,蹚出一条静态交通管理的“新路”;

  “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有声有色,实现法律效果、整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文明路口管理则邀请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和文明单位志愿者加入文明交通服务队伍,持续推进“文明示范路口认领活动”,着力构建“文化自律引领、科技支撑执法、多方参与共治、秩序塑造文明”的路口文明交通创新模式;

  ……

  不知不觉中,文明交通已内化为这座城市的底色,展现在举手投足之间,让泉城济南更具人文情怀,成为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全国文明城市和“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助力。

文明交通 泉城的靓丽底色 ——济南交警打造“共治共享”交通品牌纪实

  经十路舜耕路路口现场督导交通劝导

  “城市的发展不能只追求‘速度’,更要注重‘文明’和‘温度’。城市的核心是人,我们对于城市交通治理的创新探索,最终目的就是要让生活在泉城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曹凤阳表示,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突出贡献单位,济南交警始终以创造品质交通、文明交通为己任,努力用交通文明引领和推动城市文明建设。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主动巩固文明交通创建成果,坚持规范路口秩序,固化文明习惯养成,通过明确规则倡树守法精神,通过参与共治实现长效治理,打造规范管理样板和城市文明窗口,擦亮以“共治共享”为标志的文明交通品牌,向全社会撒播文明的种子、传递为民服务的执法温情,全力打造文明、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

  “车让人、人快走”让城市交通更和谐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市民的文明素质,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就是最可靠、最有保障的长效机制,2019年《济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出台,为这一长效机制的运行提供了有效法规保障。当人与人、人与车、车与车在路口不期而遇时,遵守规则,敬畏生命,各行其道,安全出行,才能不断提升交通文明,才能展现一座城市的风貌人情。

  4月26日,一次教科书级的“文明让行”场景在济南街头再次上演。当天晚高峰时段,一辆拉着危重患者的急救车被堵在公交车道上。济南交警巡逻发现后主动提供帮助,无数司机在听到警笛后也主动避让,在拥挤的道路中为急救车让出一条“生命通道”。5月20日,在经十路纬十二路路口,绿灯亮起,市民陶先生自南向北匆匆小跑过路口,经过礼让的车前,他还摆了摆手表示感谢。从最初“车让人”的礼遇,到如今“人快走”的习惯,这是众多市民近年来对城市路口变化的最大感触。

  让道路通畅是每位驾驶人的义务,遇到执行紧急任务特种车辆,社会车辆主动为生命让路、为善意开道;遇红灯时,行人驻足耐心等待;通过斑马线时,驾驶员轻踩刹车善意礼让,行人则心领神会快速通过,这样的礼让在济南已成常态,斑马线上“车让人、人快走”的和谐通行模式,已成为我市道路交通的一道靓丽风景。

  促进文明行为事关广大市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个城市重要的软实力。如今,在济南,见到急救车主动避让的司机越来越多,全市“闻笛而动”的文明氛围逐步形成。

文明交通 泉城的靓丽底色 ——济南交警打造“共治共享”交通品牌纪实

  “一盔一带”行动

  斑马线前的礼让文明是城市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留给外来客人最直观的印象。为此,济南交警高度重视这一城市文明中的细节,将“礼让斑马线”作为路口秩序整治中的一项重点任务常抓不懈。现在,交通出行礼让已经成为了济南人日常文明行为的一部分,司机在斑马线前自觉停车礼让,行人和非机动车自觉快速通过路口并对司机致以感谢,这样温暖的场景在济南街头早已司空见惯。

  正是这些温暖的场景,不仅提升了市民素质,也让外地游客纷纷赞扬,强化了城市的吸引力与包容性,为济南加快实现“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文明基础。

  形成社会参与共治的路口管理秩序

  “今天‘配送’的是交通安全。”

  5月15日,济南交警联合外卖骑手志愿者在经二路纬二路路口、经四路纬二路路口、经七路纬二路路口等全市8个重点路口、路段开展交通安全出行联合劝导活动。在经七路纬二路路口一位交警正在维持交通秩序。一位老人左顾右盼,缓缓迈步向前,打算从斑马线外抄近路穿过马路。见此情形,一位在路面执勤的外卖小哥快步上前,及时叫停老人。经过耐心劝导,老人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危险性,向其表达了歉意,并被安全送至附近的斑马线上……“请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不远处,另一名参与志愿服务的外卖小哥正在路口执勤,其间不断讲解着文明出行礼仪,并为路过行人宣讲普及“一盔一带”安全常识,让文明出行意识深入市民心中。

文明交通 泉城的靓丽底色 ——济南交警打造“共治共享”交通品牌纪实

  “共享车位,让城市更文明”活动启动。

  对于路口秩序整治等文明交通创建工作,济南交警很早就认识到,在日益紧张的城市生活节奏下,交通参与者往往以“争分夺秒”的姿态出现在道路上,单纯依靠宣传教育或执法管理等单一层面发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全部交通参与者纳入文明交通创建工作当中,一体指挥,分工协作,形成常态长效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2017年5月,济南组织召开全市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会议,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联合下发《济南市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各区县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高等院校积极参与到交通秩序整治中来。

  2019年8月,由市文明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市快递协会、外卖行业企业共同发起“创城我先行,交通零违法”文明示范路口认领活动,活动当天有8家企业认领了13个文明示范路口,各路口外卖、快递行业的志愿者小哥将按要求进行着装、佩戴相关标识开展交通安全志愿活动。

  同年9月,历下交警大队联合区委宣传部启动“创城再出发,文明我先行”文明示范路口认领认管暨历下区新时代文明骑士联盟成立仪式,大队现场公布20个驻区文明单位认领认管的路口路段及其相对应的职责,至此辖区55个主干道交叉路口,实现了志愿者全覆盖。

  据悉,各省市文明单位按照方案要求,组织志愿者定岗定时到重点路口协助交警做好路口秩序管理工作,并将志愿者到岗率、准点率、维护交通秩序情况纳入各文明单位考核指标……

  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磨合、实践,目前济南已经形成了一套集“党政重视、全警参与、志愿服务”于一体的社会综合治理长效机制。随着社会参与共治的路口秩序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文明出行理念已在百姓的心中潜移默化,并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打造具有济南特色的路口规则文化

  在每一个城市文明交通“气质”变化的背后,都凝聚着交警部门的温度和智慧。一个路口的文明代表一个城市的文明。路口管理不单单是人车通行秩序的规范,更是规则文化的形成,这样的规则文化是交通管理水平的体现,是市民素质的展现,也是城市底蕴的彰显。

  文明交通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正是由于文明交通的变革提升,有力推动了城市文明的进步,又反哺实现了文明交通之花绚丽绽放在泉城街头的每一个十字路口。今年以来,济南交警把深化“路口革命”作为打造文明交通建设升级版的突破口,对重点交通拥堵路口实施“减、挪、扩、调”四项工程渠化改造,建立党政重视、部门协调、交通推动、志愿服务、市民共治的社会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创新路口文化引领。通过“空中标牌+地面标识”的创意,引领交通参与者形成自觉自发的文明养成。将“以人为本”的道路通行理念注入路权分配、通行规则、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在路权分配上重点向保障行人、非机动车通行倾斜;在通行规则上综合创新打造“车让人、人快走”的过马路“济南模式”;在设施建设上融入规则文化,把诚信、礼让等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其中,在靠近右转车道的路灯杆或机非隔离上,设置“减速、观察、礼让”字样的标牌。在人非护栏朝向非机动车的一侧,设置“莫逆行、勿闯灯、线内停”字样的醒目标语来提示非机动车的通行规范。在斑马线两端分别喷涂印章版“让”字和“车让人、人快走”提示语,让行人把“礼让三分”的理念烙印进自己的心里,同时用印章的形式体现契约精神。时刻影响交通参与者自觉保持文明守法出行习惯。

  不断加快“智安路口”建设,对重点路口进行渠化改造和设施提升,实现了文明礼让与路口规划设计的有效结合。对全市路口进行分级分类排查,针对路口类型、流量等特点,实施科学渠化改造,因地制宜设置人行护栏、遮阳棚、减速带,实现“全、新、精、细”的人性化目标。

  固化完善教育、管理、执法、宣传四位一体的文明交通创建模式,规范路口通行秩序,策划路口直播、网红路口等宣传活动,通过打造规范管理样板和城市文明窗口,促进市民养成自觉文明出行习惯,形成城市文明交通新风尚。

  电动自行车登记挂牌是加强和改进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回应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具体实践。自全省启动电动自行车集中登记上牌以来,济南交警靠前一步,主动作为,紧密依靠政府主导,主动融入政府城市治理,广泛发动社会参与,把电动自行车挂牌作为塑造城市交通文明的一个着力点,同时也是推动交管服务与宣传教育常态化的一个有利契机,结合“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让非机动车文明安全出行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截至5月中旬,我市电动自行车挂牌数量已突破150万辆,电动自行车文明守法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全市挂牌登记服务和后续规范管理已经走在全省前列,赢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济南交警指导成立的以“泉城义警”为代表的多支志愿服务队伍,成为电动自行车登记挂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形成了全民参与交通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此举在全国范围内亦是一种有益尝试,5月4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也对服务队先进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

  此外,去年9月,济南交警还创新推出非机动车、行人轻微道路交通违法“5选1”教育惩戒管理模式。此举在全国亦是一种创新,多家央媒及省市媒体关注报道。这也成为济南交警将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对非机动车、行人轻微交通违法“柔性执法”的一次有益探索。业内人士指出,济南交警是在精准解读相关法律基础上,把严管与教育、传播相结合,可以说把人性化执法做到了极致,实现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蹚出一条静态交通管理的“新路”

  一项倡议之所以应者云集、一呼百应,正是在于其切中了时代脉搏、回应了各方需求。

  4月18日,在济南交警的全力推动下,“共享车位,让城市更文明”活动在槐荫区率先启动,“共享车位”作为向社会提供的一种公共服务产品在济南尝试推广,实现了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资源与民共享,引领全国共享停车的新风尚。在槐荫区文明委的倡导下,首批有26家文明单位率先垂范,免费提供千余个“共享车位”。该活动一经推出,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日常执法管理要善于换位思考,应本着对党委政府、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管理停车,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让群众合法地停、方便地停,要统筹兼顾,平衡停与行的矛盾,既要依法管理也要体现人性化,真正管出济南特色。”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曹凤阳如是说。

  今年以来,济南交警以“大抓基层基础,推动道路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不断提升群众在交通服务领域的安全感、满意度,用民意来检验实效,着力公共停车场建设、社区微循环提升和停车泊位共享等多项工作,固化“党委政府统筹领导、部门协同借势借力、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织密网格做强主业”工作机制,强力推进机动车、非机动车规范管理,疏堵结合、提升效能,缓解市区停车难和交通拥堵问题,全力打造一流停车秩序,力争蹚出一条静态交通管理的“新路”,形成规范有序、安全智能、快捷便利、协调发展的静态交通“济南样本”。

  长久以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高度重视停车秩序管理工作,致力于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缓解交通拥堵,打造一流停车秩序。

  在济南交警看来,静态秩序要以静制动统筹兼顾,停车管理要坚持民意为先,回应群众问询要统一口径,不能遮遮掩掩、含糊其辞,停车政策不能朝令夕改、飘忽不定,要让群众明确知道能不能停、停在哪儿、怎么停,要赢得群众理解支持;推动工作要紧紧依靠党委政府,从规划到末端管理,都要及时向政府汇报,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坚持将“党委政府负责,交警提供技术支撑,社区自管自治”管理原则落到实处,继续打造社区交通微循环的升级版,保障消防通道、急救通道,提升社区生活品质;提质增效要用好科技手段,依托停车运营公司,尽快建立完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做好“共建共治共享”的文章。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文明,永远在路上;济南,进步不停歇。城市的文明在十字路口延伸,通往四面八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争做文明市民,请从文明交通开始,让缕缕文明的气息洋溢在泉城的每个角落。

  文/图本报记者杨晨通讯员林西耐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