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孩子全面发展。(赵晓明摄)
“成功做出硕博级基因研究的小学生”“日写2000首诗的16岁天才少女”……最近,各式各样的“神童”横空出世,可惜,各路网友“深扒”后很快发现,一些“神童”并非天赋异禀或者勤学不辍,而是经过了后期人为“加工”。
“人造神童”频频出现的根源在哪里?当代家长更倾向于怎样培养孩子?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和采访。
为了孩子
还是害了孩子
陈某某,一名只有10岁出头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却以一项硕博水准的基因治癌症研究——《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斩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事情在网络引发讨论后,陈某某的研究员父亲发声明称,“未充分掌握及领会项目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要求。
另一位16岁天才少女岑某某的父亲还在坚持。这位父亲号称女儿每天能“写300首词牌,创作2000首诗,写15000字小说。”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岑父表示“毫无夸大”,还说,再努力点,“一天写2500首、3000首诗也不一定。”
两位“神童”的横空出世,引得争议与吐槽不断。对于陈某某的“研究成果”,众多专家表示“大学生都做不了”;更有网友称:“这不应该属于神童的范畴了,应该叫神仙。”“难不成他读了20多年小学?”岑某某的“每日作诗2000首”更是被大家进行了对比,“曹植来写一天都要走上14000步。”“传说中李白写诗100首还需要斗酒,岑某某一天写出2000首就是动动手指而已,厉害了。”
对于“人造神童”现象,大家怎么看?记者发放了调查问卷,截至7月20日,共收回有效问卷370份。94%的调查对象认为最近爆出的神童事件“一眼假”。绝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人造神童现象应坚决制止。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家长表示,“我认为家长可能是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最终的结果却是害了孩子。现在孩子被吐槽,也承担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造神童的心态最终会害了孩子,可能会让他们飘飘然,也可能会产生某种不劳而获的心理。”大家纷纷表示,人造神童看似望子成龙,其实拔苗助长,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
拔苗助长
不如培养独立人格
从小到大,市民赵雪就是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她从小成绩优异,保送某985本科,一路攻读到博士,现在某高校担任教师。谈到对孩子的培养,赵雪的母亲说,孩子从小比较自觉,喜欢看书。作为家长的主要责任就是给她买书,并没有太多干涉她的学习状况或兴趣爱好。
从回收的问卷来看,对于孩子的成才之路,绝大多数家长心态都比较放松,很少有家长愿意按照神童的要求来培养孩子。“孩子真能成为神童我还挺开心的,但不要成为像陈某某这样的‘人造神童’。”“如果孩子有神童的天赋确实不错,但是没有的话我绝对不会刻意培养,更不会搞什么‘人造’,毕竟造得了一时,造不了一世。”有部分家长直接选择了不希望孩子成为神童,“就想让他像正常的小朋友一样,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那么关于孩子的培养,家长最看重的是什么呢?39%的家长选择了独立人格。“希望孩子有独立成长的能力,这样以后走向社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可以自己处理。”另有31%的家长表示希望孩子做个正直善良的人,“无论何时,人品都是第一位的。”也有部分家长表示比较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市民李先生与女儿刚刚结束了小提琴辅导班的课程。李先生说,现在孩子的竞争压力很大,不但要拼学习,还得拼才艺。如果孩子没有一两项才艺,有时可能都会感到自卑。“我只给孩子报了小提琴班,主要是她自己感兴趣想要学,她不喜欢的我们绝不勉强。”李先生认为,特长班不宜选择过多,自己还是希望能尽可能帮孩子减负,使她拥有一个快乐童年。
关于孩子的培养话题,记者进行了街头采访:
市民王锋
“人造神童”的新闻我关注了一下,感觉主要是噱头,孩子这么小不可能取得这些成绩。可能是因为家长虚荣心比较强,或者想要博眼球。作为家长我也是希望孩子成为神童,但千万不要造、不要刻意培养。我对孩子的培养主要是以学习为主、特长为辅。现在刚带孩子练完鼓,特长培养主要看她的兴趣,选择她喜欢的、能坚持住的。
市民卢青
还是要按照孩子自身的成长过程慢慢来培养,过度开发对孩子不利。我也希望孩子成才,但不想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这些“人造神童”的家长可能也想为孩子好,但是他们太着急、太功利了。关于培养孩子,性格、品质是最重要的,能使孩子在面对困难、压力的时候保持正向的心态。
市民赵辉
看了“人造神童”的新闻我觉得不真实,可能家长想出名、想有点击率吧。我不希望孩子成为神童,顺其自然比较好一些。孩子年龄太小了,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不能拔苗助长。我认为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市民赵先生
我是孩子们的运动教练,几乎每天都在跟孩子打交道。我不看好把孩子培养成神童,孩子在12岁以前就应该多释放天性,家长要给孩子一个完美的童年,培养他们的兴趣,也没必要给孩子报太多辅导班。小学3年级之前让他们适当地玩耍、放松不是什么坏事。
频频“造神”
根在教育
为何会频频发生“人造神童”事件?62%的调查对象认为主要是家长的原因,家长虚荣心作祟,或是用自以为对孩子好的方式来操作。“现在家长的攀比心太严重了,亲戚在一起聚会,必备的话题就是炫孩子。”也有部分家长认为社会也有责任,神童背后涉及某种利益的获得,相关制度存在漏洞。
陈某某的“论文”研究如此“精深”,在小学组也只能获得三等奖,一、二等奖更不乏超出小学生认知能力的高深之作。有网友忍不住把往届获奖名单也一起翻出,结果就有意外发现。在上届大赛小学组三等奖名单中,有两名小学生因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而获奖。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什么诞生了如此多的“神作”?不少人认为,是因为这项赛事的奖项直接与升学挂钩。有媒体报道称,这一赛事10年前就和中高考加分、保送挂钩。而在今年,这项赛事的“加分功能”已被叫停了,或许下届大赛的参赛作品质量就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对于这种现象,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兰文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孩子若有奇思妙想要大力鼓励,创造条件保持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但若是为升学加分或铺就便捷通道,甚至不惜利用规则漏洞挑战社会诚信底线,就要认真反思教育评价机制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在声明中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大赛评审规则与程序,强化监管机制,更好地引导和规范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微观点
为了“分”丢了“诚”不值当
教师 吴燕
作为一名教师,我能理解家长的焦虑。2020年,高考报考人数达到了1071万,想在高考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顺利被国内名校录取,真的很难。
所以除了学生本身的刻苦努力,很多家长也在想办法、抄近道。有的家长选择了一种错误的方式,利用自身的科研成果来为孩子加分。青创赛的初衷是为了改变单一的应试教育模式,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事实上,理想很丰满,现实被打脸,很多时候并没有起到这样的效果。
虽然现在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很大,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尽可能地实现全面成长。我会给他们讲人品的重要性,看他们太累了也会偶尔把他们“赶”出教室运动一下。我不会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而对擅长音体美的学生视而不见。我会鼓励这些孩子,并不是每个人以后都要做科研,但是如果你的文化课成绩能稍微提高一下,对提升艺术造诣也是有帮助的。
有些能力比成为神童更重要
家长 尹霞
我在新闻上看到过一个真正的神童,至今记忆犹新。
有个孩子2岁识千字,4岁学完初中课程,13岁考上大学,17岁被中科院录取。但在孩子20岁那年,他被中科院劝退了,理由是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连与人交流的能力都没有。他的母亲在得知儿子被劝退时,破口大骂。
然而造成孩子悲剧人生的人,正是他的母亲。母亲遗憾自己没上过大学,于是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天才儿子身上,为此甚至不惜辞掉工作,成为一个陪读妈妈。从小学到大学,孩子的生活里只有学习,其他的事情全部是母亲料理的,而他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成绩一路飞升,却失去其他能力。
相比成为神童,我觉得孩子的自理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更重要的。所以家长没必要刻意去打造神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有自己的光彩。只要把孩子的优势发掘出来,稍加打磨就可以了。真的没有必要去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记者手记
斩断低成本、高回报的"人造神童"利益链条
在一个相对成熟的社会,但凡有些基本常识,人们都很难相信一日作诗2000首,或者小学生研究基因治癌症的故事。然而,“人造神童”为何依旧频频挑战着公众智商?
据媒体报道,“天才少女”岑某某的父亲名下拥有3家公司,岑某某履历表中提到的某些品牌,是其父亲名下的几个保健产品。其实所谓“神童”人设也是一种引流手段,“天才少女”也是“带货”神器,为不明真相的家长传递出一种“我的孩子这么优秀,你也可以”的感觉,进而把产品变现。所以岑某某的父亲总是大肆宣扬着自己的女儿,让更多人知晓这位“代言人”。
相比岑某某父亲的高调、张扬,陈某某的父亲本想选择低调,却被网友意外曝光。利用父母的研究成果来为子女抢占奖项,毫无疑问,是对教育公平的冲击。普通家庭孩子奋斗多少年才能获得的成果,别人家娃在家长的助攻下分分钟搞定。家长利用自身掌握的科研资源、学术权力为子女镀金,实质是滥用公共资源。
家长的初心是为了孩子,可是如此操作真的有益于孩子成长吗?拔苗助长、公然造假,让孩子走捷径,实际上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甚至会滋生孩子的惰性、滋长浮夸风气。于孩子而言,不利于良好品行的塑造;对社会而言,更是破坏教育公平。
怎样才能杜绝“人造神童”现象?当前,“人造神童”成本低、回报高,单凭道德谴责震慑力低。哪怕岑某某被网友“群嘲”,也不妨碍她的家人继续炒作、引流、带货;那些没有像陈某某一样被网友注意的获奖“神童”,依然在安享奖项带来的种种利益。
如果炮制“神童”总是这样低成本、高回报,那么“人造神童”现象永远不会结束。教育管理等相关部门应该对此重视起来,调查背后存在的问题,从根源上断绝各种“人造神童”的操作机会,真正维护良好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