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以党建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实现村民增收致富—— 黄梁坡村人“生活比蜜甜”

2020-07-29 06:28:35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卢卫美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以党建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实现村民增收致富—— 黄梁坡村人“生活比蜜甜”

  党员在村史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7月26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

  张家洼街道黄梁坡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大棚内已是一派忙碌的景象。社员们正在紧张地采摘蔬菜。随后,这些蔬菜将源源不断地运往附近的超市和市场。“目前合作社订单不断,每天蔬菜销售量都在2000斤左右,效益不错。经过近几年的打造,已经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梁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京芹说。

  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保障,产业振兴是重点。近年来,张家洼街道黄梁坡村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党建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村民增收致富的黄梁坡村路径。

  老支书有了新身份

  黄诗俊今年70岁,有49年党龄,也曾是村党支部书记。他是黄梁坡村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更是见证者。

  见到黄诗俊的时候,他正在忙着清理道路上的垃圾。创城工作开展以来,每天到村里参加义务劳动,已经成了他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起村子这些年的变化,黄诗俊感慨颇深:“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咱老百姓能住上楼房,家门口就能赚钱。”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以党建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实现村民增收致富—— 黄梁坡村人“生活比蜜甜”

  村民在高标准果蔬大棚内管理西红柿。

  2012年,正在城里打工的黄诗俊突然接到王京芹的电话。电话里,王京芹向黄诗俊介绍了下村里准备进行旧村改造的情况,希望黄诗俊能回村帮着做做工作。考虑再三,黄诗俊辞掉了城里的工作,回到村里。在这之后,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黄诗俊和其他几名老党员一起走访入户,征询村民的意见,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很快,旧村改造得以顺利推进。

  在这之后,不论是土地流转、河道治理还是疫情防控,都有黄诗俊忙碌的身影。“趁着还能干,为村里干点事。”黄诗俊说。最近几年,黄诗俊承担起了老年公寓的管理工作,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老支书回乡助力村庄建设只是黄梁坡村抓党建、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黄梁坡村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旧村改造、组建合作社、环保卫生、推动移风易俗等工作中,党员带头攻坚,逐步打造出了“我是党员我带头”的党员服务品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早在2012年,以王京芹为班长的村“两委”一班人就开始着手谋划黄梁坡村未来几年的发展。修路、整治臭水沟……一系列在当时看来无关紧要却事关黄梁坡村长远发展的举措迅速得以落地,为黄梁坡村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2015年,在王京芹的倡导下,黄梁坡村改变之前“分地到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土地200亩,建设种植园和蔬菜大棚,同时成立黄梁坡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年产值已达90余万元。

  外出打工不如回村就业

  李兰是黄梁坡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今年60岁,已经在合作社工作两年多了。在此之前,李兰一直在外打工。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以党建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实现村民增收致富—— 黄梁坡村人“生活比蜜甜”

  综合服务大厅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说起回村就业的初衷,李兰介绍说,以前在厂子里打工,累死累活一年才能有2万多元收入,不如在合作社打工划算。李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合作社打工,离家近不说,一年工资就有2万多元,再加上年底分红,不少赚。”目前,像李兰一样在合作社上班的村民有30多人。

  如今,20余个高标准温室大棚长年不间断种植果蔬20余种。合作社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同时为保证产品质量,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积极推广应用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控技术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使合作社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标准有效提升,产品全部达到绿色、有机标准,带动本地农产品标准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打造具有示范性、展示性、效益性与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销售上,采取多渠道销售的方式,既向市内大型超市、商场直接批发销售,也向餐饮行业零售配送。同时,成立黄梁坡村电商综合服务站,增加农产品网络零售比重,增加合作社收入。

  2019年上半年,黄梁坡村继续投资扩建4座现代化温室大棚,种植草莓、葡萄等,建设集观光、休闲、采摘于一体的农业生态种植模式,提升特色种植水平。

  随着合作社种植规模的扩大和种植标准化的推进,包括李兰在内的合作社社员的职业农民之路越走越宽。“合作社发展越来越好,咱村民收入越来越多,村子建设得越来越美,这样的生活比蜜甜。”李兰说。

  建起村史馆留住“乡愁”

  这天一大早,在王京芹和驻村第一书记谭业安的带领下,村里部分党员来到村史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如今,这座占地面积并不大的村史馆已经成为村民心中最大的财富。

  事情还得从几年前说起。随着旧村改造的推进,新村建设日新月异。如何在发展中留住“乡愁”,成为黄梁坡村“两委”一班人心中的头等大事。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以党建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实现村民增收致富—— 黄梁坡村人“生活比蜜甜”

  黄梁坡村生态宜居的乡村美景。

  2017年,黄梁坡村抢抓政策机遇,建起了这座反映村庄“历史背影”的村史馆,集中展示村落历史、农耕文明、传统建筑、党建、新农村建设等内容,展示农村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帮助村民留住“乡愁”。

  当然,他们“留住”的还不止这些。一棵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黄杨树也得以保存。“这些都是黄梁坡村的根,不能忘。”村民们说。

  既留住“乡愁”,又留住风景。

  为改善村民文化生活环境,黄梁坡村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2013年以来,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建设老年公寓、综合服务中心,修建20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百姓舞台”,并安装体育设施一批,建设电子阅览室一处。成立舞蹈队,积极参加各项文艺活动……

  为营造文明乡风,黄梁坡村制定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章程具体明晰。移风易俗工作扎实有效,积极开展四德榜以及“好公婆、好媳妇”“争创出彩人家,共建美丽乡村”等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以及帮扶残疾人、贫困户等志愿服务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用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让村民享受到更多发展福利。”王京芹说。

  (文/图本报记者武希刚亓亭)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