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北起”布局中,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加速建设,商河的新定位,齐河纳入同步规划建设发展成为最大看点。济南“北起”,将深刻改变济南发展的空间布局。
上班族盼望跨河瓶颈尽快解决
随着先行区的崛起,需要“跨黄”上班的人日益增加。
董海林所在的山东温声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年前就落户崔寨街道青宁工业园,近3年来,跨黄通道的拥堵问题对职工的困扰越来越严重,通勤时间普遍在1.5—2个小时。他们盼望着跨黄基础设施尽快建设,盼望着“北起”早日实现。
此前召开的济南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快跨黄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让黄河“天堑变通途”?济南一直在努力的路上。“三桥一隧”也在加速推动。济泺路穿黄隧道工程明年10月有望建成通车;齐鲁大桥、凤凰大桥预计在2021年6月和12月达到通车条件。济乐高速南延线工程桥涵工程预计8月即可通车,全线通车后将贯通京沪、青银和济广高速,缓解黄河大桥通行压力。
未来,先行区范围内将呈现19条通道的跨河格局,到2040年济南跨河桥隧的数量有望达26条。
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在孕育
随着先行区发展拉开框架,济南已然在“北起”的路上。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提出,将加快建设黄河北岸主城区。作为城市空间拓展主阵地,肩负着“北起”重任的先行区,正沿着“产城河”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加快建设。眼下,拆迁与建设都在如火如荼进行。
在完成85个村居拆迁、清理土地13800亩的基础上,今年先行区将再拆迁45个村、清理土地10000亩,力争明年完成全部156个村居、12.5万人口的拆迁任务,为蓝图绘就腾挪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先行区相继引入一批新产业、新业态。
驱车行驶在崔寨街道220国道上,道路两侧的绿地国博城会展中心、中科新经济科创园、数字经济与智慧物流产业园正拔地而起。除了这些项目,绿建国际产业园、引爆区市政路网、都市阳台片区、李屯安置区、安置西区等都在加速建设中。3年来,先行区已招引50余个高端优质项目,总投资2000多亿元。随着“北起”推进,黄河以北将成为济南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先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崔延涛曾表示,以绿色为底色的先行区,今年发布了40条绿建指标:蓝绿空间比例不低于70%,新建绿色建筑比例将达到100%。
先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国祥表示,先行区将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绿色智慧新城,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积极对接黄河生态风貌带建设,做好黄河沿岸生态恢复与生态保育,加快推进黄河公园进度,下半年启动二期建设,重点围绕标准提升、细节优化、内部网路畅通等方面再下功夫,确保明年初形成景观。
高起点起步,聚焦高质量发展
在济南“北起”布局中,商河县被赋予“现代化新城市组团”的新定位。还有一个月,京沪(济乐)高速(G2)南延线就将通车,届时从商河到济南市区的时间将缩减到40分钟,济滨高铁、德商高铁也将于年内开工。可以说,制约商河的交通瓶颈正在逐步打破。
商河县委书记翟军表示,商河将向南主动承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向北当好省会融通德州、滨州、东营等地的桥头堡,加快国字号和省、市级“四院四园”载体建设,加快160个三级重点项目建设,打造通用航空产业园、全省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生物医药化工产业基地等5个30亿元的产业集群。
此次,济南还提出将齐河纳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同步规划建设发展,共同打造济南都市圈一体发展示范区。
谈及这个话题,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认为,齐河与先行区同步规划的意义在于,济南在山东省会经济圈中,不再只是围绕自身发展谈发展,而是和经济圈其他城市携手发展。“将来,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助力济南发挥省会经济圈核心城市作用、尤其对北部区域的带动,‘北起’将发挥重要作用。”董彦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