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组在济南老舍纪念馆开展现场商量。
历下亭已久,超然楼正新。悠悠千载,没有哪座城市,能像济南这样泉水与城市建筑融合共生。行走在济南,一座泉水民居,会令你追怀陈年往事;一片水榭亭台,也能让你感发幽古之思。可以说,老建筑和泉水一样,都是古城济南的灵魂所在。
当前,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加强历史遗迹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站在高起点上打造“文化济南”。那么,如何更好地“加强老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唤醒旧日的荣耀时光、赋能新济南的跨越崛起?
连日来,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专家学者、部门有关负责人和市民代表,以“唤醒老建筑、赋能新济南”为题寻访老建筑,开展了多次现场商量。大家围绕如何做好济南老建筑的科学保护、活化利用和文化传承,谈感受、提建议、寄希望、话愿景,为“文化济南”建设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摸清老建筑家底 以点带面科学保护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静止的时光,更是无字的史书。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老建筑,每处历史建筑也都隐藏着这座城市的美好记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在“商量”过程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登记的建筑类不可移动文物有650余处,挂牌和普查历史建筑有370余处。
那么目前我市老建筑是什么状态?在保护过程中,又有什么问题呢?7月2日,市政协“商量”调研组首先来到位于县东巷的鞠思敏故居。这座小型四合院式建筑存在7个房产证,其中有2户公房和5户私房,房顶坍塌比较严重。“为什么没有修呢?”“让我修旧如旧,我一个老百姓没有这个能力,就想着补补就行了,一直拖到现在。”一问一答中,调研组了解了老建筑保护中的症结。
对此,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贺秀祥说,去年历下区曾启动鞠思敏故居房屋征收工作,但由于政府的征收价格与住户的搬迁诉求分歧太大,征收工作不太顺利。类似鞠思敏故居这样涉及个人产权问题的老建筑保护,是全国性的难题。
事实上,关于名人故居保护在我市也有成功案例。市政协委员、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表示,老舍旧居曾通过政府回购、修复与展示,每年访客量达到六七万人,大大提高了济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是除了鞠思敏故居,我市还有位于上新街片区的舒同、余修等多处名人故居未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在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程学锋看来,鞠思敏、路大荒等名人故居是一个个老建筑的点,需要“以点带面到连片保护”。首先,发挥市、区、街镇、村居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老建筑不被破坏。其次,要详细掌握历史建筑的“健康状况”,定期为历史建筑“健康体检”,找准影响老建筑健康的“风险点”。最后,要按照保护图则要求,指导、帮助保护责任人开展历史建筑修缮和维护,让老建筑永远保持青春活力!
“这与我们的规划管理思路是非常契合的,目前从规划支撑和法规保障方面,都在整体筹谋、稳步推进中。”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名城保护规划处副处长娄淑娟说,去年,省政府批复了《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古建筑保护的点和面都提出了要求;今年,《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即将出台,重点围绕“保什么、怎么保、谁来保”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明年,计划完成原莱芜市范围历史建筑普查工作,充实保护名录,在济南市域范围筹划保护要素一张网,为实现“从点到面”提供基础。
关于老建筑保护,还不得不提到近年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修女楼、纬六路老洋行等老建筑平移、迁移保护措施。对于该措施,调研组也有不同声音。“我认为不能轻易采用迁移方式对老建筑进行保护,可以在开发建设时将老建筑和新建筑相融合,做到既保护又不影响利用。”“老建筑的迁移,不能简单以好或坏、行或不行来进行评价,要辩证地看。”“老建筑的平移,不单单是技术问题,还要探讨平移的必要性,需要一事一议。”……针对老建筑平移问题,调研组在深入交流研讨中,不断增进共识。
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建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姜波认为,优秀的老建筑是一个城市历史内涵、文化品质、城市特色的体现。在城市更新发展中,应找到平衡点,一方面要尽快摸清家底,知道我们到底有哪些资源;另一方面应当制定科学的总体保护规划。此外,他认为,让老建筑真正活起来、用起来,才能在保护中体现它的价值。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多元化利用老建筑
正如姜波所言,让老建筑活起来、用起来,才是最好的最长远的保护。7月10日,“商量”调研组来到位于经三小纬二路西口的小广寒电影院,展开深入调研。市中区政协委员、小广寒电影博物馆馆长李建军讲述了自己历尽艰辛、维修保护这座百年文物建筑,创办小广寒电影主题餐厅、电影艺术博物馆的难忘经历。
近年来,在小广寒电影院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性文化服务,起到了良好效果。而这仅是我市为数不多的老建筑活化利用成功案例。“像钟楼寺台基,虽然保护好了,可老百姓上不去,不能参观。前段时间有个志愿者想去陈冕状元府考察,也不让进……”“老济南记忆馆”志愿者团队负责人李明叶深有感触地说,我市有很多非常好的老建筑,但因种种原因进不去、不能看、不能用。
“老建筑即使保护得再好,如果不能面向公众开放,也没法发挥作用。”“谈到利用,我最希望的是能开门纳客。政府应出台相关的开放鼓励政策。”“科学利用才是最好的保护,应该在‘资金保障’‘制度支撑’‘宣传引导’三个方面下功夫。”“老建筑的活化利用,要给它赋能,赋予新的生命和现代实用功能。”“应尽快完善好标示牌,让游客直观地了解文化历史。”……在充分的思想碰撞中,产生了一系列有关老建筑活化利用的有针对性意见建议。
曲水亭街15号有座始建于清末的泉水庭院,目前虽有几间房用作商业或办公,可榆木梁、土坯墙、墙内的油灯、老算盘……这些元素,让人充分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老济南味儿”。据了解,该庭院是由政府投资整修后开放的私人住宅,这是一个有益探索。
那这种模式是否可复制推广?对此,李明叶认为,济南有很多老建筑可以借鉴曲水亭街15号院的模式,把老建筑改造好后,请一些专家、志愿者来填充文化要素,让原来的居民来口述历史,不仅可以让游客体验到民俗和文化,还能感受到老济南人的热情好客。
“最重要的是引入社会资源参与老建筑活化利用。”姜波表示,现在老城区不少老建筑被改造成民宿、咖啡馆、茶社,这些改造保留老建筑的特色和神韵,成为很文艺范儿的特色空间,受到很多年轻人追捧。当然对老建筑“活化”并不等同于拆迁、重建,也要政府部门加以引导,应出台一定的导则和规范。
除了通过商业化手段利用外,贺秀祥认为,老建筑还应加大公益性用途,可以利用老建筑资源建设专题博物馆,像“五·三”惨案蔡公时殉难地、山东省红卍字会诊所旧址,分别打造成蔡公时纪念馆、曲山艺海博物馆后向社会免费开放,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如果说保护是在延续老建筑的生命,而活化利用重在唤醒它们。”姜波认为,对于不同的老建筑要区别对待,大型公共建筑做博物馆、民俗体验馆等比较合适,而引入民间力量活化老建筑,改造成餐饮、民宿等消费业态比较合适,这就需要政府主导,有关部门进行相关制度设计。因此,对老建筑的活化真正做到市场化、多元化的保护利用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
挖掘老建筑文化内涵 讲好泉城故事
活化利用不能纯粹市场化,更要注重文化传承。7月16日,市政协调研组来到位于经一纬三路口东北角的胶济铁路博物馆。听取博物馆负责人简要介绍博物馆建筑风格、历史价值,保护利用历程,并与博物馆工作人员、育英中学学生代表,就如何科学利用老建筑,弘扬商埠文化、建筑文化,提升“文化济南”城市品牌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个城市的文化根基就在这些老建筑里面。”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省工业展览馆艺术总监、济南政协书画院副院长马子恺认为,应该重建像坐落在省府前街的张养浩七聘堂、北园的“云庄”旧址等老济南的一些标志性景观建筑,这样既可以展现济南老城的历史厚度,又能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特色。
而对此,调研组有不同看法。贺秀祥认为,对老建筑重建问题还是要根据老建筑的分类区别对待。国家《文物保护法》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
“我反对大拆大建,不过对那些由于历史原因被破坏的标志性建筑可以复建。”“我反对老建筑复建,目前无论我们的建筑材料、工艺技术、历史环境,都很难与历史完全相符。”“我们很多古建筑前都是碑刻林立,内容大都是重建、重修古建筑的记载,说明这些古建筑历史上都曾重建、重修过,这不正说明建筑的传承有序、文化没有断层吗?”……“商量”中,大家围绕老建筑复建、重建等各抒己见。
在现场商量中,调研组发现,胶济铁路博物馆和华夏书信博物馆,便是老建筑发挥文化传承作用的成功案例。贺秀祥认为,可以利用现有老建筑,开辟专题场馆,借鉴全景故宫、全景敦煌等成功经验,利用数字化和互联网手段,展示已经消失的老建筑全景及内部细节,让老百姓看到、看懂老建筑,体验、体会到深厚的文化内涵。
“建设文化济南,老建筑是重要的载体。”程学锋建议,一方面要和有关部门、专家一起,深入研究老建筑的文化内涵,找准老建筑背后的历史脉络和蕴含的人文情怀;另一方面要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扩大老建筑的“知名度”,借助老建筑的“名气”,增强文化济南的“底气”。此外,要充分利用老建筑的历史文化优势,做大、做强、做精济南的文旅产业。
姜波则认为,对老建筑应存尊重、敬畏之心,把握好老建筑保护和城市更新的关系,加以科学规划。此外,要进一步强化老建筑“活化”意识,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秉持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思路,在延续历史气韵的同时,用新方法、新手段讲好历史文化故事,让更多居民成为保护利用老建筑的积极参与者。
万物莫不有其终点,老建筑期待着重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只有各方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强老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才能唤醒老建筑、赋能新济南,为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