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设的绿地国博城会展中心
2018年以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国(山东)自由贸易区三大国家战略在济南交汇叠加,为泉城拥河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国家战略中的桥头堡和黄河流域中心城市跨河发展主阵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在省市高度重视和强力支持下,以打造“未来城市”为目标,聚焦规划大蓝图、生态大提升、城市大建设、产业大发展、改革大突破,力争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勇挑“北起”重担,打造黄河北岸的现代绿色智慧新城。
锚定两大国家战略
为未来绘就蓝图
高能级发展,必须有高标准的规划指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对标雄安新区,学习浦东新区,立足长远,高起点开展空间战略规划研究,加快推进规划编制提升工作,谋划“多规合一”的发展蓝图。
以规划为引领,加快大桥、崔寨等主要功能组团规划建设,提升沿黄河集约发展水平和经济、人口承载能力;推进各类专项规划、重点片区城市设计,为工程项目建设和区域发展提供规划支撑;加快征地拆迁工作,为自身发展腾出空间;强力推进居民安置区建设,打造绿建二星标准安置房,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幅“政府主导、市场参与、规划引领、产城融合、配套先行、平衡开发”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打造一条生态廊道
为城市增添底色
如果要给这张蓝图一个底色,那必然是蓝绿交织的。未来的先行区,不仅是一座国际一流的现代绿色智慧新城,也是一座水城共融的生态新城。
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先行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方位打造城园一体的美丽宜居新城。
未来这里,黄河将成脊梁,大寺河、牧马河等蓝色水系,与104国道、石济客专等绿色廊道相互交织;未来这里,300米见绿、500米入园、2000米进湿地,“城在园中、镇在林中、村在田中”;未来这里,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0%,“一座城市就是一座公园”。
当前,黄河公园一期工程基本完成,石济客专沿线环境整治、国省道沿线和出入口节点景观提升工程也已经启动……“开门见绿、步行入园”的城市意象正逐步展开。
建设一批重点工程
为发展拉开框架
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建设。今年建设的进度尤其喜人:9月1日,济乐高速南延工程正式通车。作为先行区成立以来的第一条跨河交通,这一工程的通车,极大地缓解了当前南北跨河交通压力。
这样的好消息还有很多:齐鲁黄河大桥上部结构全面推进施工;凤凰黄河大桥公路桥中塔封顶;济南黄河隧道顺利通过黄河主河道,年底完成盾构掘进工作;骨干路网逐渐成型;引爆区道路、绿地国博城、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与此同时,以山大二院北院区为代表的一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也在紧锣密鼓推进,正力争早日建成投用,让更多先行区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
更令人期待的是,马上又有一大批桥隧将开始施工。这些项目的高速建设将搭建起“先行北起”的“羽翼”。
打造一批优质项目
为产业注入动能
9月4日,在位于先行区崔寨组团的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内,M7号办公楼完成验收移交,成为先行区首栋交付使用的产业楼宇,目前已集聚156家企业,预计年产值10亿元。在其西南5公里处的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内,济南先行区与中科院三个院所合作分别注册成立四不像机构,园区内塔吊林立,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先进动力研究所办公楼本月底也将交付,20兆瓦燃气轮机试验台主体结构预计春节前封顶。与其相隔2公里的绿地国博城会展中心,25天完成近50万平方米的架体施工,世界最大的会展中心一期工程屋面施工进程过半。在大桥组团,总部经济区内央企、国企、名企纷纷落户于此,都市阳台片区里的创新中心主体封顶,年内具备交付条件……
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成果转化、绿色建设引领示范,先行区的产业园区正从规划建设期逐步转入建设运营期,为先行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新动能。
创新一套体制机制
为营商优化环境
先行者,也是探路者。切实用活用好改革权、试验权、先行权,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经验,是先行区责无旁贷的重任:
市区事项统办,精简机构数量和管理层级,整合项目落地、企业服务、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打破条条框框,实行无差别人力资源管理,让精干力量向基层一线倾斜,不仅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而且加快了“中科系”四不像机构等项目的落地速度;
落实“放管服”改革,压缩审批流程,推行告知承诺制,招标备案容缺办理,全过程工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让单个项目招投标时间至少节省180天,并大幅压缩招标成本。仅崔寨片区安置房就下降了5%左右;
项目策划生成预审机制、建设方案三维可视化联审决策,辅助城市实现精准规划和高效管理,迈出智慧城市第一步;
……
一条又一条深化改革的举措接连出台,让“先行先试”的品牌在黄河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愈加夺目。
(本报记者郝倩通讯员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