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冰林展示“燕子帖”。
“小燕子”在社区内打扫卫生。
杜松擦拭宣传栏。
疾风过耳,青光闪动。他们各执“兵器”,清扫着“战场”的狼藉……这些“高手”,都在“燕子帖”上留了姓名。
“燕子帖”,是历下区大明湖街道的“英雄谱”,每位“小燕子”都是街道“一个屋檐下”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他们中有楼长、退役士兵、社区家长,还有不少党员先锋。
“小燕子”们“飞”在县西巷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衔”走不和谐,还把文明社区的理念四处传播。
拿到“燕子帖”管“闲事”有底气
小燕子:贾冰林年龄:75岁
“我很高兴自己能拿到‘燕子帖’,能为社区做点事,我感到非常自豪,维护社区的环境是每个居民的义务和责任……”
贾冰林所说的“燕子帖”,是县西巷社区前不久发放的一个红色记录本,报名当“小燕子”就能领取。贾冰林翻开“燕子帖”,念出了领到它后第一时间写下的感言,“这都是我的心里话!”
贾冰林今年75岁,党龄20余年。“平时看到社区里有人乱扔烟头,我在楼上就喊他们捡起来,我就是闲不住!”贾冰林说,从前自己就经常参与街道、社区的志愿服务,自从成为“小燕子”后,管起“闲事”来更有底气和成就感了。“你看,这是我上次参加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获得的一个小印章。”翻着“燕子帖”,贾冰林“炫耀”着自己的收获——一个个鲜红的“点赞县西”标志,这既是给“小燕子”参加志愿服务的肯定,也将兑现成实实在在的奖励。
大明湖街道县西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郭亚楠说,在街道的指导下,“一个屋檐下”小燕子志愿服务队摸索出了一套积分奖励制度,获得的小印章越多,今后的“等级”就越高,可以被评为“金燕子”。“积分也可以兑换生活用品或服务,像超市的购物券,或者是家政公司的玻璃清洁。”郭亚楠说,这些想法都是通过与社区居民交流得来的,特别符合大家的心意,所以第一次招募“小燕子”气氛就很火热,“现在社区里的‘小燕子’有50多位了!”
环境要提升 越“攀比”越文明
小燕子:魏增英年龄:68岁
“贾老师儿,咱拿上工具去小广场打扫打扫,把宣传册也发发!”
招呼贾冰林去干活的,是县西巷社区的楼长魏增英,今年68岁的她党龄37年,是位尽职尽责的楼长,也是最先成为“小燕子”的志愿者。魏增英说,县西巷社区就在大明湖畔,地理位置让人羡慕,但由于是开放式老小区,没有储藏室、没有停车位,管理起来有点麻烦。
“我们挨着那么多商圈,社区里租房子的年轻人多、流动量大,他们的素质也有高有低,所以更需要一个志愿者团队来带动大家,把社区当作自己的家来爱护。”魏增英说,自己做楼长就很要强、爱“攀比”,每次评比自己负责的楼道都要当第一名,但只靠一名楼长的力量还是有些薄弱,“年龄大了,有时候需要微信发一些整改通知,有些力不从心,而且很多楼长都是像我一样的退休老人,也有这些困扰。”
自从胸前的党徽旁多了一个“燕子徽章”,魏增英的干劲儿更足了,还动员自己的家人、楼道里的邻居都加入“一个屋檐下”,“人多力量大,我发展4位‘小燕子’,就能基本做到一人包一层楼,那整个楼道的环境就有保障了!”郭亚楠说,几年前由于小区没有储藏室,很多住户都把杂物堆在楼道里、单元门口,整个小区环境有点脏乱。后来随着文明城市创建,楼道净了、环境好了,现在最难的就是保持。“小燕子”的存在,就是要在这片屋檐下时时刻刻“衔”走垃圾、“衔”来文明。
“发展‘小燕子’也能获得积分,有了这个激励政策,大家都很卖力!”魏增英说,积分制激发了大家的“攀比”心,社区环境越“攀比”越文明。
改变来之不易 人人加盟更有意义
小燕子:杜松年龄:36岁
“我们这儿真有燕子筑巢,所以把志愿者叫做‘小燕子’,特别贴切!”
顺着杜松手指的方向,一个单元门上方果然有个小小的燕子窝。杜松是一名退伍军人,他算是社区里最年轻的“小燕子”,现在他自己创业,有很多时间可以参加志愿活动。“在我小时候,社区里没有绿化、没有小广场、没有娱乐设施,到处都堆放着杂物,垃圾桶也没人管理,地上经常都是污水和垃圾。”杜松感慨,这些年来街道和社区给居民生活环境带来了明显改观。
看到给电动车充电的“飞线”,上门宣传安全常识;看到乱停的共享单车,随手挪到停车线内;看到有人乱扔烟头,马上制止……杜松说,“小燕子”都是利用零碎时间做些小事,但正是这一件又一件小事,让社区环境一天好过一天,“‘小燕子’存在的意义,最重要的是影响我们身边的人,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郭亚楠说,“小燕子”是打开邻里大门的钥匙,“社区飞来‘小燕子’,千家万户都受益!”(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 曹雅欣 赵晓明 李冬阳)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