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乡村振兴的铿锵乐章 倾听扶贫“小故事”感受攻坚“大情怀”

2020-10-16 13:35:26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乡村振兴的铿锵乐章 倾听扶贫“小故事”感受攻坚“大情怀”

王善永受到济南慈善总会通报表扬。

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乡村振兴的铿锵乐章 倾听扶贫“小故事”感受攻坚“大情怀”

宋红军查看山药储存情况

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乡村振兴的铿锵乐章 倾听扶贫“小故事”感受攻坚“大情怀”

孙君涛到贫困残疾人家中走访。

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乡村振兴的铿锵乐章 倾听扶贫“小故事”感受攻坚“大情怀”

今年初疫情期间,王德明(左二)和村委会成员一起在村口值守。

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乡村振兴的铿锵乐章 倾听扶贫“小故事”感受攻坚“大情怀”

李昌海在湘西幼儿园支教。

  这是一场只争朝夕的背水之战,更是一场英雄辈出的荣誉之战。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脱贫是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收官之年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完成质量要求更高。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如期完成,关键在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市涌现出一大批以无私赴使命、以热血写担当的扶贫英雄。他们中有满头白发的花甲老者,也有朝气蓬勃的后起之秀;有带头创业造福一方的第一书记,也有为脱贫攻坚贡献一己之力的爱心人士。

  他们是千千万万脱贫战线上的优秀代表,以直面矛盾、迎难而上的斗争勇气,独立自强、爱岗敬业的责任担当,心系百姓、默默奉献的无私精神,如一面面旗帜、一盏盏明灯,汇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磅礴力量,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

  山东振邦保安公司高新分公司王善永——

  “慈善是我的生活方式”

  2001年4月15日,是王善永与妻子樊庆华结婚大喜的日子。应邀嘉宾中,有两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面临辍学的张莹(化名)和李鹏(化名)。这二人为什么要来参加他的结婚典礼呢?故事还要从1989年说起……

  1989年“希望工程”的公益宣传在全国叫响,一双清澈黑亮的大眼睛,触动了无数中国人柔软的内心。“那双充满求知欲望的大眼睛让我无法释怀,那个时候我就想,是时候该做点什么了。”王善永回忆说。

  于是,1987年入伍当兵的王善永决定每个月从仅有的15元津贴中“挤”出5元捐给“希望工程”,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重返校园,这一捐便坚持到了退伍。

  1992年,王善永转业到济南市保安公司(山东振邦保安公司前身)天桥分公司。转业后的他一边埋头苦干,一边继续不间断地从事慈善事业。他通过慈善总会得知,还有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仍然面临着辍学的情况。感动于档案中孩子们流露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他和妻子商量之后,将4月15日的结婚纪念日设定为“家庭慈善日”,每年这天夫妻俩都会通过慈善机构捐资助学,张莹和李鹏便是受到他们资助的两名学生。

  截至目前,已调任山东振邦保安公司高新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的王善永已资助17个孩子走完艰辛的求学路,他们中的很多人早已成家立业。

  王善永持续不断的善举,离不开妻子的支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樊庆华也很赞同王善永的做法。刚结婚时,两个人靠着微薄的工资来资助学生,很是吃力。如今,工资待遇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樊庆华就会主动拿出一部分钱,为家庭贫困孩子买书本、衣物等用品。现在,曾经受过帮助的孩子们都将王善永樊庆华视为亲人。

  “只要这些孩子能自食其力,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每当得知一个孩子顺利完成学业,王善永总是非常欣慰。

  善是一种信仰,行善则是一种坚守。王善永已经选择把慈善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了默默坚守和奉献。

  山东中行第一书记金融精准“战贫记”——会“念经”,也得会“化缘”

  “决战脱贫攻坚,践行金融报国”。扶贫路上,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以下简称“山东中行”)驻村第一书记们的脚步从未停歇。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到扶贫项目落实,从解决村容村貌到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他们始终在“战贫”一线。

  “恒温库可保持在1-5摄氏度区间,山药等蔬菜储存时间长,反季价格更高,收益可提高两成。”对恒温库的蔬菜“增值”功能,菏泽市前沙海村鲁昌山药种植合作社法人沙元勋很满意。

  不仅在前沙海村,中沙海村也有类似的恒温库,恒温库牵动了两村山药种植产业,新增种植面积1000多亩,带动贫困户增收20多万元,山药储存最大可达2000余吨。目前,陈集山药交易量占鲁西南地区90%左右,形成了山药交易集散中心。

  支部抓项目、党员解难题、群众得实惠。宋红军、付海涛两位第一书记通过“五必访、五必问”在了解当地民情民意后,利用村里废旧厂房建设起了恒温库。

  会“念经”,也得会“化缘”。宋红军介绍说,仅前沙海村的这座恒温库就投资了100万元,其中政府扶贫专用资金65万元,中行帮助解决15万元,剩下的资金筹集就靠各显“神通”了。山东中行联合省扶贫开发基金会开展手机二维码支付“慈善捐助”活动,筹集爱心资金44万元,全部专项用于前沙海、中沙海的产业扶贫,以金融力量助力精准扶贫。中沙海村支部书记沙振华介绍,恒温库去年收益分红达20.5万元,35户贫困户,每户分红5000多元,仅此一项就可完成脱贫。

  经过2年多努力,前沙海集体收入增加19万元,新增固定资产312万元,引进扶贫资金、物品等折合1500多万元,带动发展社区电商70多户,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3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恒温库蔬菜年交易额达3000多万元,三年共给贫困户现金分红45.5万元,为村集体增加现金收益6万元,带动社区800多人就业,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人均年收入稳定在5000元以上。

  市残联精准发力遍访2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

  “决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

  长清区文昌街道潘庄村的脑瘫儿童小华(化名),今年只有12岁,是一名肢体残疾人。从出生起,小华就由母亲照料生活,父亲负责挣钱养家。

  2016年以来,小华每月可领到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残护理补贴共计270元。除此之外,2017年长清区残联为小华家进行了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配备了热水器、洗衣机等电器,大大提高了一家人的生活质量。小华的母亲也被安排到本村公益岗位上。最令小华一家高兴的是,近几年小华享受到我市专门针对贫困残疾儿童的免费康复服务,康复效果显著。

  “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种种优惠政策,充分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心。残疾人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就是用足用好这些政策,让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孙君涛介绍,近期市残联组织开展了两次遍访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活动。活动对2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进行入户走访,努力兑现“决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的庄严承诺。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新挑战,在此关键时刻,市残联以党建引领,高质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跑出战贫“加速度”。

  近日,市残联向社会公开承诺三项主要工作:一是在康复救助力度方面,为全市200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救助,为全市1万名持证精神残疾人提供服药和住院补贴救助,为全市9000名残疾人适配各类辅具;二是在加强残疾人培训、就业方面,全年培训残疾人7000人次,实现残疾人新增就业3000人;三是在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服务工作方面,为全市7115户有需求且自愿申请改造的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按照个性化原则,做到应改尽改。目前,三项工作都已全面有序开展。

  济南城投集团第一书记们的故事——

  “攻坚克难,誓让乡村换新颜”

  济南城投集团的多位第一书记,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自己人”。在驻村之初,他们都遇到相同的两个难题。

  第一个是“开会不在村委会”。

  为什么不在村委会开会?商河县孙集镇后堤村村委会院子里的土坯房抬头就能看到天;济阳区回河镇席闫村村委会房间是座危房;商河县沙河镇大吕村连村委会房间都没有,一下雨整个村庄就泡在黄泥浆里;王泉村地处深山,是个空壳村……

  第二个是“没有造血致富路”。

  第一书记们走访后发现,因病致贫、年老失独是贫困的直接原因。

  首轮第一书记董培杰派驻的席闫村和高杰派驻的后堤村都种植冬暖大棚。在他们的协调下,席闫村建设两座、后堤村建设三座高标准冬暖大棚,既解决了贫困户就业,又实现了村集体创收。

  第二轮第一书记金强和第三轮第一书记张润先后被派驻到省级贫困村——商河县沙河镇大吕村。他俩下决心,必须全村通路、危房改造,把村容村貌改造过来!“五纵三横”的规划生产路不少要经过老乡家的山墙、窝棚,有一条规划路甚至正好穿过村民吕文军家的正房。这位刚上任的村委会主任说:“金书记,我学问不高,可我明白这可能是我们村唯一的翻身机会,我带头拆!”为解决大吕村产业扶贫和文化建设,城投集团投资70万元,修建了100千瓦光伏电站项目,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

  路通了,牛壮了,桃树开花结果了,文化大院也修起来了,乡亲们全部实现脱贫。村里多年没响动的鼓子秧歌队又组起来了。

  2019年11月,作为城投集团第四轮第一书记,王德明被派驻到长清区张夏街道王泉村。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初,大年初二他就返回村里排查走访。路口都被封住了,他的手机就成了热线电话,从协调防疫物资,到帮乡亲采购日用品。他说,非常时期必须要让乡亲们感觉到时刻被关心,“封村”不是“封闭”,更不是被“遗忘”。

  随着形势的发展,城投集团第一书记们的扶贫故事各有特色,扶贫目标也一直在变,但不变的是他们为民办事的拳拳之心,是他们身为城投人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责任与担当。

  高级教师李昌海连续三年支教湘西——

  “展我所长,为扶贫协作贡献力量”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济南对接湘西州东西部扶贫协作。从2018年起,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连续三年选派志愿者赴湘西支医支教支农,累计派出志愿者400余人次。连续三年支教湘西的退休教师李昌海说:“我去湘西,不为别的,就是想发挥自己的所长,为东西部扶贫贡献一份力量。”

  李昌海有着40年教龄,是一名老党员老教师,多年从事学校管理和党建工作。三年前,他从济南燕新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的岗位上退休后,就踊跃报名,参加湘西支教,成为一名新时代文明志愿者。

  支教期间,他与当地学校领导交流学校管理和党建工作经验,探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深入班级,当班主任,宣传齐鲁文化,开设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讲堂。2018年,在古丈县,他给学生上书法课,讲汉字的基本笔划、框架结构、行笔要领,布置作业、认真批改,积极参与监考,认真评卷打分。

  “在生活上,我们严格遵守学校作息时间,以身作则,虚心谦和,尊重和鼓励学生,与当地师生广泛交流,结下深厚友谊。”李昌海还分享了和他一同支教老师们的经历:卢老师自己花钱买胶带,制作垒球;咸老师服从学校需要,从一年级卫生课讲到九年级历史课;莫老师给学生制作潜水镜,晚上到河边捞小鱼,把科技课上得生动有趣。

  “志愿支教,给贫困地区带去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教老师也学到了奉献精神,和当地师生结下了深厚请谊。”李昌海认为,东西部扶贫,真正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文/图 兰萃 周芳 沙文婧 付晓峰 冯瑜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