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健全“四个体系”打好“四场硬仗”做好“四个衔接” 济南奋力书写脱贫攻坚新时代答卷

2020-11-17 06:13:50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钱堃

责任编辑:鞠月芹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健全“四个体系”打好“四场硬仗”做好“四个衔接” 济南奋力书写脱贫攻坚新时代答卷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济南市坚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全市100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21.13万贫困人口基本实现稳定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达到10826元,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健全“四个体系”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健全“四个体系”打好“四场硬仗”做好“四个衔接” 济南奋力书写脱贫攻坚新时代答卷

  我市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党委主责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和各环节,统筹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组织保障体系健全完善。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责任制,35个市级领导帮挂团队结对帮挂扶贫重点街镇,帮助解决各项难题685个。健全完善大扶贫格局,选派专职扶贫干部832名;动员600多家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包村帮扶,1200多家民营企业、商会协会、社会组织与贫困村结对共建,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近7亿元,帮扶贫困群众12万余人次;组织1.95万名帮扶责任人开展结对帮扶,贫困群众帮扶责任人实现全覆盖。

  安全高效、多元供给的资金保障体系健全完善。累计投入各级财政专项资金27.26亿元,整合投入涉农资金18.9亿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富民生产贷3.86亿元。对口支援湖南湘西州、重庆武隆区扶贫协作资金11.4亿元;支援临沂协作财政资金3.25亿元,实施协作项目97个,带动贫困人口7万余人。市内6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区支援5个扶贫任务较重的区县协作资金1.72亿元,带动贫困人口2万多人。

  重点突出、协同发力的政策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建立完善以“三年行动意见”为基础、39个部门专项方案为依托、70个具体实施办法为支撑的“1+39+70”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健全完善分类动态监测和即时帮扶机制,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动态监测,对有返贫风险的落实相应帮扶措施,做到即时发现、即时救助,累计帮扶1651户、4196人。

  权责明晰、层层压实的责任落实体系健全完善。将脱贫攻坚纳入全市经济发展综合考核和重点工作专项考核,制定《济南市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济南市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实施3轮脱贫攻坚专项巡察,连续4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打好“四场硬仗”

  全力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健全“四个体系”打好“四场硬仗”做好“四个衔接” 济南奋力书写脱贫攻坚新时代答卷

  我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脱贫核心标准,坚持精准方略,全力打好贫困村提升、贫困群众增收、扶贫政策保障和内生脱贫构建“四场硬仗”,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

  坚持集体经济和村庄面貌“双管齐下”,贫困村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统筹抓好贫困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工作,贫困村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全面扶持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接续选派3000余名第一书记驻村抓党建促脱贫,协调落实帮扶资金近11亿元,实施帮扶项目5400余个。

  创新实施贫困村“1+1”产业扶贫,引导贫困村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光伏项目1463个,每个具备条件的贫困村都有一个特色产业项目和一个光伏发电项目,村集体年收入平均达到9万元。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完成贫困村道路改造提升5000多公里,实现贫困村等级公路“村村通”、街巷硬化“户户通”;新开优化扶贫线路50余条,建设贫困村客运站点550余个。新改建扩建贫困村中小学和幼儿园106所、卫生室394个、文化大院1035个、“五小”水利设施2323处,架设高压线476公里,贫困村“五通十有”实现全覆盖。易地扶贫搬迁顺利完成,南部山区西营街道老峪村和积米峪村147户308名贫困群众搬迁入住。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健全“四个体系”打好“四场硬仗”做好“四个衔接” 济南奋力书写脱贫攻坚新时代答卷

  坚持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双轮驱动”,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按照“村有产业、家有就业、户有分红”的目标,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促脱贫,全面夯实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基础,贫困群众年均增收3500元以上。统筹推进产业扶贫,累计投入18.15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102个,产生收益3.68亿元,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创新实施“插花式”贫困户产业帮扶,建成镇级扶贫产业项目438个,实现贫困户产业帮扶全覆盖。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开通“泉城乡旅扶贫专线”,打造长清“齐鲁8号风情路”、商河“秧歌古村”等20多个优质乡旅扶贫项目,累计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0余家,带动贫困人口4万多人次。将脱贫攻坚以来所有扶贫项目资产全部确权登记,纳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落实监督权。发布两批《济南市扶贫产品目录》,对200余种产品进行集中认定;11种扶贫产品被纳入山东省政府采购平台产品目录;100多个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将结余的3亿多元办公经费、工会经费用于帮扶贫困村和购买贫困户农副产品,累计销售扶贫产品2亿多元。深入开展就业扶贫,整合各类资源,以提升就业能力、提供就业岗位为核心,积极开展就业帮扶,推动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4.42万人次。累计开展贫困群众技能培训5万多人次;精选农技员1642人、帮扶科技示范主体6306个,深入贫困村开展农业科技指导,受益贫困人口3万多人。为具有一定劳动能力但不能充分实现就业的贫困群众,设立扶贫专岗1.62万个,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等各类企业,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设立就业扶贫加工点300多个,带动2万多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增收。

  坚持基本保障与特困兜底“两手发力”,贫困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针对贫困人口中“老弱病残”占比70%的实际,坚决筑牢基本生活保障网。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健全“四个体系”打好“四场硬仗”做好“四个衔接” 济南奋力书写脱贫攻坚新时代答卷

  全力补齐“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短板。基本医疗全面深化,128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推行慢病免费用药帮扶和大病“七重保障”,贫困患者住院结算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费用不超10%,累计帮扶14万人次,减轻就医负担9.6亿元。教育资助全面推行,实现贫困学生从学前到高等教育高标准全资助,累计资助11.02万人次、1.53亿元。在全省率先实施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贫困生补助政策,每年发放800元生活补助。严格落实“雨露计划”政策,为职业教育贫困学生发放补助资金10724人次、2204万元。居有所安全面推进,健全贫困户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对贫困户危房应改尽改,累计改造11062户;创新开展贫困户人居环境改善行动,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改善21718户。饮水安全全面保障,投资3亿多元,实施贫困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和两年攻坚行动,贫困村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8%以上。

  全力兜住“老弱病残”生活底线。特殊困难群体应保尽保,6万余名贫困人口分别纳入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推行以“亲情赡养”为核心的孝善扶贫,市、区县累计投入3200万元,撬动各类社会资金1.3亿多元,受益贫困老人3.58万人。实施以“扶残济困”为核心的助残工程,对1.7万名贫困残疾人发放生活和护理“两项补贴”,建设绿泽画院等残疾人创业就业扶贫基地86处,为贫困残疾人提供培训就业创业服务1万余人次。推行“爱心之家”“幸福食堂”等特色邻里养老模式,设立200多家邻里互助点,惠及贫困人口1万多人。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健全“四个体系”打好“四场硬仗”做好“四个衔接” 济南奋力书写脱贫攻坚新时代答卷

  坚持外力帮扶和内生脱贫“双向推动”,贫困群众精神面貌显著提振。多措并举引导贫困户树立主体意识,激发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实现内源性脱贫。着力提升因户帮扶。扎实开展精准识别,从家庭住房、收支状况等9大项192小项方面,建立“扶贫档案”,全面摸清扶贫对象的贫困“家底”和致贫原因,为每户贫困家庭“量身定做”个性化帮扶方案,每户平均至少6项脱贫措施,有力推动了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深入开展“志智双扶”。注重示范引领,通过脱贫攻坚讲习所、农民夜校等载体,利用固定地点的“课堂讲习”、田间地头的“现场讲习”、互联网平台的“远程讲习”,开展扶贫政策、实用技术、脱贫故事三类宣讲培训1000多场,参加贫困群众3万多人次。创新推行“积分制”扶贫,利用社会捐资设立爱心扶贫超市110个,通过量化贫困群众日常脱贫举措,贫困群众以表现换积分、凭积分到超市换物品,既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自主脱贫的意识,又促使帮扶干部更好掌握贫困群众状况、有针对性提供帮扶救助,还汇聚起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正能量,累计兑换7万人、40万次。

  做好“四个衔接”

  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健全“四个体系”打好“四场硬仗”做好“四个衔接” 济南奋力书写脱贫攻坚新时代答卷

  我市积极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下一步工作的重心由解决农村绝对贫困,转向在乡村振兴框架下统筹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重点做好“四个衔接”。

  体制机制衔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组织领导体制机制工作的有机结合,对脱贫攻坚中行之有效的做法进行梳理、完善和提升,有机转化运用到乡村振兴工作中,确保短期注重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一起抓,长期注重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与乡村振兴齐推进。

  政策措施衔接。结合制定“十四五”扶贫开发规划,对脱贫攻坚期中实施的特惠性、阶段性政策进行分类梳理,推动聚焦个体化发展转变为支持多元化发展、特惠性扶贫政策转变为普惠性民生政策、特殊性帮扶措施转变为常态化扶持措施,实现贫困人口持续增收、贫困村持续发展。

  产业发展衔接。进一步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实施产业项目,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乡村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扶贫产业项目向特色产业转变、向优势产业转变、向致富产业转变,把更多贫困群众稳定嵌入产业链,让他们通过参与发展产业获得持久收益。进一步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深入推动工商资本下乡,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更多动力和活力。

  促进基层治理衔接。深入总结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大力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行动,提升基层治理的组织力和凝聚力。突出抓好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夯实乡村振兴的内在力量。

作者:钱堃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