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2020“爱涌泉城”公益评选网络投票落下帷幕,在社会上掀起了“善心传递、爱心助力”热潮。许多网友在投票中留言:“这些热爱公益和长期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才是这座城市最值得点赞的人。”“他们的故事温暖了我,我也要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
徐丽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吴秀兰讲述志愿服务故事
公益人人可为,志愿者人人可做。
11月23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全省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439个,各类志愿服务团体6.85万个,注册志愿者1561.49万人。
一组组不断增长的数据,让我们看到社会上公益和志愿服务力量的不断扩充。与此同时,虽然慈善力量在不断提升,但是慈善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例如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促进措施还不够有力;志愿服务平台供给不足等短板正成为影响志愿服务发展的因素。怎样在志愿服务的快速蓬勃发展中统筹解决好这些问题,建设志愿服务的“高质化”发展轨道?济南在发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好经验和好做法?
在济南,从不缺少感人的故事;
在济南,也从不缺少热心肠……
在济南,志愿服务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接受,志愿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身边,温暖着人们的生活。
他们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出现在每一个交通路口,酷暑烈日、风雨无阻;他们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自觉组织起来定期走上街头,将志愿服务带入社区,走进千家万户;他们有的已两鬓斑白,主动加入到志愿服务中,通过实际行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奋斗,是济南人引以为傲的城市基因。回望济南近年来走过的公益之路,正是通过不断拓宽公益领域,强化志愿服务文化阵地,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多策并举推动全民参与,促进了公益事业的持续健康蓬勃发展,为推动全市持续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蔚然成风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11月10日,令千万济南人欢庆的大喜讯从北京传来——
中央文明办公布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在这份象征着文明城市最高荣耀的榜单上,济南市再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继续位列省会、副省级全国文明城市第一,实现了自2018年以来年度测评“三连冠”。
而在荣耀的背后,有一群默默无闻的人让城市“升温”,让“金字招牌”熠熠生辉。他们自觉聚集在一起,用行动撒播希望和爱。他们是这座城市普通的一分子,却用爱和奉献不断为城市注入新活力。他们就是用颗颗爱心为构筑“文明济南”添砖加瓦,成为这座“大爱之城”中最生动风景的志愿者们。文明于人,是沉淀的道德品质;文明于济南,是执着的精神追求。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广大志愿者和公益人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无尽的力量。
有这么一支志愿服务队伍——2019年4月,“大碗茶”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正式成立,这里将血压测量、公益理发、法律咨询、义诊服务等泉城义工特色服务项目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将文明实践融入到百姓生活中。志愿者将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心坎上,也让“志愿红”成为泉城最流行的颜色。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已成为泉城广大市民群众的一种生活新追求。尤其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文明城市的强大凝聚力与战斗力进一步彰显。疫情发生以来,济南全面启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机制,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有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区县、街道、社区三级宣传网络,发动网格员、志愿者等分片划区、包干到人,走进社区、进村入户、深入商户,把疫情防控宣传送到最基层。
在打造公益之城、志愿之城中——“爱涌泉城”成为济南公益崭新的名片
2019年12月24日,隆冬的泉城大地温暖涌动。这温暖,来自公益榜样的精彩故事,来自热烈的掌声,来自感动的泪水。这一天,2019“爱涌泉城”公益评选颁奖活动在山东省会大剧院音乐厅拉开帷幕。近千人相聚一起,为“十佳公益品牌”“十佳公益项目”和“十佳公益人物”喝彩,一同感受公益榜样的精神力量。
时隔近一年,2020“爱涌泉城”公益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活动自8月26日开启后,短短2个月的时间,主办方收到了370多个单位(品牌)个人的报名信息。在济南市实现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三连冠”之际,2020“爱涌泉城”公益评选活动开始初评,这既是对文明城市创建的一种有力呼应,也是对全市公益事业的鼓励和肯定。
一个个公益品牌、项目和先进个人,仿佛是在全市公益事业领域中燃起的星星之火,照亮了公益前行之路,让整个城市充满温暖,凝聚起推动全市公益事业发展的磅礴正能量。
采访中,不少市民也分享了对“爱涌泉城”公益评选和济南志愿服务发展的感受和体会。
市民纪云秀表示,在“爱涌泉城”公益评选中,看到民间公益慈善力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公益慈善是人人都能参与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志愿行动来实现公共利益或者公共价值。参与公益活动,不单单是一种回报,也是参与者自己收获快乐,收获幸福感的一个过程。一句简单的“谢谢”,一个暖心的微笑,都能够让公益的参与者体会到一份无法替代的珍贵。“我在公益平台上也捐过款,虽然钱不多,但是也想表达一份爱心,现如今,社会越来越温暖,好心人也越来越多,大家都在为了更好的明天尽着自己的一份爱心。”市民刘平说。
凡人善举传递的是人间大爱,相信在越来越多公益榜样的引领下,公益的内容将越来越多元化,志愿服务也将惠及越来越多需要帮助的人。
听志愿者讲述与公益的不解之缘——
徐丽莉:“为了看到更多的笑脸”
徐丽莉的志愿服务开始于大学时代。大学期间,徐丽莉加入学生会,积极参与各类助老助困志愿服务,义务家教、敬老院帮扶、学校义工……最初的角色只是参与和跟随,慢慢地,变成了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徐丽莉至今忘不了那个自闭症孩子妈妈说的话:我的孩子有自闭症,不肯和别人交流,这样的活动很好、很有意义,对孩子的帮助很大。
“帮助的人越多,成就感越多,志愿服务的星星之火,在我的内心燃烧,坚定了我以后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关爱困难生活群体的坚定信念。”徐丽莉说。
工作以后,想到自己的志愿服务初心,徐丽莉组建了鹏泉街道七彩阳光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成立以后,徐丽莉和队员们开始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0年来,徐丽莉和志愿服务队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七彩阳光志愿服务队也不断壮大,下设党旗红、暖心橙、开心紫、平安黄、文明蓝、舒心绿和健康白等各类文体戏曲、医疗保健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用爱汇聚成一缕缕阳光,照耀着这座城市。
“10年来,为了看到更多的笑脸,针对家庭困难青少年、孤寡老人,我们组织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受助群众达600余人,我也从一个机关工作小白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志愿服务领头人。慢慢地,单位的同事、身边的朋友都加入到了我的志愿服务队伍,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也为我们的志愿服务队伍助力,而我们的共同努力就是为了看到更多的笑脸。”徐丽莉说。吴秀兰:“给更多的贫困学生送去温暖”
吴秀兰是莱芜建设集团的一名普通建筑工人,1964年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因为母亲的乐善好施,吴秀兰从小便深受影响。母亲去世后,邻居对她的帮助让她铭记在心,她默默告诉自己,以后也要帮助更多的人。工作30多年来,她一直默默无私奉献着自己的爱,如今她不仅是自己儿子的母亲,还是10多个贫困儿童的母亲。
“我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我的母亲经常帮助别人,她去世以后,乡亲们经常帮助我。那时候我就明白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非常感激他们,那时候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吴秀兰说。
从开始关注孤贫留守儿童到现在,近15年的时间里,吴秀兰先后资助了20多名学生,捐款捐物价值达10多万元,他们中有的入伍当兵,有的在医院工作,有的在大学读书,但都称呼吴秀兰为“妈妈”。不仅如此,闲暇时间,她还经常去敬老院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
“我始终觉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从小我也教育儿子一定要心存感恩,多去帮助别人。”吴秀兰说。
业界人士和市民记者纷纷建言献策——
泉城义工负责人赵言民:努力追求志愿服务“新常态”
泉城义工从2005年成立到现在,从最初的146人到今天注册近40万人的大型公益组织,已成为享誉全国的一张城市名片。“我们一直坚持‘展我所长、尽我所能,尽我热情、回报社会’的服务理念,从广大青少年学生,到拥有一技之长的律师、医生、工程师等,在泉城义工的活动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这是坚持到今天的一个核心。”
对于济南的志愿服务事业,赵言民建议成立“志愿服务基金”,可以为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提供资助,同时也可以提升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志愿服务交流等,让每一个有能力有意愿的人献出爱心,整合社会资源,汇集社会爱心力量,为推动济南志愿服务发展贡献力量。“新时代给了志愿服务事业一个全新的、更高的发展机会,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泉城义工将继续坚持在志愿服务的奋斗道路上。”赵言民说。
与此同时,他还建议在济南成立志愿服务培训学院。“通过积极构建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可以顺应全市志愿服务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志愿服务培训模式,形成精神文明建设新的亮点和品牌的有益探索。”志愿服务学院面向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提供高水平、专业化、操作性强的志愿服务培训,有利于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稳定和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有效解决志愿者团队发展缺乏活力、持久力和创新力的问题,努力追求志愿服务“新常态”。市道德模范、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钟倩:以公益之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今年济南再次摘得“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作为“优等生”的济南拥有诸多“国字号”荣誉加持,但是在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与打造公益之城的道路上,也有进一步需要提升和探索的地方。
“我创办公益励志热线13年,今年又创办了雪樱天使公益读书会,在参与中切实感受到城市的文明进步,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钟倩表示,每个公民对社会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年初的疫情使我们感受到志愿者的磅礴之力,也认识到评价反馈机制的不足。她建议打造“公益济南”APP,对全市志愿服务统一管理,统一标准,注册账户,随时可以查询积分情况和服务足迹。
在发挥公益品牌效应方面,作为“爱涌泉城”的忠实粉丝,钟倩建议可以进一步延伸“爱涌泉城”公益平台和“泉城义工”品牌效应,聚合社会资源在全市打造“爱心小屋”,并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站及服务点、泉城义工联络点、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等结合,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助老、助残、助学、环卫工出租司机歇脚、泉水免费大碗茶或泉水茶汤、公益阅读、演出等多元化个性化服务,以此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为志愿服务刻上济南印记。“希望可以通过大手牵小手的努力,让公益之城引领济南走向国际,不断扩大志愿服务朋友圈。”钟倩说。评论又见一片“志愿红”
当乐善好施、凡人善举成为一个城市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理念时,当参与公益、加入志愿服务组织成为人们的行为自觉时,真善美的文明之花便会在这座城市悄然开放,满城芬芳。
漫步于泉城大街小巷,处处活跃着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忙碌身影,让人倍感温暖。十字路口,他们是“指挥员”,指引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社区里,他们是老人们的“儿女”,孩子们的“家长”,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便利;大明湖畔、泉城路边,他们是“宣传员”,指引游客路线、倡导环保……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不分年龄大小,他们是谁?
他们是志愿者!是他们将爱在这里传递,让城市更有温度。
在泉城济南,“公益——大家一起来做”。这个城市的改变,不是靠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近年来,济南公益事业蓬勃发展,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组织遍地开花,困难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基层志愿组织网络”的帮助、品牌公益项目惠及百姓并带动市民主动参与。
慈心善举,点点爱心之火,在泉城济南已形成燎原之势。
伴随着“爱涌泉城”公益评选活动的不断深入,一个个公益组织、热心人士和公益企业的持续涌现,正润物细无声般不断丰富着这座美丽之城的内涵和特质,铸造了城市的新公益、新理念和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