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济南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公报亮点解读 “黄河”至少出现14次,首次提出建设“五个中心”

2020-12-17 05:51:32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卢震

责任编辑:张章
济南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公报亮点解读 “黄河”至少出现14次,首次提出建设“五个中心”

  济南建邦黄河大桥(资料图) 新时报记者王章华 摄

  12月15日,济南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公报描绘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蓝图和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全会公报中,“黄河”一词至少出现14次,黄河战略贯穿济南未来发展各项战略目标。同时,全会首次提出了二〇三五年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的“五个中心”目标。

  频繁出现的黄河战略将对济南发展产生何种影响?“五个中心”的提出又将带来哪些变化?新时报记者对话专家学者,解析这些战略目标对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黄河”成为公报高频词汇

  全会召开的前一天,在2021年市委工作务虚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立成强调“要举全市之力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一天之后,“黄河”作为高频词在全会公报上频繁出现,其背后的深意可见一斑。“黄河流域中心城市”“黄河流域核心增长极”“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等定位也为济南在经济、文化、贸易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发展抓手。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济南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凸显,自西向东奔流入海的黄河也成为了沿黄省份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今年11月,济南就与太原、呼和浩特、郑州、西安、兰州、银川等沿黄6个省会城市签订合作协议,黄河流域省会城市企业登记等审批服务事项正式进入“跨省通办”新模式。此外,沿黄省份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生态保护等方面也逐渐形成合力。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黄河战略于济南而言可谓“天赐良机”。“黄河战略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济南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跳板’,借势国家战略,济南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吸引力大大加强,这些都是城市发展所需的必要要素。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也将成为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的一个抓手。”

  首次提出建成“五个中心”

  全会还首次提出了济南到二〇三五年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的“五个中心”的远景目标。其中,贸易中心和文化中心首次出现在济南发展目标之中。同时,全会还提出济南将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贸易中心”的定位愈发清晰。

  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的便利。作为连接华东、华北和中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济南交通运输优势明显。仅在2020年,济南就交出了济泰高速通车、大东环通车、“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隧道工程东线隧道贯通等一系列成绩单。值得注意的是,12月5日上午,“齐鲁号”欧亚班列从济南南站发车,济南今年开行欧亚班列数量突破500列,累计开行突破700列,年开行量由全省第四位跃升至第一位。

  建设文化中心同样是首次提及,在王忠武看来,建设文化中心同样可以“借势”黄河战略。他认为,济南作为山东省会,以儒家文化、齐鲁文化为底蕴,人文历史资源丰厚。“借助黄河战略,济南本地文化可以通过与沿黄省市的交流过程得到进一步传播。同时,文化与教育息息相关,文化中心的建设同样会带动本地教育水平的提升,从而使全民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城市发展新格局定位愈发清晰

  今年7月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确定了“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则对“新十字”方针的发展目标进一步细化描述,着眼促进全域资源合理布局,促进错位特色发展,提出做强东部加快建设“科创智造之城”,振兴西部加速建设“活力康养之城”,做美南部持续建设“绿色生态之城”,崛起北部全力建设“未来希望之城”,做优中部精心建设“魅力品质之城”。城市发展新格局有了更加清晰的区域定位。

  对此,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副教授王林申从城市规划发展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这是城市既有高质量空间战略的二次拔高,既是对城市空间载体具体职能的明确,也是对规划实施路径的一种确立,利于资源要素的适当集聚,也利于各市辖区按照该规划设定进一步明确各自责任、谋求联动发展。应在城市定位的要求约束下,进一步做好‘五城’耦合。” 

作者:卢震

责任编辑:张章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