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创新城市新引擎 展开中心城市新画卷!“理响泉城”智库专家共话济南未来新路径

2020-12-28 06:49:24 来源:济南报业全媒体

作者:济南报业全媒体 记者:惠铭生 肖明君 刘阳 苏晓萌

责任编辑:高原
启动创新城市新引擎 展开中心城市新画卷!“理响泉城”智库专家共话济南未来新路径

  夜以继日走千帆,新故相推不避难。近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以“七个新跨越”“十个新突破”为发展主线和未来场景,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系列建议。建议明确了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亮出了全面推动强省会建设的责任书。

  通观这份涵盖了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全领域的建议,其中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有强化的责任担当、有解决新问题的政策诚意、有契合新理念的时代取向。那么,未来的济南应该如何以建议为主纲,勾勒出一片枝叶丰茂的生长图景?就此,四位“理响泉城”智库专家一一阐述了他们心目中的“济南新路径”。

  争做沿黄城市领头人

  打造有“韧性”的社区

  王佃利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济南日报:此次,全会提出开启全面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新征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明确了济南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全新定位,为省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下一个五年,实现全域范围内高质量发展、区域功能地位提升,济南应该如何发力?

  王佃利:市委全会对济南市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明确规划,我们要特别注重如何发挥济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是着眼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发展,突出济南对经济圈内其余城市的引导、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济南城市群经济圈与黄河中游、黄河上游城市圈的互动,把济南城市群经济圈放到黄河流域城市群大环境下,加快塑造济南城市群经济圈在黄河流域城市群中的“领头人”地位,在区域合作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子。

  未来,为了充分突出济南市的优势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抓住济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充分调动济南发展的积极性,形成国家战略引导下的济南发展新动力。

  其次,要充分发挥济南的创新能力,以创新来引导济南高质量发展。

  再就是,重视济南的各种规划、政策落实落地,通过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让市委全会的政策措施踏踏实实落地,助力济南取得优异的发展成绩,真正促进济南的高质量发展。

  济南日报:城市治理水平是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集大成。济南在未来城市建设布局中也提出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在这方面应该如何完善?

  王佃利:市委全会提出,以党建为引领的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地方法规制度更加完善、广泛多层次制度化协商民主深入推进。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的诉求和问题呈现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点。2020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有效解决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顺应新的发展形势、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

  那么,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呢?

  首先要明确城市基层发展的目标,要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社区治理完善和改善的目标,注重社区品质的提升和社区治理能力的完善。二是抓住社区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的完善,在加强以党建为引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同时主动调动各个社会组织的活力,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目标。三是从当下社区治理的具体措施来看,要注重基层工作方式的转变。当前社区承担着大量急难繁重工作,而社区资源、人员却相对匮乏。因此,应当为基层工作人员提供足够的支持,让他们有充足的工作热情、工作条件和工作能力,真正把工作做好。

  最后,应当要做好韧性社区建设。城市发展总会面临各种不确定性,韧性社区的目标不是建设没有灾害的社区,而是在积极的制度设计、有机的社会组织、积极的个人参与、科学的环境建设中,增强社区韧性,通过总结反思和学习,让社区安全治理体系变得更强大,能够承受灾害冲击并及时恢复功能。

  今年的新冠疫情为社会治理带来很大挑战,在危机来临之时,社区应当如何保持活力,尤其是保持自身内在的发展动力?对此,社区不仅要加强卫生体系建设,还要加强其作为一个共同体的能力建设,这是基层社会治理下一步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构建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释放乡村空间发展潜力

  杨志恒 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土地经济中心主任

  济南日报:市委全会提出了“七个新跨越”,明晰了“十四五”期间济南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其中有关于“城市品质实现新跨越”和“治理效能实现新跨越”的表述,对这两方面应该如何认识?

  杨志恒:可以说,“七个新跨越”和“十个新突破”所擘画的发展蓝图,全面展开了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画卷。“十四五”期间,济南要实现城市品质新跨越和治理效能新跨越,离不开以下举措的推动:

  推动省会都市圈资源要素整合。结合济南周边市县区划调整,优化产业与城市发展布局,推进行政区与功能区统筹协调发展,将原先分散的发展动力进行整合,改变当前“产城分离”的问题,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效率,降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体制成本。

  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坚定不移执行工业强市方针,结合山东省新旧动能先行区建设,聚焦聚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抢抓数字经济时代机遇,推出产业“登高”行动计划,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市场,将济南确立为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夯实发展升级的强劲支撑。

  着力构建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坚持以“创新工程”为牵引,充分利用济南高校、科研院所云集的科技优势,围绕全产业链打造和新兴产业培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强市、科教兴市等战略,积极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健全完善产学研创新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济南对创新要素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

  积极打造对外开放标杆。济南是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城市,在行政审批服务、海关监管服务、金融支持政策、对外合作开放等方面已经出台了完善的配套措施,,结合对外贸易形势的预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积极对外推介济南,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推动中心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下沉。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具有丰富优质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然而,存在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过剩与周边县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的问题,应着力促进周边区县医疗、教育、大型商业综合体等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提升,做大做强城市新引擎。

  突出交通引领和公交引导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与用地。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完善城市交通体系,通过普通公交、地铁、城际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引导居住、产业、行政、文化等功能的合理布局,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丰富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充分挖掘济南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统筹经济、社会、文化关系,突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

  发挥金融资源汇聚优势。金融业的支持对地区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不言而喻,济南作为省会,应做到四个“加大”,即加大本土金融机构的培养申报和组建力度、加大金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大外资银行的引进力度、加大金融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济南日报:乡村振兴是一个当下发展主题。在济南,有没有契合济南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在乡村建设应该注重做哪些深度挖掘?

  杨志恒:立足济南发展实际,具体考虑应从以下方面着力促进乡村振兴:

  持续推进乡村人口进城定居。乡村地域主要承载农业生产功能,在生产分工上天然具有收益低的特点,乡村振兴需要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发挥以城带乡的作用,推进乡村人口市民化是当前促进两大战略协同推进的重要抓手。从现实情况来看,济南常住人口率71.21%, 户籍城镇化率仅为58.8%,现有城市规模能够吸纳的乡村人口尚未达到饱和。而且与人口密度接近的英国、日本等国家相比,城镇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工作的重点依旧在“化”上,有必要进一步推进以乡村人口进城定居为主的市民化,提升城镇化质量。

  增强城乡联系紧密度。济南市是国家、山东省确立的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城乡融合不仅仅是物理设施的互联建设,还应该从产业、文化、生态治理等多维度加强互通,强调城乡要素统一市场的建设。以产业来说,目前,济南市很多地域的乡村生产体系依旧停留在传统农业层面,乡村生产活动与省会都市圈生产网络之间的嵌入性不强,有必要借助城乡联系寻求城乡生产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充分发掘乡村资源,释放乡村空间的发展潜力。

  开展乡村地域乡村性评价。乡村具有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而土地则是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载体,因此可通过乡村土地利用的特征开展乡村性的评价研究,以充分反映乡村的生产力水平、生活发达程度以及生态保护程度。例如,农用地是乡村发展的产业基础,更是乡村特征的重要表征;农村居民点的扩大、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增加和完善体现了乡村生活空间的演化;水域、林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来反映乡村的生态功能,通过评价能够准确把握济南市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域的乡村性变化,更好的指导乡村地域分类分区,对应提出具体的乡村振兴策略。

  培育现代理念企业家群体

  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

  姜珲 济南市委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

  济南日报:推动全市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可否在招才引才、留人育人等方面谈一下城市人才建设?

  姜珲:总体而言,济南在人才吸引力方面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近三年济南市户籍人口每年净增10万人以上,在2019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位居第8位,下一步我们要加快推动人才强市,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普惠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人才政策体系,对于大中专毕业生,要有普惠化的人才引进政策,对于“高精尖缺”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等引进和培养,就需要个性化的人才引进政策,按照“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优质项目(优势学科)”模式,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通过打造最优引才环境、最优发展平台,梯次培养、精准引进各领域高端人才。

  还要弘扬企业家精神,要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企业家群体。今年七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强调:“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茁壮成长,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国企业家队伍。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三是发挥人才作用,就要推动项目、技术、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打通成果转移转化通道,解决科研成果和社会生产“两张皮”的现象。下一步要创新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体系,加强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对接。

  四是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有效释放出来,营造优良创新生态,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下一步就要求我们加快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的转变,改革人事管理制度,人才引进制度,科研人员考核制度等,破除影响人才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收益分配机制、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上更充分的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

  济南日报:济南未来发展路径中,对科技创新、高端智造进行了特别强调,并纳入“十大新突破”,请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谈一下济南未来的产业安排应当如何布局?

  姜珲:济南市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把创新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因为创新是新发展理念的首要内容,是实现济南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引领济南市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第一动力,也是解决当前发展动力不足的唯一选择。

  “十三五”时期济南市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发展质、效都迈上了新台阶。下一步,济南市要实现科技创新突破,重点应落脚在如何激发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上来,只有激发起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的动力就源源不断的激发出来了。

  再说一下高端智造,这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制造水平的集中体现。对济南市来讲,大力发展高端智造产业,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战场。“十三五”时期济南市抢抓机遇,积极融入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积极融入和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发展上抢占先机,强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在高端智造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如今,济南培育独角兽企业3家,入围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12家,省级以上瞪羚企业达到80家,数量均居山东首位。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600亿元和3400亿元,产业金融、生物医药、医疗康养等产业超过千亿元。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面完成钢铁去产能任务,济钢、小鸭、轻骑等一批传统企业实现“老树发新芽”,企业上云2.7万家。

  下一步实现高端智造取得新突破,要把握几个理念:

  一是坚持工业强市的理念,打造智造济南,建设基础稳固、动能强劲的工业强市。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经济工作首位,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到2035年,培育发展5个以上千亿级前沿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全国智能制造标杆。

  二是坚持提升产业能级,增强转换动力。一方面要坚持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方向,培育十大千亿产业,进一步提高济南市“四新”经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同时要加快传统动能升级改造不断加快,老企业蝶变重生,产业发展“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成果逐步显现。

  三是统筹发展要素,打破发展壁垒。为高效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国内市场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推动新时代济南高质量发展,济南市实施产业链“链长制”,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空天信息等重点领域,统筹产业发展要素资源,打破产业发展壁垒,加快建链、补链、强链、延链。

  四是加大力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济南市提出“全面对接京津冀,主动服务雄安新区,打造央企和跨国公司北方总部基地”。这就要求我们在金融供给模式上、双招双引的方式上、人才引进的力度上、都要实现新突破。

  提升城市文明“第一印象”

  让创业者感受城市“暖政”

  吴先华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教授

  济南日报: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城市实现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抓手,在济南的城市建设中,如何在这两个方面实现提升?

  吴先华:文明是发展的前提,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的软实力,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竞争力。近年来,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城市硬实力大大增强。面对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济南既要大力发展经济,更要加快文明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那么,怎样的城市软实力提升才能让标榜着“老字号”牌匾的济南,真正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与发展?

  首先,放眼望去,一座城市的美,不仅需要有高楼大厦的矗立、宽敞整洁的严谨,还要有良好精神风貌的格局。由此看来,提升城市的软实力,还需着力于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传播文明新风。比如说,行走在济南的大街小巷,礼让行人的优良传统,已然成为一股新风,吹进千家万户。这既是市民文明素质逐步提升的一项实践,又是文明新风传播的一种体现。让前来创业的企业家、投资商,让入济旅游、求学的人群了解这座城,济南市民所呈现出来的精神文明素质风貌是“第一印象”,更是文化源泉的根基所在。

  另外,要着力于培育人、塑造人、提高人,要通过精神文明素质的提升,大力培育现代文明新市民,让每个人都成为展现和传递文明的使者。

  综合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媒体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展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风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职业规则、行业规范建设,使之入脑入心,化作行动。要扎实做好善心义举四德榜、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道德典型评选活动,多角度、多层面宣传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要做好文化传承,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积淀和文化传统,在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城市现代人文精神,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魅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济南日报:未来经济讲究向“实”而行,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济南对于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有所安排。可否从区域经济角度谈一下如何通过营商环境再优化,实现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

  吴先华:实现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当务之急,更是关键所在。

  首先,因为疫情的缘故,不少企业受到重创。此时,政府应对企业家加强引导,增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化领域的人才流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一定意义上说,在实体经济的发展浪潮中,企业可以倒闭,但企业家不能倒。看重企业家,在另一层面上,就是看重人才。在济南天更蓝、水更清的环境下,软环境的提升已经成为吸引人才的硬实力。同时,济南市出台的引进人才制度,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而不是一套制度无差别执行到底,不能因为某一两个无关紧要的条件限制了人才引进。

  其次,加强创业扶持,增强对重点企业的培养。在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建议政府加大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为双创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让创业者真正的感受到“暖政”的怀抱。在企业受到重创时,有着救人于危难的贴心政策加以援助,如此,才能从本质上美化营商环境。

  另外,目前虽然有各种创业扶持政策和计划,但是更需要政府因地制宜,对有潜力的中小创业者给予认可、背书、宣传等支持,如此不仅对企业本身发展有好处,也是提升济南企业品牌形象的一个途径,让济南的优秀企业越来越多。

  而且,对创业者的补贴,应该尽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降低硬性门槛,让有真正资金需求的创业者,能够拿到相关补贴资金。目前很多硬性条件,与社会实际情况有出入,导致创业者无法受到政策的青睐。结果只能是给一些企业锦上添花,无法为真正有需求的创业者雪中送炭,这种情况必须避免,必须改善。

  着眼“十大新突破”

  厚植基础优势 补齐短板弱项

  赵婷婷 济南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济南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建议中,提出新发展阶段“七个新跨越”的发展目标,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十大新突破的发展路径,即“重点在科技创新、高端智造、文化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医疗康养、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赋能、民营经济、县域经济、乡村振兴上取得新突破。” 在济南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赵婷婷看来,《建议》令人振奋,她表示,这份规划建议对于指导、引领济南在未来5年和15年发展将产生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十四五”目标为济南的发展把准了方向。“其中前五个主要对应了五个济南的打造,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后五个与前五个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济南在新时代加快建设现代化强省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具有很清晰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 对于“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赵婷婷认为,随着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总书记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并且中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济南要建设现代化强省会,也必然要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关键,更好地融入到国内大循环和双循环当中。

  赵婷婷介绍,在科技创新方面,济南有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我们拥有高等院校52所,本科以上在校生76万人,接下来要把这些优势利用好,转化好。要特别注重积极承接国家创新战略。今年,我们提出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个其实就非常契合国家战略方向和济南打造科创中心的战略要求,通过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济南将更好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和要素,实现科创取得突破发展。” “总的来说,未来五年,济南要着眼通过这十大新突破,一方面厚植基础优势,另一方面补齐短板弱项,来增强发展后劲、释放发展活力,真正助推省会济南实现高质量发展。”(济南报业全媒体 记者:惠铭生 肖明君 刘阳 苏晓萌 实习生:孙慧娟 视频剪辑:李想 王智铭 阎旭)

启动创新城市新引擎 展开中心城市新画卷!“理响泉城”智库专家共话济南未来新路径 

作者:济南报业全媒体 记者:惠铭生 肖明君 刘阳 苏晓萌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