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台遗址出土的编钟和礼器
本版照片均由新时报记者黄中明 摄青铜方壶
近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了《关于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的公告》,山东大学博物馆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成为全国高校唯一的历史考古类国家一级博物馆。山大博物馆从国家二级博物馆跻身一级博物馆仅用时两年,哪些过人之处让它成为全国“唯一”?这里有哪些值得细数的“镇馆之宝”?普通市民如何才能一睹其风采?带着这些问题,新时报记者对山大博物馆进行了探访。
经过严格系统考核评估从二级到一级仅用时两年
12月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的公告显示,山东大学博物馆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共同成为该级别中仅有的高校博物馆,而山大博物馆还是全国高校唯一的历史考古类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8年9月,山大博物馆入选国家二级博物馆,从二级到一级,仅用了两年时间。能够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不仅标志着博物馆综合实力和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对推动山大考古与文博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发展,进一步发挥博物馆育人功能,以及助力山大文化引领战略实施和校园文化建设都有重要作用。
“对博物馆的定级评估工作,有一套完备复杂的体系,包括对馆藏标本的数量和质量的考查,藏品具有怎样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业务和管理人员数量、观众流量,举办展览和活动的情况,开展社会服务的情况,取得的科研成果,对藏品的学术研究能否揭示文物背后的价值等。”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山大博物馆馆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方辉介绍,专家根据相关标准严格打分,并现场验收通过,完成认定评估。
据介绍,山大博物馆于1995年在原山大考古系文物标本室的基础上建成开放,目前拥有济南中心校区展馆和青岛校区展馆两部分。其中,中心校区展馆位于该校区标志性建筑“知新楼”顶层,于2011年山大建校110周年时落成开馆,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青岛校区展馆为独立建筑,于今年10月底试开馆,建筑面积4.08万平方米。
能仅用两年实现“升级”,方辉认为,这要归功于山大博物馆在硬件设施、文化内涵、学术支撑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尤其是青岛校区博物馆为独立建筑,其独特的外观和蕴含的文化寓意已使其成为该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目前国内高校最大的博物馆。
“这里功能设施齐备,把博物馆与考古学科的布局紧密结合在一起。除了博物馆的功能,还设有国内高校唯一一家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联合实验室,是山大与耶鲁大学共建而成的,开展科技考古、文物保护等工作,国际化程度较高。”方辉说,教师科研成果、学生实践活动等都是对博物馆的有力支撑,形成了山大的特色和优势。
“镇馆之宝”有故事考古专业师生发掘展品占95%
国家一级博物馆到底“长啥样”?有哪些“镇馆之宝”?12月28日,新时报记者跟随方辉探访了山大博物馆济南中心校区展馆。
这处展馆包括文物精品展、校史馆、崧高维岳——蒋维崧书法艺术展和临时展厅等分区,其中文物精品展是最具特色的展区,包含“文明之光”“东方重镇”“邿国寻踪”和“春华秋实”4个部分。
在“邿国寻踪”部分,一套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青铜礼乐器格外引人注目,这也是山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出自济南长清仙人台邿国贵族墓地。“这是山大考古专业师生在1995年开展考古实习时挖掘出土的文物。”方辉说,这套青铜礼器和乐器共有110件,器形硕大,铸造精美,其中7件铸有铭文,是对春秋时期礼乐文明的展现。
据介绍,这处墓地最早是在上世纪70年代由当地农民发现的,山大师生根据相关线索找到了这处遗址并开展考古发掘,在此基础上又发现了5座墓葬,最终发掘出由6座墓葬构成的完整墓地。根据随葬品时代特征、铭文和相关文献确定,这处墓葬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东方古国邿国王室墓地,6号墓则为邿国国君之墓。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解决了历史上延续了2000多年的邿国地望之谜,获评当年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山大博物馆的馆藏中,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例如月庄遗址、周河遗址和尹家城遗址、两城镇遗址、丁公遗址等文物。尤其是在“东方重镇”部分,主要介绍了海岱地区商文化最具典型性的遗址大辛庄遗址,对山大3次发掘的考古成果以墓葬为线索重点展示,此遗址入选2003年度6项最具学术价值的考古新发现,后又入选2010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据了解,展出的绝大部分文物都是从山大考古专业师生在历年的考古教学实践中发掘出土的数万件文物中挑选出来的,占比高达95%左右。对展馆藏品,方辉如数家珍。他介绍,博物馆包括生物标本4万多件,文物标本2万多件,国家一级文物16件、二级文物166件、三级文物234件,除师生考古发掘的文物外,还有校内其他学科专业的收藏品以及社会捐赠藏品等。
让文物“走出去、活起来”可接受社会团体预约参观
新时报记者在参观过程中,山大国际教育专业大四学生刘菁琨和大三学生安一卓担任了讲解员,她们大方清晰的讲解为文物赋予了新的生机。安一卓说,她一直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大一时便成为博物馆的志愿者,但那时只值班不参与讲解。“我大二时报名参加了博物馆讲解员大赛,并顺利入职成为讲解员,这一年的讲解工作让我对这些文物有了新的认识。”她说,平时有不少中小学生前来参观,他们接到讲解任务最多时,多名讲解员轮番上阵,一天要讲解10多遍。安一卓说,以前只是参观者,现在变成了参与者,感觉与文物和文化距离更近了。
据介绍,除日常师生参观和来访客人外,在学校新生入校日、校友返校日和全国重点中学师生开放日等重要节点和活动,博物馆都是重要的活动场所,每年接待来访者2万多人次。除了“开门迎客”,他们还经常“走出去”,如参加2006 年“山东文物精品大展”、2008—2009年“考古新发现——山东省重大考古新发现成就展”、2009年国家文物局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主办的“黄河文明展”等。
今年9月,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山大博物馆以线上形式参与了“文物及博物馆文化创意展区”活动。如何让文物“活起来”,也是山大博物馆一直注重的方面,副馆长李慧竹介绍,他们已在校内举办了五届博物馆衍生品设计大赛,让师生走进博物馆,挖掘文创因素,设计产品。
如此“有料”的博物馆,如何才能一睹其风采?据了解,目前山大博物馆除面向师生开放外,还可接受社会团体预约参观(5人以上),但方辉在此提醒,考虑到高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特殊性质,建议市民在防疫形势较好后再预约参观。明年山大将迎来建校120周年,山大博物馆也在筹备一系列特色展览等活动,与校友和民众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