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水洗完菜,还能浇花,不能浪费!”家住天桥区的王富华说着,把洗菜水倒进旁边的一个红色桶里,这个桶的“前辈”得有七八个了。在她家,这项节水措施已延续了16年。
济南作为全国首批节水型城市,为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提出聚力创建国家节水典范城市,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家节水典范城市。引发共鸣的不止王富华一家,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热议创建国家节水典范城市。
为落实创建国家节水典范城市行动,济南已初步提出相关建设指标体系、重点工作任务、创新政策机制,谋划了一批节水示范项目。新时报记者黄中明 摄(资料照片)
落实黄河战略的最佳切入点
济南,别称泉城。很多人想当然会以为济南不缺水,其实不然。实际上,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83立方米,不足全国的1/7,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对客水依赖程度高,外引水量占全市用水总量的43%。据测算,预计2022年济南市供水缺口达2.2亿立方米,至2035年达4.4亿立方米,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济南市节水工作起步较早,2002年入选了全国第一批“节水型城市”名单。中共济南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聚力创建节水典范城市。这是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思想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的重要保证。市人大代表、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谢堃认为,济南市推进节水典范城市建设的意义不言自喻,既是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最佳切入点,更是破解城市发展瓶颈的突破口。
济南时报 王锋 摄
提高再生水利用率 靠机制创新
节水,不光是拧紧水龙头,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统筹配置各类水资源、提高再生水利用率等方方面面。“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我市大部分再生水直接排入小清河等河道,进行生态补源,仅有少部分被用到小区绿化和工业替代水源等方面。”市政协委员、高新区临空经济管理局副局长崔海涛今年将提案主题聚焦在“再生水利用”。
市政协委员、市城乡水务局局长李季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关于再生水的利用,济南已经定下了目标,“到2025年,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40%。”这一目标的背后需要做太多努力,比如创新机制。国内再生水管理水平较好的昆明、深圳等城市,在探索“再生水利用”的过程中,经历了由政府投资向政府购买服务的转变,最终通过特许经营模式,建立市场化的回报机制与盈利模式。
崔海涛说,济南可以对标昆明、深圳,授权特许经营单位从事再生水项目投融资以及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再生水项目,为用水户提供再生水服务并收取费用;将已建再生水供水管网和设施在实施特许经营时一并移交给经营者使用,由经营者在特许经营期内自行承担管理与维护费用。“这样既激发了企业活力,又实现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双赢。”
济南日报 吕传泉 摄
中水回用应是全行业全民行动
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关于推进国家节水典范城市建设中提到,除了再生水利用率提高,还要加强中水回用设施建设运营,提高再生水循环利用水平。
在济南,已有不少企业将此付诸生产活动中,并引领行业节水。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是济南市首批“节水型企业”。该公司总厂副总经理史卫东介绍,他们在用水节水工作中不断加强精细管理、强化源头控制、持续技术创新、注重点滴节约,齐鲁制药在济南4个有限公司中水重复利用率达96.5%。除了技术上节水,齐鲁制药更是将节水纳入考核,纳入日常管理。
加强社区中水回用设施建设运营,提高循环利用率也是推进国家节水典范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市人大代表、山东永能节能环保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彦洪建议,在新建社区中配建社区中水回用系统,建设完善社区中水供应管网,用于社区公共区域保洁、绿化、洗车等用水;新建社区还可以配建污水处理系统,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建设。
去年11月起施行的《济南市节约用水条例》要求,日中水回用量在750立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等配套建设中水设施。作为给排水领域的市人大代表,在山东北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岛看来,中水回用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把成本降到合理区间,否则社区中水设施运行成本较高。他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该校的中水处理站一天处理5000立方米污水,实现中水全部回用完全不外排。“这些中水用在学校冲厕、绿化浇灌,对学校而言既节约了水又省了钱。对于这类独立单位,建议减免排污费,同时应当对其进行奖励,从而调动社会的积极性投入到中水回收和节约用水。”
济南日报 吕传泉 摄
节水的概念是“全域”“全方位”
创建国家节水典范城市,完成这个“大动作”需要多方面配合,对泉城济南来说还有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水的概念是“全域”“全方位”。
李季孝介绍,济南将优化水资源配置,完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统筹黄河水、长江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等各类水资源,规划建设太平水库、马头山水库。完成杨家横、武庄等水库扩容增效工程,实施徒骇河、牟汶河等河道拦蓄工程。完成卧虎山水库—锦绣川水库连通、白云—东湖—杜张—狼猫山东部城区四库连通、玉清湖水库至鹊华水厂调水等水源连通工程。同时,还谋划雪野水库与东部城区水源连通工程,逐步形成多水源联合调度、覆盖全域的全市大水网。
未来,济南还要全面探索节水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加强农业、工业重点领域节水和城镇节水。强化“再生水利用”,推进再生水厂、主干管网配套建设工程,建设河湖景观、园林绿化、城市保洁、工业冷却用水等用水大户供水管线,合理规划再生水设施和取水站点。到202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1.9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0%。
济南日报 吕传泉 摄
实施适水评价引导城市的发展
在创建国家节水典范城市过程中,济南将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具体到实践路径,谢堃说将按照“全域、全产、全程、全民”的“四全”标准,来落实“四定”要求,即覆盖济南全市域,统筹一二三全产业,将节水融入到取、供、用、耗、排乃至消费的全过程,使全民树立节约集约用水意识。
为实现这一目标,济南市将稳步开展一系列创新,在顶层设计方面,对城市发展、产业布局、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等实施适水评价,以适水评价引导城市发展,并探索建设城市网格化节水管理。在产业发展方面,建设节水产业园区,以节水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节水技术研发与推广。探索依托农业生产+节水灌溉设施托管,把小农户分散的生产和灌溉“统”起来,实现规模化节水灌溉。在生活利用方面,分步实施泉水“先观后用”,逐步推动直饮水工程等。
推广使用直饮水,如同集中供暖代替散户燃煤取暖,是一项造福于民的便民工程。比如,小型净水器几乎成了家庭标配,市民在购买净水器后还要支付定期更换滤芯的费用,但是净水过程中会产生废水。肖岛说,一般生产1升纯净水就会产生3升废水,大部分家庭会直接将这些实际上干净的水排到下水道,造成了浪费。而推广使用直饮水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大型净水器压力大,产生的废水少,从源头上减少了浪费;另一方面,净水过程产生的废水相对集中,方便再次利用。
为落实创建国家节水典范城市行动,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已初步提出相关的建设指标体系、重点工作任务、创新政策机制,谋划了一批节水示范项目。“力争让每一片烟波浩渺都能转化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让每一股涓涓细流发挥出滋养经济社会的力量,让节水像泉水一样成为泉城名片。”谢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