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者悦 远者来!看济南如何向现代宜居之城蝶变

2021-01-18 06:37:33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张群 刘阳 张龙 通讯员 裴梦雪

责任编辑:鞠月芹

  2021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宜居典范城市。生态、宜居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打造生态宜居典范城市,既是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

  跃升“全球二线城市”,跻身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前五名,城市创新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九……济南,这座被泉水滋润的宜居之城,如今正以全新的身姿,奔跑在全面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道路上。

  打好“生态牌” 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天空湛蓝清新,河湖鱼翔浅底,大地遍染绿色,漫步在苍翠碧绿、曲径通幽的澄波湖畔,令人沉醉——

  “怡人济阳,在水一方;闻韶圣地,善美济阳”,是对济阳最具诗意、最为贴切的诠释。这,就是济阳建设宜居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生态环境。

近者悦 远者来!看济南如何向现代宜居之城蝶变

济阳黄河健身公园(张群摄)

  绿水青山,是展示济阳的金名片,也成为拉动济阳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去年以来,济阳抢抓黄河国家战略机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齐鲁大地,一幅生态秀美、绿意盎然、社会和谐的动人画卷正徐徐展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紧邻济阳城区的黄河大堤上,有一处郁郁葱葱的大型沿黄公园,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成为济阳乃至济南最著名的沿黄景区之一。这就是黄河健身休闲公园,是目前山东省内唯一的黄河文化主题生态公园。它的建成,让济阳变成了济南的“城市外滩”,成为市民和广大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济阳围绕“300米见绿、500米建园”的建设思路,积极开展公园广场建设与维护提升工作,推进“千园之城”项目建设,在充分利

  用现有绿化资源的基础上,新建济北花园附属游园、智造小镇口袋公园、富华口袋公园、正安路泰兴游园和闻韶社区公园共5个游园,新增公园面积约16万平方米。截至目前,该区建成绿化覆盖率达到35.37%,绿地率31.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4.53平方米。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济阳全面统筹布局,不断优化生态空间,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严格落实行业产能置换、污染物排放减量替代办法,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倒逼传统行业加快绿色动能改造,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配件生产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加速形成,GDP含煤量、含碳量逐年降低。目前,以山东(济北)电子信息产业园为载体,以界龙科技、易得电子、驰波名气通、优诺思喷印等骨干企业为依托,以加工生产各类电子元器件、印刷线路板和计算机外设、大数据存储为主要产品的绿色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市民息息相关,在济阳,每个市民都是践行者、推动者。济阳始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发动全社会共同践行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努力将建设美丽济阳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

  济北街道滨湖社区推出积分兑换制度,全方位激励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我每天捡到的烟头可以积分,积分还能去社区兑换生活用品,既绿色环保,又能得到经济实惠!”济北街道滨湖社区居民王大妈说。

  济阳大力实施乡村生态振兴,持续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农村生态质量,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强化水源地保护区“划、立、治”工作,保障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优良比例达到100%;城乡实现“同源、同网、同质”一体化供水,全区镇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强力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村容村貌及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坚持生态立农、品牌兴农,全力打造“好味知济”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着力构建“1+6+N”的品牌体系,曲堤黄瓜、仁风西瓜、垛石西红柿等济阳特色农产品享誉国内外,成为济阳助农、富农、兴农的主要依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济阳得到充分实践。

  2020年11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授牌仪式上,济阳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奖牌。今天的济阳,“颜值”更高、“气质”更好、“品质”更优,已经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之城、一座投资兴业者信赖的现代之城、一座蓄势待发的希望之城,越来越多的人才、企业、资本“看好济阳”“选择济阳”“扎根济阳”。

  转角遇见“绿” 在“公园城区”里诗意栖居

近者悦 远者来!看济南如何向现代宜居之城蝶变

市民在小区公园里尽享惬意时光。(张群摄)

  不少市民在市中区主要干道发现,绿化带中枝繁叶茂,街头随处可见的“口袋公园”、绿化景观已规划完善,将绿色生态与人文气息相结合,体现出市中区建绿、增绿的务实举措,让一幅“推窗见绿、出门即景”的画卷逐渐展开。

近者悦 远者来!看济南如何向现代宜居之城蝶变

市中区随处可见的街头绿地。(刘阳摄)

  一年来,市中区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软实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理念,统筹兼顾、高标准打造高品质环境,持续推进“公园城区”建设,打造望岳路等花景街区21条、泉城印象等口袋公园12处,新增、提升绿地面积93.8万平方米。完善城市管理标准化体系,开展顺河高架、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区域占道经营整治,推进全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初步形成“城市家具”一体化的综合保洁新模式。实施8000亩森林生态修复与保护,推进历阳湖周边环境提升,辖区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生态红利、绿色福利。

  下一步,市中区将以“一河两峪”为重点,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产业与生态融合”,做美南部生态区。“一河”,即玉符河,依托沿岸山、水、河、田、村等综合资源优势,谋划一批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建设一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和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绿色生态风貌带和绿色发展经济带。“两峪”,即涝坡峪和渴马峪,整合周边村庄自然生态、名泉古树、道教文化、特色种养等资源,充分发挥交通优势、生态优势、农业优势,建设东、西两大生态康养示范区,打造城郊型乡村振兴样板。同时,该区持续在环境治理上抓好有效落实,以精细治理优化城市环境,持续巩固创城成果,继续强力推进拆违拆临、“三高”沿线整治等工作,统筹推进建绿透绿、杆线整治、公共停车位建设,以系统治理优化生态环境,持续推进“公园城区”建设,多措并举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启动兴隆公园、桃花溪公园建设,打造刘长山路延长线西段等18条园林特色道路和特色街区,保持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全市领先。

  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好生态变成“金饭碗”

  “你看,不仅河道上面有人行道,河边还有木头栈道,下棋的、跳广场舞的、写生画画的、坐在岸边读书的······这不就是‘人在画中游’吗?”近日,槐荫区段店北路街道居民张爱忠说。经过一年多的提升改造,兴济河经十路至张庄路段迎来了新生,大大提升了周边群众的生活品质。

近者悦 远者来!看济南如何向现代宜居之城蝶变

槐荫区南辛康养公园(张龙摄)

  在槐荫,群众不仅看到了身边“小环境”改变带来的变化,更感受到了城市品质提升带来的“大环境”提升。在南辛庄街道,17000平方米的南辛康养公园内绿树成荫、繁花茂盛,彩色健行步道蜿蜒向前,健身器械点缀其间,漫步、健身、遛娃······这里原是南辛庄棚户区改造项目拆除后的空地,为实现辖区居民“推窗见绿,开门进园”的美好愿景,槐荫区高标准打造集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公园,让辖区内居民开门见山、见绿、见花,愉悦身心,槐荫市民对健康生活有了新的理解。过去的一年里,槐荫先后实施了经十路、纬十二路、齐州路、腊山河西路、营市街等多条样板道路设施提升改造,大大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建设提升腊山西路、美里东路、经十路、日照路等多条花卉景观大道,建设纬六路、省立医院东大门、印象济南等花漾街区,形成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规模化园林美景,并建设南辛、腊山南苑、陡沟河3处社区公园以及阳光花园等口袋公园为重点,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即景。

  眼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作为沿黄25个县市区城镇化率最高的一个区,在距离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不远的“沿黄风貌带”,槐荫区打造了11.4公里的黄河银杏林风景带,打造黄河流域最大的千亩银杏林名片,按照《济南黄河生态风貌带策划方案》“三段、四节点、五湿地、多园”的总体空间结构规划布局,对济西湿地周边区段、小清河源头周边区段、吴家堡街道席家庄周边区段、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及济齐路沿线区段实施大面积环境提升,切实提高黄河沿线生态面貌。

  在沿黄的美丽乡村,槐荫区利用沿线村庄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人文景观,建设高标准的田园综合体,推动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都市农业转型,完成了7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村建设任务,打造10平方公里的泉城稻花香田园综合体、268亩的齐鲁样板花园,实现“四季有花可赏,有香可寻”。

  奏响“黄河大合唱”,产城融合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槐荫区的西部新城,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央企和跨国公司北方总部基地核心区、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三大平台”不断做大做强,为济南黄河流域国家中心城市的打造增强了产业活力。

作者:张群 刘阳 张龙 通讯员 裴梦雪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