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市中区(资料图片)
条条都是硬核,件件关乎百姓。新年伊始,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总结成绩,谋划未来,吹响了全面加快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号角。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有效落实。为此,我市各区县积极行动起来,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力争创造出经得起人民认可、历史检验的实绩,为加快打造“五个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添砖加瓦。
市中区
发展五大产业 崛起创新高地
产业是城市经济的灵魂,作为省会济南的中心城区,市中区已吹响向新发展阶段进军的号角,将加快推进数字经济、现代金融、科技文创、智能制造、高端商贸五大产业发展,打造市中区特有的发展优势,以错位竞争谋求突破。
市中区将聚力打造现代金融产业高地,在创新发展传统金融、做好精准服务的基础上,突出现代金融的地位作用,大力发展私募股权、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科技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打造现代金融发展集聚示范区,服务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高地,吸引数字经济领域更多国际领军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实现更高产出的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做大做强山东安可区块链产业园,打造全省区块链产业发展高地。打造科技文创产业高地,大力吸引集聚高端型、引领型科创企业、科创团队、科创平台,打造在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策源地和科创人才首选地,建设全省创新设计引领区。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高地,深入落实工业强市战略,依托党家“智慧城”、二环西“创智谷”等载体,强化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对交通装备、电力设备、数控机床等制造业龙头企业的渗透融合与快速嫁接,加快链式集群规模化发展。打造高端商贸产业高地,按照“项目带动、聚集品牌、功能集成、错位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城市商圈、大型商业网点和城市综合体,推动商贸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社群电商、反向定制、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零售、新消费,打造时尚与特色结合、商圈与街区互补、线上与线下融合的高端商贸新格局。
奋进中的西部新城(资料图片)
槐荫区
大河潮再起 西兴正当时
1月8日,位于槐荫区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医疗硅谷区的树兰(济南)国际医院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这一总投资约35亿元的大项目已列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和济南市重点项目,将建设成为学科齐全、专科特色突出的大型综合医院,打造“三高四化三满意”,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研究型、“1+X”型的综合性医疗服务集群,提高济南公共医疗能力、医疗科研水平,助力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建设。
为着力打造活力康养之城,在槐荫区,像这样的大型医养项目正多点开花,一个医疗大健康产业生态圈正逐步形成。目前,槐荫区正在加紧推进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片区内多个项目落地建设。随着一个个项目不断推进,按照“三到五年初具规模,五到十年国内领先,十到十五年国际引领”的发展路径,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已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作为全省沿黄25个县市区中城镇化率最高的一个区,槐荫区抢抓新机遇,以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央企和跨国公司北方总部基地核心区、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三大平台”建设积极融入黄河战略,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槐荫力量。站在新起点上,槐荫区正点燃新的发展引擎,西部现代化新城也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践行黄河沿线生态保护和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槐荫区将为济南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打造“五个济南”作出新示范,贡献新力量。
历城区
突出科创核心 做强实体经济加快打造省会东部现代化强区
2021年,历城区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对标全市“五个中心”目标、“新十字”发展方针和打造“五个济南”工作思路,坚持融会贯通、一体把握,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加快打造省会东部现代化强区。
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主动融入黄河流域“一轴两区五极”发展动力格局,统筹生态综合治理和产业体系发展,推动建设“知本黄河”“动力黄河”“生态黄河”“人文黄河”“数字黄河”,打造沿黄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区,确保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历城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突出科创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大学所需城市社会服务功能全方位提供者”为自身定位,着力提供师生生活配套服务、师生创新创业生态服务、学校学科发展需求服务、校区城市环境服务。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推动实施产业链“链长制”,集中发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围绕芯片、空天信息、大宗贸易交易中心、物流结算中心、短视频等行业,重点谋划100个调结构项目,推动全区产业结构重塑。打造特色文化基地,着力打造大型文旅休闲项目,推出具有历城特色的文创产品和文化活动。全面优化城市品质,依托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力量打造地标性高端建筑群,彰显现代化国际化气质。改善生态环境,补齐民生短板,在交通、教育、医疗、康养等领域提供优质服务,打造高品质生活基地。建设田园乡村,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历城品牌。
高新区
担当有为 率先突破在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建设中争先锋
按照市委部署,作为“东强”主力军,高新区将主动对标对表,率先跨越、率先突破,争取在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新征程中做出示范、走在前列。
高新区将真抓实干,力争率先实现发展质量新跨越,做强主责主业,抓好“四新”经济培育壮大,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率先实现改革创新新跨越,做好体制机制改革“后半篇文章”;率先实现对外开放新跨越,做好国际规则的研究研判,抓好双综保区建设,建立国际化的宜业宜居生活圈;率先实现城市品质新跨越,围绕打造智慧城市补短板、抓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优化城市布局,科学设置城市片区—组团—街区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承载力;强化党建引领,实现治理效能新跨越;抓好教育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在建医院项目进度,率先实现民生保障新跨越。
同时,高新区将抓好平台建设、抓牢重点项目、促进成功转化,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围绕“超级生态”谋篇布局,加快建成山东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建设好医药(械)OEM超级工厂,推进扁鹊中医院、扁鹊智慧中药房项目,在医疗康养上率先取得新突破;加大数字经济比重,加快“中国算谷”建设,壮大人工智能产业,在数字赋能上率先取得新突破;以“人才有价”为有力抓手,拓展“人才+资本”金融模式的应用范围,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率先取得新突破。
平阴县
着力点聚焦实体经济突破点紧扣特色提升
2020年,平阴县坚决扛起“西兴”政治责任,在全市率先编制完成黄河战略专项规划,实施规划引领、黄河安澜等八大行动;以最强力量抓产业快转型,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以最大力度抓城乡提品质,扎实推进五城联创十大行动,精致平阴建设赢得了群众拥护和点赞。
放眼2021年,平阴县将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全面对标省会“西兴”战略,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化兴县、特色靓县”战略,以创新提升年为引领,加快打造东方玫瑰之都、先进智造基地、宜居康养之城、乡村振兴样板。
坚持把发展突破点放在特色产业上,紧扣“特色提升”定位,发挥好福胶、华玫等骨干企业作用,在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产品研发创新、线上线下销售上下功夫,实现特色产业量质齐升。用好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机遇,整合玫瑰、阿胶、泉水等资源优势,布局引进健康医养、特色医药、健康旅游等业态,打造辐射周边的大健康产业高地。坚持把发展切入点放在乡村振兴上,高质量推进样板村、示范村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做好连水、串路、开花、靓村、兴业文章,用美丽激活人气,用美丽创造价值。
坚持把发展支撑点放在补齐短板上,继续推进城区道路新建改建、雨污分流改造,加大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加强锦水河、浪溪河、汇河等水系综合治理,加快建设精致平阴。坚持把发展根本点放在改善民生上,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办好民生实事,推动公共服务提档升级。
商河县
稳中求进 进中出彩建设现代化新城市组团
2021年,商河县将认真贯彻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把抓经济、谋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状态和作风抓好重点经济指标,建设现代化新城市组团,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用新作为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坚持“项目为王”理念,重点打造以凯美科技、恒瑞医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的通航产业集群,以中建八局为代表的绿色智能建筑产业集群,以海峡两岸温泉花卉创新园为依托的高端花卉产业集群,以领军科技为首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大北农、雨润等为代表的农业一二三产融合产业集群,培育6个30亿元的产业集群,补齐商河最大的工业短板。用新突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齐鲁高端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省建筑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为载体,提升产业研发水平、生产规模和发展能级。依托重点产业园区平台,集聚一批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融合、协同发展。
用新变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以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为抓手,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兴乡人才、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基层组织的全面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加快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容缺办理”“拿地即开工”制度,持续优化政务、法治、诚信、生态、市场等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诚信政府,建设一流营商环境。
先行区
抢抓机遇 大干快上全力建设未来希望之城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起步区建设元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将聚焦落实黄河战略,紧抓核心片区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力打造绿色智慧宜居的未来希望之城。
先行区将加快编制完善“1+4+16+N”规划体系,综合交通、蓝绿空间、综合能源等16个专项规划上半年全部形成规划成果。加快提升高品质城市基础设施,年内实现凤凰大桥、济泺穿黄隧道通车,加快推进“三隧一桥”建设。高标准开工建设黄河体育中心、黄河文化博物馆,完成山大二院北院区基础结构施工,建成12所中小学、幼儿园。加快推进黄河生态风貌带示范段建设,高水平建设中央公园示范段,加快大寺河、青宁沟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尽快形成景观效果。
同时,加快导入高端优质产业资源,加快建设高端商务启动区,年内完成“四纵四横”13公里园区道路,开工建设中电建市政、山东船员评估中心等总部项目,打造以总部办公为主的黄河北岸商务地标。加快建设绿地国际会展中心,年内会展中心一期投入使用,承办首届国际机床展。加快打造改革创新的先行样板,践行节约用水、集约发展的城市建设新模式,建设“河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造全国节水典范城市引领区。完善绿色智慧城市顶层规划设计,运用BIM+CIM技术搭建绿色城市运营平台,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和未来智能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