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将依靠科技创新改善生态环境,高标准实施“智慧黄河”工程。(本报记者吕传泉摄)
2020年答卷
●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好于预期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6%,好于全国1.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好于全国2.2个百分点
2021年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不低于2020年水平
盘点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济南关键词
●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全力推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落地
●全力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统筹抓好域外、市域和城区交通规划建设
●支持济南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在创新赋能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力推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落地……擘画“十四五”蓝图、部署2021年工作,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多处提及济南,“济南元素”成为报告中的亮点,为我市发展带来新利好新机遇。
关键词 强省会战略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强省”必须要“强省会”,省会兴则全省兴,济南强则山东强。此次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强省会”战略,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其中提到,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升“一群两心三圈”协同发展水平,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持续推进突破菏泽、鲁西崛起。
强省会首先要有强的综合实力。近年来,济南抢抓机遇、拼搏进取,经济发展持续在全省处于领跑地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始终走在前列。特别是面对疫情冲击,2020年全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成功迈入“万亿俱乐部”。与此同时,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突破900万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906.1亿元,实现两个新突破,进一步显现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
去年12月,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省市一体化推进济南加快发展,为省会跨越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制定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吹响了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冲锋号,提出的“七个新跨越”、“十个新突破”,是济南“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关键抓手,也是济南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显著标志。当前,济南发展已经放在了国家发展大局、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布局中定位谋划,此次省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实施“强省会”战略,为济南迎来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为济南赋予了更多责任与使命。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推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落地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践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此次,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全力推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落地。
去年,济南将“北跨”升级为“北起”,凸显了对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寄予的期望。近期,从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到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再到市两会,“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均成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布局中的关键热词。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中,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继雄安新区起步区之后的全国第二个起步区,是济南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和动力引擎。济南将举全市之力高水平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将起步区打造成为改革先行区、自主创新区、开放示范区、绿色产业聚集区。
关键词 创新全力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其中多次提及济南。比如,在“十三五”时期及2020年工作回顾中提出,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相继成立,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和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加快建设。整合组建新的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在安排未来工作时提出,全力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打造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打造黄河下游生态廊道、科创大走廊和现代产业合作带。抓好济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青岛国际客厅等重大平台建设……
近年来,省会建设发展取得的成绩,与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创新综合实力是分不开的。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去年,济南落地14家“中科系”科研院所,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综合创新水平指数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位。未来,无论是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还是实施“强省会”战略、加快打造“五个济南”,都更加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更加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济南将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加快建设山东产研院、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大学龙山创新港“四大创新圈”,集中力量实施集成电路、量子科技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还将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打造现代化智慧泉城;依靠科技创新改善生态环境,高标准实施“智慧黄河”工程等。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抓好域外、市域和城区交通规划建设
打造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基础设施是重要支撑。在部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工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段、雄商、济滨等6个项目,加快推进济郑高铁山东段等8个在建项目。开工建设明村至董家口等13个高速公路项目,加快推进济潍等13个在建项目。开工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加快推进烟台机场二期等3个在建项目。
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水平,体现、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发展水平。济南地处东西黄河流域与京沪黄金走廊的大十字交汇之地,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济南提出,今后将强化战略思维,统筹抓好域外、市域和城区交通规划建设,推动构建黄河流域“一字型”东西向大通道,加快完善“米”字形高铁网,同时以济南国际内陆港为依托,强化口岸功能,推进中欧班列集拼集运,吸引国际国内物流在济南集散等。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支持济南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中央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加快推动区域发展、实施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支持济南、青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此外,打造济南、青岛、临沂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推动沿黄城市共建海铁联运中转基地。
济南有责任、也有能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从基础优势来看,济南拥有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8类,市场空间广阔,科技创新资源优质丰富,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具有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良好基础和条件。济南提出,今后将锻造有韧性的产业链条,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加快构建内外兼顾、陆海联动、东西互济、多向并进的开放通道,实施高质量“双招双引”,打造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同时,大力促进消费升级,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与投资协调互动、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围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济南还提出,到2025年,打造形成10个高端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区,5个国际时尚高端消费商圈,55个商旅文主题消费打卡地,60个“济南必买”名片产品,年入境旅客突破65万人次。
关键词 重点项目在创新赋能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重点项目是加快发展的“牛鼻子”。省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济南项目”。比如,统筹实施“四压四上”,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医养结合示范省。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支持力度,推进中国算谷、青岛中德氢能产业园、东方航天港等建设。建成国家(济南)生态环境大数据超算云中心等。
近年来,济南按下项目建设的“快进键”,让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跑出加速度。去年底,2020年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暨重点工作攻坚年观摩评议活动中,14个发展主体的55个实体项目集中亮相,反映出全市上下通过扎实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持续推动高端平台载体发力,在创新赋能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了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项目明显增多。进入“十四五”,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实现新跨越,需要一大批对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起到有力支撑作用的项目落地见效。当前,包括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中国算谷在内的重大项目、平台载体正加快推进,助推济南在新一轮区域发展竞争中脱颖而出、走在前列。
关键词 改革攻坚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突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过去一年,济南精准高效打出改革“组合拳”,深入实施12项重点工作攻坚,啃下了阻碍改革创新的一批“硬骨头”,改革热度指数位居全国前列,荣获“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在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中位列深圳、北京、广州、上海之后,居全国第5位。进入“十四五”,济南改革再出发,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标国际标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比如,严格规范市场准入管理,推动“非禁即入”落实落地;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全天候服务型“掌上政府”;以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抓手,加快推进诚信市场、诚信社会、诚信政府建设等。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频现“济南关键词”,凸显了省委、省政府对省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未来,济南将迎风而起、乘势而上,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征程中实现新的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