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异乡春节的样子吗?回答“见过”的人,每个都能讲出一个故事。今年,大家的故事有个共同的背景:就地过年。
个体的故事又不尽相同。在济南,我们找到这样一群人:有人因为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线,已经两年未回家过年;有的则已20余年没有回家团圆;有的人生第一次独自在外过年;有的刚订婚也只能和爱人分处两地……作为记录者,我们记录下来,面对故乡触手不可及的亲人时,他们想说的话。
刘呈呈
故乡:日照 职业:社区工作者 第2次异乡过年
“母亲,说好回家我又食言了,等打败病毒,明年一定回家过年”
2日晚7点,堤口路街道办事处济齐路社区工作人员刘呈呈下班回家,两岁半的女儿远远跑了过来,喊着“妈妈”,扑到了她的怀里。
这样的日常已经持续了大半年,而且将在春节期间继续进行。刘呈呈负责社区过年期间的疫情防控轮值工作,这也是她在济南过的第二个春节。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让社区骨干刘呈呈“钉”在了岗位上。而在母亲徐秀香眼里,这个春节又失望了——半个月之前答应自己回家过年的女儿,又回不去了。连续两年,在相距270余公里的济南和日照,一家人只能通过视频的方式“团圆”,徐秀香在电话那头一再叹息。
“今年母亲生病住院,家里只有哥哥一个人在照顾,我一天都没回去。有时候特别想家,担心生病的母亲。”想起往事,刘呈呈眼圈泛红,上次与父母见面,还是两年前女儿刚出生的时候。今年她又“食言”了,说到这里,刘呈呈泪崩。
不过,当她再次拿起电话时,她抑制住情绪,满脸笑容地与母亲达成了约定:等打败病毒,我明年一定回家过年。
季家熠
故乡:临沂 职业:消防员 第6次异乡过年
“媳妇儿,刚订婚却无法陪你回去,很惭愧”
这两天,天桥区消防救援大队清河消防救援站消防员季家熠穿上了红袜子,迎接他的本命年。同样让他开心的是,去年10月份,他与临沂老家的女朋友刘成美结束了两年多恋爱长跑,正式订了婚。
季家熠的手机备忘录里写着两人相识已经995天,相爱已经807天。接通视频电话,刘成美正在吃午饭,两人聊着最近生活的日常,以及开销问题,看着手机屏幕里女朋友的脸庞,季家熠露出了笑容。
当了消防员后,季家熠已有5个年头没和家人一起过年。今年,他觉得比较惭愧,因为刚刚和未婚妻订婚,理应去看望一下未来的岳父母,他却去不成了。
”帮我问他们好,给他们说我休假就回去看他们。”季家熠对着手机说。“没关系,我一直在这里等你回来,你在哪里我的心就在哪里。”刘成美声音坚定。
李鑫宇
故乡:黑龙江 职业:在读医学生 第1次异乡过年
“爸妈放心,除夕导师请我去他家吃水饺”
“今年完成目标:阅读20本书;掌握更多专业理论知识和造影检查,抢救技能;控制BMI20以下。”这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研二学生郭献飞的朋友圈封面图上的字。
去年6月份开学至今,郭献飞一直在忙碌着,一边在中心医院实习,一边在学习自己的专业课。
疫情原因去年开学较晚,所以过年期间郭献飞不准备回家了,而是留在医院学习更多的专业课知识。
与郭献飞一样,山东大学研二学生李鑫宇也是头一回在外地过年,他准备在过年期间完成自己的实验计划,为研究生毕业论文做准备。李鑫宇家在黑龙江黑河市,距离济南千里之外,“父母非常支持我在济南,”李鑫宇说,回家按照要求要进行隔离,相比之下不如在济南过年更加方便,“而且我的导师已经告诉我了,大年三十晚上去他家里吃水饺”。
即便是在异乡,过年也要有仪式感:李鑫宇打算最近去商场给自己买件新衣服,同时,家里的父母还做了年货,大包小包的“家乡味”正向他“奔赴而来”。
王喜平和丈夫孙如君本版照片均由新时报记者王汗冰 摄
故乡:聊城 职业:环卫工 第20次异乡过年
“爹娘,你们别牵挂,一定保重身体,我有空就回去”
历下区东关环卫所保洁员王喜平和丈夫孙如君上月底特地去买了新衣服:同款式同颜色的大衣,准备迎接新年。今年是他们在济南过的第20个春节。
同样和他们一起在济南过年的,还有两个孩子,团圆的地点就是保洁员公寓,一间20余平方米的房子。
两人商量哪天在屋里包点水饺。如果轮休,就和孩子一起去附近的公园玩一玩。
两人的家都在聊城莘县,从一起出门打工,一起做保洁员那天开始,两人就很少回家了,家乡还有父亲母亲、兄弟姐妹,每逢过年,都会通过电话联系。
“说起我的老爹老娘,心里就不舒服。”王喜平一连重复了几次“不舒服”。离家20年,一家人团聚的次数屈指可数,“等不忙了,我一定回家看看。”
上岗时间到,两人又穿上了保洁员制服,走上了马路,开始了洒扫,“趁着还能干活就多干一点,把马路打扫干净,把城市变得干净,这样老爹老娘也会觉得高兴。”王喜平望着家的方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