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画像 | 一位环保工作者的喜悦:白鹭回来了

2021-02-24 06:48:21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王飞邵明红张有水

责任编辑:鞠月芹

  人物速写:阮振宇,47岁,济南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长清分中心主任,从事环保工作29年。2018年,阮振宇荣获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市生态环境系统担当奉献十大环保卫士。为实地了解一家企业的排放情况,阮振宇顺着烟囱的悬梯徒手攀爬几十米,这已经成为他们工作的常态。

融媒·画像

  春天,长清区一处湿地。水鸭子扎进池中觅食,水草萌动着新绿,十几只白鹭从芦苇丛间振翅起飞,明亮的叫声在芦苇荡间回旋,它们选择这里作为自己的栖息地。

  白鹭是大自然的“生态检验师”,它对大气和水质极为挑剔。阮振宇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这种鸟类,印象中,这种白色的大型禽鸟只出现在儿时,但这几年的每个春天,他都能看到白鹭。

  冰与火 的温度考验

  阮振宇是一名环保监测工作者,刚刚过去的冬季也是他与同事们最忙碌的时候。监测员的工作就是每天从各个角落采集空气、水质等样本,及时出具监测结果。

  空气中的PM2.5浓度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由于冬季供热需求大,污染物的排放量与空气质量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冬季雾霾天的数量要高于夏季,这就要求必须对排放企业加强管理。随着社会对空气质量的重视,环保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阮振宇介绍,上世纪90年代要求空气中燃煤颗粒物不得超过200毫克/立方米,而如今已经提高到10毫克/立方米。

  数据是环境质量最直接的说明,及时掌握精准的数据就是监测人员的工作。冬天,气温达到零下十几摄氏度,企业的烟囱高耸入云。跟往常一样,阮振宇和同事需要攀爬到几十米高的烟囱中段出监测,整个过程需要持续两个小时。两人头戴棉帽、身穿厚厚的棉衣,背着设备,顺着单薄的悬梯一点点攀爬到合适的工作平台。在高处,没有了建筑物的遮挡,强劲的寒风直冲面颊。“就一个字,冷。”为了转移注意力,阮振宇和同事只能用聊天来打发这漫长的两个多小时。

  夏季,监测人员需要对一定范围内的voc排放浓度进行连续监测,这是造成臭氧超标的前提物之一,多产生在化工、机加工等企业周边。同样在烟囱的悬梯上,一阵阵热浪迎面而来,阮振宇举着采样设备,豆大的汗珠不停滴落,这是截然不同的温度考验。去年一个夏天,仅voc排放这一项,阮振宇就与同事们监测了几十家企业。

融媒·画像

  深夜上演 追捕大片

  阮振宇和同事持续对环境和污染源实时监测,一手的监测数据为执法部门提供了科学依据。

  去年,执法人员在污水处理厂发现进水异常,污水散发刺鼻气味,随即开始大规模排查,经过排查、分析样本,终于在沿途数百个下水道井口中发现了一处异常排放口。经过对这一处的水样检测,阮振宇发现其中成分复杂,含有多种化学废弃液体。经过走访调查得知,这是外地一帮不法分子来此倾倒的危险废液。

  “当时真是对这伙人恨之入骨,置我们的百姓安危于不顾。”阮振宇说,也正是这一种感情,成为了执法人员连夜查找线索的动力。市生态环境局长清分局执法人员与公安、食药环等多个部门人员在现场连续蹲守近3个月,众人拾柴火焰高,各部门齐心协力,迅速锁定目标,将不法分子抓获,此次事件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这起事件的背后,环保监测员们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强日常沟通和线索共享,有效打击了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分子。回忆起那个深夜的场景,阮振宇说紧张、刺激又痛快:“整个蹲守和抓捕过程就像是电影里演的追捕片一样,那一刻感觉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

  对于阮振宇来说,像这样的经历有很多,他们与不同的工作人员配合着,在不同的场景中履行着同样的责任:守护赖以生存的环境。

  从业近30年亲历 生态环境变化

  阮振宇1992年参加工作,从事了近30年的环保工作:“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设备很简单,只有分光光度计、大气采样器等装置,大多数属于人工操作设备,但我们现在拥有无人机、全自动的监测站,能够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

  “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百姓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上世纪九十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大家对环境不够关注,但现在真切地感受到百姓视环境如生命。”如今,市民对生态环保起到了重要监督作用。“哪里有强酸洗金属件的作坊、哪里有违规排放现象,大家看到都会第一时间打热线举报。”

  最令阮振宇欣慰的是环境的变化。“以前从这经过时总能看到河道垃圾,现在完全变了样,那些水鸭子、白鹭也都回来了……”

作者: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王飞邵明红张有水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