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烈士碑及碑亭(本报记者张铭摄)
莱芜区茶业口镇留存的革命文物和遗址很多。记者近日来到汪洋台畔的北山,探访这座山上一处独特、珍贵的革命文物——民兵烈士碑。
民兵烈士碑与汪洋台上的抗日烈士纪念碑咫尺相对。该碑始建于1944年8月,为当时的中共淄川县委所立,碑高3米,碑座及碑身的形状和普通石碑不同,为四棱柱体,上部为重檐四方攒尖式碑帽。现在,新建了一座飞檐斗角的碑亭,以更好地保护这通石碑。
记者看到,碑的正面刻有“民兵烈士碑”5个雄浑有力的大字,落款为“蒋方宇敬题”。背面内容为“淄川县民兵烈士碑序”。从碑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茶业地区人民为了抗战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中铸就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右侧一面刻的是烈士名录,最上面为魏碑体刻的“烈士题名”四个大字,下面为宋体竖排的10位民兵烈士的名字,依次是:李春堂、刘俊林、李寿永、李金恒、盖元禄、刘都堂、杨玉珂、張成德、程传文、吴宗盛。烈士姓名的后面用蝇头小楷刻着每位烈士的个人小传,因几十年来风吹日晒,碑体表层剥蚀严重,内容大都难以辨识。
蒋方宇是山东博山人,历任中共博山县委组织委员,县抗日游击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四支队先遣第一大队政治委员,泰山地委常委兼组织部长,济南工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等职。
资料显示,这是全国唯一一座民兵烈士碑。
在碑亭的旁边,有一通新竖立的石碑,为“说明碑”,“茶业口镇人民政府公元二〇一八年造”,在碑的背面刻着民兵烈士碑的由来及历史。
记者看到,在碑亭后方的两侧分立着花岗岩人物石雕各一座,这是当年雕刻的专门守护民兵烈士碑的雕像。
为什么在茶业口镇这么一个不足200平方公里的地方,能有这样一座罕见、珍贵的革命纪念碑呢?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泰山地委、军分区机关在这里长期驻扎,相继建立了六处八路军兵工厂、第二战地医院、被服厂、子弟学校,《泰山时报》社、抗日剧团等重要机构。抗战期间,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镇所属的每个村都成立了党支部、青抗联、妇救会、游击队、民兵联防队等,形成了强大而严密的抗战堡垒。正因为这样,茶业口镇成为日伪军的眼中钉,敌人对这一地区进行频繁的扫荡,仅3000人以上的扫荡就达九次之多。
据统计,全镇当年共有抗日民兵烈士600多名,烈士碑上的10人只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比如“狼牙山五壮士式”的抗日民兵烈士刘俊林,全国民兵战斗英雄——爆炸大王李念林,红嫂刘福英、吴齐氏,毁家纾难的穆乐义,勇救八路军战士的傅玉德,骑兵英雄郭光道,机枪英雄李念臣,支前模范许京召等英模代表。
采访手记
当来到民兵烈士碑碑亭前时,记者立即被这通独特的石碑吸引住了。采访中见过很多的革命纪念碑,但还是第一次看到专门为民兵竖立的纪念碑。查阅资料获悉,这是全国唯一一座民兵纪念碑,更见其珍贵。记者对这通石碑进行了仔细观察,独特的四棱柱体碑身,斑驳的碑面,碑文所记载的革命斗争内容……这通石碑让记者感受到了其背后红色底蕴的深厚,以及所蕴含的革命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