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将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5年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

2021-04-08 06:06:43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张茜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为群众栽下“摇钱树”

  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1.1万人,100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贫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454元

  ●替群众铺就“致富路”

  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8.15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102个;帮助1.62万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帮群众拔掉“穷根子”

  累计选派3轮、3574名第一书记和1143名工作队队员;培养后备力量近6000人,为贫困村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把群众“扶上马”“送一程”

  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

  截至2020年底,济南市1006个贫困村已摘帽退出,21.1万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市政府新闻办围绕“脱贫攻坚总体情况”“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产业就业扶贫情况”“贫困村‘五通十有’情况”等,将举办“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开展脱贫攻坚的主要做法。

  4月7日上午,“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一场)召开,重点介绍我市2016年以来脱贫攻坚的总体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5年来累计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7.46亿元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济南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毫不动摇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20162018年基本完成、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完成”工作部署,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供给,采取超常规举措推进扶贫工作,2018年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经过5年的持续攻坚,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1.1万人,100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贫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454元,济南市连续5年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保持“好”的等次,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5年来,累计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7.46亿元,筹集社会资金7亿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和富民生产贷3.86亿元,对口支援湖南湘西州、重庆市武隆区、临沂市扶贫协作资金14.65亿元。

  6万余名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

  在健康扶贫方面,取消门诊和住院帮扶病种限制,贫困患者门诊就诊享受“三免六减半”优惠(“三免”包括便民惠民门诊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诊查费、门诊病历工本费;“六减半”包括门诊心电图、B超、胸部透视、治疗费、专家门诊诊查费、大型设备检查费减半收取),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10种慢性病患者实行免费用药帮扶,行动不便的送药上门。全面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贫困患者住院费用享受“七重保障”(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机构减免、医疗救助、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分段帮扶、再救助),结算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费用不超过10%,累计帮扶14万人次,减轻就医负担9.6亿多元。

  在教育扶贫方面,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措施,累计投入1.54亿元,资助11.02万人次,贫困学生资助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高标准全覆盖。

  在住房安全方面,建立常态化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巡查机制,发现疑似危房及时改造,累计拨付中央和省、市补助资金约3.3亿元,改造贫困户危房16279户。

  创新实施贫困户人居环境改善提升行动,对贫困户人居环境进行“五净两规范”(院内干净、屋内干净、厨房干净、厕所干净、个人卫生干净和生产、生活用品摆放规范)提升,累计投入1.12亿元,改善30411户。

  在兜底保障方面,将无劳动力、无生活来源、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6万余名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实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

  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8.15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102个,收益4.89亿元。

  帮助1.62万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通过开展精准帮扶,贫困群众产业项目带动实现全覆盖,4.42万人次就地就近就业。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打造“带不走的工作队”

  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5年来,我市各级组织部门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我市累计选派3轮、3574名第一书记和1143名工作队队员,到农村一线开展帮扶。先后协调资金近15亿元,实施产业、民生等项目5800余个,为群众解难题1.5万件,帮包村平均增收7.2万元,回引人才1200余人,培养后备力量近6000人,为贫困村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提前两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2016年4月,省政府批复《山东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确定我市历城区西营镇老峪村、积米峪村为易地扶贫搬迁村,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正式启动。两村均采取集中安置方式,安置区工程于2017年7月开工,2018年9月竣工。2018年10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7户308人在内的搬迁群众全部入住新社区,提前两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老峪安置区工程总投资1.88亿元,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共建设安置楼房、村委会办公楼、商业综合楼、幼儿园和集体公寓等61栋建筑单体,共安置搬迁群众284户819人,其中贫困人口69户155人。

  积米峪安置区工程总投资1.68亿元,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共建设安置楼房等19栋建筑单体,共安置搬迁群众273户723人,其中贫困人口78户153人。

  健全防止返贫致贫 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下一步,我市将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帮扶。加强扶贫项目管理和监督,确保扶贫资产长期良性运营、持续发挥效益。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分层分类开展帮扶救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同时,加强脱贫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脱贫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脱贫村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村容村貌提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加强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大产业发展、就业帮扶、搬迁复垦、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扶持力度,建立关爱机制,促进社会融入。

  科学编制“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努力做好脱贫成果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四个衔接”,加强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实现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的平稳转型,探索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作者:张茜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