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报记者黄中明 摄
“济南是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这里的观众具有很深的文化基础。”24日,著名京剧演员王珮瑜来到山东省会大剧院,与泉城观众一起分享了与戏有关的那些事儿。人称“瑜老板”的王珮瑜此次来济举行的见面会既是“海右文艺沙龙”第三期活动,也是为5月2日即将在省会大剧院举行的“老生常谈——王珮瑜京剧清音会”预热。
四大看点让京剧清音会全新呈现
过去,在戏班里挑班唱戏的叫“某(姓)老板”,现在的观众依然延续传统的习惯,亲昵地称京剧演员“某老板”。王珮瑜表示之所以接受“瑜老板”这一称呼,因为叫“王老板”感觉太普通,“珮老板”与“呸”同音,“我名字里有‘瑜’字,学的是京剧流派中的余派唱腔,所以称‘瑜老板’更合适些”。
王珮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京剧文化的普及、推广、教育工作。2004年、2005年左右她曾大胆跳出体制,带小剧团去全国各地演出,首演在武汉,第二站就来到济南,还去过潍坊、聊城等地演出。这次见面会,还有当年看过戏的观众再次来到现场。现在,王珮瑜不仅是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副主席,还致力于京剧的教育工作,她希望让京剧这门综合的艺术形式抓住孩子和年轻人的心。
5月2日王珮瑜即将在山东省会大剧院举行的“老生常谈——王珮瑜京剧清音会”,就是带有一定京剧普及意义的演出。清音会的概念来源于清末民初的“清音桌”,是当时一些京剧名家独特的演出方式。王珮瑜和她的团队将绝迹于舞台的“清音桌”,以当代的审美加以展示呈现。
王珮瑜表示,此次清音会结合传统与现代,特别筹备了四大看点:第一是山东作为艺术大省、“戏窝子”,这里不仅有相对专业的老观众,还有不少新观众,考虑到现在剧院观众的生态发生变化,特别准备了导赏环节;第二就是实时直播,把戏曲演员在后台扮装的第二现场呈现出来,这是现在欧洲戏剧比较常见的新锐方式;第三是弹幕互动,过去的戏曲剧场观众不喜欢演出可以叫倒彩,现在准备的弹幕环节能充分了解观众的心声;第四则是给新观众普及如何看京剧演出的环节,也是王珮瑜与观众亲密互动的环节。
“常看演出的观众知道,西方的交响乐演出有讲究的鼓掌和‘叫好’时间,这也使观众在看京剧时由于怕打扰演员导致不敢‘叫好’,我们会在现场教大家这些看京剧的小知识,让大家想什么时候‘叫好’就什么时候‘叫好’,感受京剧是与观众距离非常近的艺术形式”,王珮瑜耐心地介绍。
为了传播京剧不能触及的领域也触及了
忙于京剧普及、推广、教育工作以及一些行政事务工作,难免牵扯王珮瑜专注于京剧专业的精力,但她依然坚持每天“吊嗓子”等基本功的练习。王珮瑜将每天晚上11点以后的时间用于京剧艺术的练习和研究,“只有在这个时间才能安心地拒绝‘打扰’,专注艺术”。
为了传播京剧艺术,只要不触及底线,王珮瑜可以说是“能触及的领域都触及了,不能触及的也触及了”——她在新浪微博的粉丝多达162万人,在抖音短视频平台的粉丝多达86万人。由于多年的钻研,让她更能清楚明了地看待京剧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她认为,创新分为传播方式的创新和艺术本身的创新,“此前我觉得京剧有板有腔的唱法可能不适合在短视频平台传播,所以也抗拒过这些新事物,现在我录综艺、发抖音都是为了在传播方式上作出创新。”就艺术本身的创新,王珮瑜举例谭鑫培、余叔岩、孟小冬等前辈继承创新《搜孤救孤》《赵氏孤儿》的故事,讲述自己如何克服身高、骨架矮小等劣势,在演出上、扮相上作出创新的经验。
之后,王珮瑜还非常大胆地表示,希望学艺术的学生不要过分执着于读研、读博,不断读书、逃避工作不如走出象牙塔参与更多实践、与社会对话。她接受人们称她为“传统文化下的时尚偶像”,她也希望大家能加强专业以外的功夫,“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回来”。
“海右文艺沙龙”是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济南日报、山东省会大剧院承办的大型综合性文化品牌活动,也是“海右文艺”品牌的延伸和提升。目前,该期节目的后期正在紧张进行中,将很快在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矩阵中播出。(新时报记者 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