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发展潮头 育大国工匠 ——济南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实践综述

2021-05-20 05:58:31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范俐鑫

责任编辑:王浩

立发展潮头 育大国工匠 ——济南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实践综述

立发展潮头 育大国工匠 ——济南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实践综述

  “产教融合”是世界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课题。谁抢得先机,就等于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站在了潮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济南市域内科教资源丰富,普通高等学校52所,在校生总规模为74万人,2020年毕业生达18.1万,产教融合资源丰富、优势明显。

  近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支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驶入快车道,全市涌现出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成为新时代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双元制教育“本土化” 开启从无到有的大胆探索

  2011年,济南职业学院在全国较早开始了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的探索和实践。由此创办并发展起来的AHK-济南项目,探索出了培养“大国工匠”成长的“济南模式”。

  10年来,AHK-济南项目引领中国北方双元制教育从无到有的大胆探索——企业和职业学校各为“一元”,受培训者以学生身份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以学徒身份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培训。这一项目已经成为德国工商总会在中国的50个合作项目的示范项目之一,被费斯托等合作企业先后复制到其在印度、美国的公司,是济南对德合作的城市名片,为济南乃至山东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实际上,这一职业教育模式只是济南推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济南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实施产教融合“145+X”项目培育计划,推行现代学徒制改革,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探索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去年,山东被确定为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建设省份,济南被确定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全市职业教育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全面落实国家产教融合部署要求,济南将“双元制”职教制度作为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大力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探索建立“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标准体系。

  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职业院校的责任与共识。其中,山东英才学院、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山东现代学院等建成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鼎利“互联网+”学院、福田雷沃机械加工实训中心、BIM技术应用中心等近10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验实训中心。

  如今,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四方联动”,教学、科研、生产、管理“四环融合”,具有济南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和经验,实现了济南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国际化办学水平“双提升”。双元制制度创新,还引领了其他各项改革,有11所院校获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44个项目试点,2个项目列入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300余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得到了有效孵化,149个项目入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擦亮职业教育品牌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济南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4月15日下午,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调研职业教育工作时强调,要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擦亮济南职业教育品牌,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聚焦重点、疏通堵点、破解难点,济南着力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优势互补——

  市级统筹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有效落地。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提质培优建设济南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编制了《济南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市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立足经济需求,专业布局不断优化。2021年,中职学校撤销专业点52个,新增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等11个专业点,高职及本科新增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等专业53个专业。目前,中职学校立项建设20个市级品牌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达到2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达到15门。

  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协同育人全面开花。实施产教融合项目培育,16项具体扶持政策力度空前。目前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合作办专业、订单培养185个,校企共建产业学院23个,规模以上校内外实训基地达813个。紧扣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集团化水平实现质的提升。全市22个职教集团分别对应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现代农业、学前教育等产业形成了专业群,各职教集团与相关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全市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度不断提升。

  以教师为本,职教教师队伍“专兼结合”。济南市职业院校专业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有力推进,试点20%编制用于聘请兼职教师,高职院校用人自主权不断扩大,专业技能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57.1%。

  以政府引导、校企互动、行业协调为目标,济南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创新,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校企深度融合,整体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批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全市17个学校、90家企业、近2600名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24所学校437个专业开展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参与试点学生达16577人。2019毕业生就业率中职达99.2%,高职达96.41%,一点大批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城市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

  抢抓重大国家战略机遇 做大做强做优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5月11日,丝路创谷(山东)科教园(产教融合分园)揭牌暨开工仪式在济南历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举行。该“科教园”不仅是济南教育产业发展的一个新地标,也是探索创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市地融合的试验田,还是聚焦新兴产业、培育新型人才、助力新型企业的孵化器。

  当前,济南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省会经济圈龙头城市,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战略机遇,也为济南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大批产教融合的“试验田”“孵化器”争相落地济南。

  济南职业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师资优势和校企合作优势,完全有能力做大做强做优。全市各院校积极对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强省会建设、新旧动能转换、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目标,紧扣产业发展全方位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比如,济南职业学院与德国工商总会、高新区共建“中德(济南)智能制造应用技术中心”。山东协和学院建设“医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0年间为我省累计培训乡村医生2.6万人。全市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度不断增强。

  3月2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出在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上推出系列举措。其中包括围绕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持续推进“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创新育人机制,促进市域技术技能人才供需有效对接,为强省会建设提供教育支持和人才支撑。

  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标注了济南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坐标,彰显了济南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使命担当。实现“强省会”,济南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必将创造出更多产教融合的智慧经验,不断升级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作者:范俐鑫

责任编辑:王浩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