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法院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减少案件增量为目标,以强化服务质量为导向,以智能化考评体系为抓手,大力推进繁简分流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案件诉前实质性化解,满足人民群众多元解纷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做好“加法强基”增强案件化解力量
优化速裁团队构成,采取“1+2+1+1”模式,由一名法官、两名法官助理、一名书记员、一名调解员密切配合办案,对调解员定岗定人,强化指导,切实提升调解员化解纠纷的能力水平。优化速裁团队职能,增设劳动争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两个专业化速裁团队,对两类案件靶向施治,提升化解效率。
近日,13名农民工因公司拖欠劳务费诉至长清区法院。若该案进入诉讼程序,审理周期长,耗费司法资源多,当事人诉累也会加重。速裁法官和调解员为尽快让农民工拿到“真金白银”,减轻双方当事人诉累,积极同原、被告双方沟通,释明利弊,最终双方同意调解,案款迅速过付,13名农民工送来一面印有“公正执法、司法为民”的锦旗表示感谢。做好“减法去负”有效控制案件增量
依托随机分案系统,优化案件分流机制,今年1-4月,诉前调解案件2276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096件,涨幅达93%,调解成功案件数为595件(其中诉前化解200件、调解成功申请司法确认案件141件、调解成功申请出具调解书254件),案件调解成功率为25.15%。民事、刑事、行政、执行“四类案件”收案3968件,同比下降191件,降幅4.6%。执法办案工作模式良性循环,促进了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初,长清区法院诉调对接中心4起涉及某村委会的案件,均因村内工程建设缺少资金,与本村村民产生借款纠纷,涉案标的超500万元。收案后,长清区法院第一时间联系原、被告双方进行协商。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后,4月7日上午,由法院特邀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经过特邀调解员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握手言和,达成一致意见,村委会于4月10日前支付村民欠款。以调解方式化解纠纷,既保护了村委会和村民之间的和谐关系,又有效降低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率。
做好“乘法增能”拓宽案件化解渠道
选优配强特邀调解队伍,目前在册特邀调解组织16个、特邀调解员56人。加强行业对接,与交警队、区司法局、区住建局、区商会、区妇联、区总工会、区矛盾调解中心等实现互通联动,对案件进行分类调解,建立类案处理机制,行业组织与法院协调统一处理尺度,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截至目前,诉前化解未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数量已达200余件,与2020年全年诉前化解案件数量基本持平。
做好“除法解压”提升案件化解效率
加大案件繁简分流力度,优化配置司法资源,创新类型化案件集中审理模式,在节约司法资源的同时,减轻当事人诉累。找准案件相似点,对法律关系基本相同、一方当事人相对固定的案件,在立案环节合并立案,在审理环节集约审理,有效减少诉讼增量,提升办案质效。今年以来,批量案件已结案350件左右。长清区法院利用司法确认程序,巧妙化解破产案件中存在的劳动争议问题,通过远程调解,线上沟通,125名职工与公司达成调解协议,2日内就化解了125件劳动争议案件。
日前,针对一批115件劳务合同纠纷的网上立案申请,速裁法官缜密分析梳理,按照115位当事人在原工作单位的分工,在正式立案时按照班组合并为5件案件,由每位组长作为每件案件的当事人一并主张权利,以附件形式列明其他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化繁为简高效办结,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本报记者 侯月 通讯员 刘建国 时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