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罗盛教式国际主义战士”史元厚:冰河中的3次托举他救起朝鲜落水儿童

2021-06-06 06:57:58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铮

责任编辑:卢卫美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罗盛教式国际主义战士”史元厚:冰河中的3次托举他救起朝鲜落水儿童

  史庆岭回忆史元厚往事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汗冰 摄

  零下30摄氏度、3次生命的托举,在救起一名朝鲜落水儿童后,抗美援朝战士史元厚的生命定格在了24岁,那一天,是1953年12月1日。68年的时间过去了,史元厚的侄子史庆岭向新黄河记者讲述了那段尘封的历史。

  7次申请入朝作战冰河中救出落水儿童

  1950年,史元厚入朝前夕,曾经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他成为上海铁路公安局的一名铁路警察。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身为一名老兵的史元厚先后7次向组织打报告,申请入朝作战,并最终获得批准。作为第二批入朝作战的部队,因为此前的铁路工作经验,他成为一名铁道兵,驻扎在朝鲜安州火车站,负责保卫及修复周边铁路设施。

  安州火车站位于三八线以北200多公里,距平壤约65公里。1953年12月1日,祖国赴朝鲜慰问团到部队驻扎点开展慰问活动,史元厚所在的班接到了护送慰问团的任务。早上6点,史元厚及战友10余人护送慰问团至慰问地点,7点完成任务后,步行返回安州火车站驻扎点。

  在返回安州火车站的路上,途经一座小桥,桥下的湖面上,有6名朝鲜儿童在滑冰玩耍。突然,湖面冰层破碎,一名儿童掉入冰窟窿中。这一幕,恰巧被路过小桥的史元厚看到,他立即脱去棉衣,跳入冰窟窿中。因为冰面边缘较薄,每当史元厚将落水儿童托至冰面时,总会因冰面破碎再次落入水中。

  一次,两次,三次,经过3次托举,史元厚终于将孩子救了上来,但此时他已经体力耗尽,无法自行爬出水面。当战友发现史元厚没有跟上时,立即返回寻找,用木棍砸碎冰面,将已经沉入水中的史元厚捞了起来,此时他已经没有了呼吸。

  离开家乡便是一生没有等到回国那一刻

  史元厚去世的消息传到了他的家乡,如今的长清区马山镇潘庄村。“听到史元厚牺牲的消息后,他的父亲一开始并没有理解是什么意思,还以为是升官了,经人一解释,才知道孩子没了。”史庆岭对当时的一幕仍记忆犹新,史元厚的父亲非常悲痛,半天才说了一句“元厚是个好孩子”。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罗盛教式国际主义战士”史元厚:冰河中的3次托举他救起朝鲜落水儿童

  史元厚获得的勋章

  在史庆岭的印象中,史元厚文绉绉的,内向,脾气好,特别喜欢小孩子,在村子里见了小孩子都要上去抱抱。史元厚1929年出生,15岁便开始给地主家打短工,因为年纪小力气弱,在打水的时候,磕去了一颗门牙。1937年,史元厚与其他20多名孩子一起加入了儿童团,帮着八路军站岗送信。1948年,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走,便是一生。

  史庆岭告诉新黄河记者,史元厚走后,再也没有回过家,其间只给家里写过两封信,“一次是在1951年,大致内容是让家里好好生产。第二次是在抗美援朝的时候,那是在1952年6月份,信中说会在1953年底回国。因为史元厚认识的字不多,所以信的内容也都特别短,只有简单的几句话。”

  “史元厚当时还有一个未婚妻,说等他回来就结婚,结果却等来了他牺牲的消息。”史庆岭说道。

  尸骨埋葬在朝鲜家乡建起纪念堂

  史元厚牺牲后,遗体被埋葬在了朝鲜龙潭岭。“龙潭岭里有个龙潭池,也就是史元厚牺牲的地方。”史庆岭说,为了纪念史元厚,龙潭岭改名为史元厚岭,龙潭池改名为史元厚池。在1985年的时候,朝鲜还为史元厚铸造了一个雕像。

  长清区马山镇潘庄村,史元厚烈士纪念堂坐落于此。纪念堂大门呈八字形,是砖券门、青石墙基、玻璃门窗的现代瓦房。大门最上方镶有一个红色五角星,五角星下方则是“国际主义战士史元厚烈士纪念堂”一行大字。大门两侧为毛泽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词竖联。

  每当有人来参观纪念堂时,史庆岭就成为了讲解员,为大家讲述当时的情景。纪念堂正中的桌子上摆放着史元厚烈士的遗像。“经常有人来这里纪念史元厚。”史庆岭说。除了遗像,这里还有一些纪念史元厚活动的照片,以及史元厚所获得的勋章的照片,实物已经送到长清区档案馆了。

  冰河中的3次托举,史元厚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朝鲜,他也被誉为“罗盛教式的国际主义战士”。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铮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